维修钳工试题
一、是非题(每题2分,共40分)
1、台虎钳夹持工件时,可套上长管子扳紧手柄,以增加夹紧力。
( × )
2、划线的借料就是将工件的加工余量进行调正和恰当分配。
( √ )
3、锯条装反后,由于楔角发生变化,而锯削不能正常进行。
( × )
4、当錾削据尽头10mm 左右,应掉头錾去余下的部分。
(√ )
5、顺向锉法可使锉削表面得到正直的锉痕,比较整齐美观。
(√ )
6、铆钉直径在8mm 以下的均采用冷铆。
(√ )
7、钻头主切削刃上的后角,外缘处最大愈近中心愈小。
(× )
8、切削用量是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的总称。
( √ )
9、铰刀的齿距在圆周上都是不均匀分布的。
( × )
10、攻螺纹前的底孔直径必须大于螺纹标准中规定的螺纹小径。
(√ )
11、细刮时应采用长挂法,而精刮时应采用点刮法进行刮削。
(× )
12、研磨为精加工,能得到精确的尺寸,精确的形位精度和极细的表面粗糙度。
( √ )
13、完全互换法用在组成件数少,精度要求不高的装配中。
( √ )
14、为了保证传递转矩,安装楔键时必须使键侧和键槽有少量过盈。
(× )
15、V 带传动中,动力的传递,是依靠张紧在带轮上的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来传递的。
(√ )
16、齿轮传动机构装配后的跑合,是为了提高接触精度,减小噪声。
( √ )
17、液体动压轴承的油膜形成和压力的大小与轴的转速无关。
(× )
18、推力轴承装配时,应将紧环靠在与轴相对静止的端面上。
(√ )
19、空运转试验也成为空负荷试验。
(√ )
20、装配或修理工作不包括最后对机器进行试车。
( × )
二、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刻度值为mm
mm 100002.0的水平仪,当气泡移动一格时,500mm 长度内高度差为( a )mm 。
a 、0.01
b 、0.02
c 、0.04
2、立体划线要选择( c )个划线基准。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3、锯割管子和薄板材料时,应选择( c )锯条。
a 、粗齿
b 、中齿
c 、细齿
4、錾削迎材料时,楔角应取( c )
a 、30°-50°
b 、50°-60°
c 、60°-70°
5、在锉削窄长平面和修整尺寸是,可选用( a )。
a 、推锉法
b 、顺向锉法
c 、交叉锉法
6、铆接时,铆钉直径的大小与被连接板的( b )有关。
a 、大小
b 、厚度
c 、硬度
7、只有( b )的材料才能进行矫正。
a 、硬度较高
b 、塑性较好
c 、脆性较大
8、钻孔时,钻头绕本身轴线的旋转运动称为( b )
a 、进给运动
b 、主运动
c 、旋转运动
9、铰孔结束后,铰刀应( a )退出。
a 、正转
b 、反转
c 、正反转均可
10、套螺纹时圆杆直径应( b )螺纹大径。
A 、等于 b 小于 c 大于
11、平面细刮刀楔角β一般为( b )。
A90°-92.5° b95°左右 c97.5°左右
12、对刮削面进行粗刮时应采用( c )法
A 点刮 b 短刮 c 长刮
13、对工件平面进行精研加工时,应放在( c )平板上进行研磨。
A 无槽 b 有槽 c 光滑
14、在装配时修去指定零件上预留修配量以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称为( d ) A 互换法 b 选配法 c 调整法 d 修配法
15、以机修工人为主,操作工人为辅而进行的定期性计划修理工作,称为( b ) A 小修 b 二级保养 c 大修 d 中修
16、平键联接是靠平键与键槽的( c )接触传递扭矩。
A 上平面 b 下平面 c 两侧面 d 、上下平面
17、V 带传动机构中,带在带轮上的包角不能小于( c )否则容易打滑。
A60° b80° c120° d100°
18、锥齿轮装配后,在无载荷情况下,齿轮的接触表面应( a ) A 靠近齿轮的小端 b 在中间 c 靠近齿轮的大端
19、滚动轴承内径与轴的配合应为( a )。
A 基孔制 b 基轴制 c 非基制
20、皮碗式密封用于防止漏油时,其密封唇应( a )。
A 向着轴承 b 背着轴承 c 紧靠轴承
三、计算题(10分)
钻头直径为18mm ,当以500r/min 的转速钻孔时,求切削速度v 和背吃刀量a p 。
解:v=1000n D π v=1000
500mm 1814.3⨯⨯=28.3m/min a p=2D a p=2
mm 18=9mm
四、简答题(10分)
丝锥切削部分前端为何要磨出锥角?
答:丝锥切削部分前端磨出锥角,可使切削负荷分布在几个刀齿上,从而切削省力,刀齿受力均匀,不易崩刃或折断,丝锥也容易正确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