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城市滨水空间的开发利用——重庆江北城聚贤岩广场及道路工程
城市滨水空间的开发利用——重庆江北城聚贤岩广场及道路工程
1 重庆滨水空间的现状问题
重庆市早期建设的滨江路主要有以下 5 种形 式:高架桥、直立挡土墙、阶梯式挡土墙、自 然 坡 面、滨江公园。为了减少江岸拆迁,节约工程费用, 重庆市的滨江路多采用高架桥形式,如长滨路、嘉 滨路、九滨路、北滨路。已建的滨江路在亲水性、可 达性及江岸景观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早期的 滨江路多为改善城市交通或者防灾而修建,滨江 路的性质多为交通性干道,基本以车行交通为主,
通过以上论证,我们认为在该处修建立体交叉 是必要和合理的。图 4 为聚贤岩立交平面图。
在交通分析中,特别注重江北城 CBD 的兴建, 尤其是餐饮、娱乐以及流通商业的发展等对该路 段交通量的巨大影响。从预测情况看来,该节点最 大的转向流量为由西向北和由北向西,其次是东 西向的直行,由北转向东为次要方向(见图 3)。虽 然该交叉口远期交通量不到 4 000 pcu/h,按照《城 市道路设计规范》可以采用平交形式,但考虑到以 下因素,最终确定为立交方案:
收稿日期:2012- 05- 31 作者简介:罗睿(1981-),男,四川泸州人,工程师,从事城市 道路与桥梁设计工作。
在前期论证中,江北城管委会就提出:“该节点 环境资源非常宝贵,城市道路设计不仅要考虑实 用 、安 全 ,更 要 满 足 舒 适 、美 观 、方 便 要 求 ,更 要 打 造一个人性化的空间,成为城市的阳台。”如何兼顾 车 行 交 通 、休 闲 娱 乐 与 景 观 效 果 ,通 过 反 复 论 证 , 最终建设方案将车行交通引入地下空间,在地下 完成交通转换。地面层为休闲文化广场,设计标高
2012 年 12 月第 12 期
城市道桥与防洪
பைடு நூலகம்
道路交通 27
满足 50 a 一遇防洪要求。同时,将 1.9 万 m2 的广 场架空,在地下空间内完成交通转换,广场下其余 架空部分为日后的“江水源热泵集中供冷供热项 目”创造了条件,见图 2。
图 2 实施方案平面图
3 道路工程
(1)经过前期方案论证,聚贤岩段架空修建休 闲文化广场,北滨路以下穿车行道通过聚贤岩广 场,必然在空间上产生车流与人流的交叉。
26 道路交通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2 年 12 月第 12 期
浅谈城市滨水空间的开发利用
———重庆江北城聚贤岩广场及道路工程
罗睿
(重庆市设计院,重庆市 400015) 摘 要:聚贤岩位于重庆市江北城,原规划该节点为 Y 型立体交叉,以交通功能为主,但设计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最终将车行 交通引入地下空间,地面改为休闲文化广场,后期还在广场下方引入江水源热泵集中供冷供热项目。简要介绍重庆滨水空间的现 状问题,阐述该项目对规划方案的调整、道路设计、结构设计和排水设计,并介绍了江水源集中供冷供热项目,对滨水空间的开发 利用提出了新思路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滨水空间;开发利用;规划方案; 建设方案; 江水源热泵集中供冷供热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 7716(2012)12- 0026- 03
图 4 聚贤岩立交平面图
推荐方案为定向组合式立交,地面层为休闲广 场,地下负一层为由西向东的直行、西往北的左转 与北向西的右转,由东向西的直行向北绕行后下 穿 C、B、A 匝道。结合交通分析,由北向东的左转方 向是次要方向,本次对其简化未单独设置匝道,但 可通过下穿车行道出口的调头车道解决。下穿车 行道及两侧架空,为了满足社会车辆的停车需求, 车辆可通过下穿道进出口两侧的辅道进入地下空 间。考虑防洪需要,整个架空广场室外地坪标高在 194 m 以上,高于 50 a 一遇嘉陵江洪水位(见图 5)。
市民休闲功能为辅,造成滨江路的生活性功能较 弱,市民不愿意来到江边;二是高耸的桥梁和冰冷 高大的挡土墙造成大量的阴影空间,使岸线亲水 尺度感减弱,无法大面积绿化,往往成为垃圾和污 水的场所,不仅降低了滨江景观效果,也降低了市 民在滨水空间休闲娱乐的质量。
2 规划方案的调整
江北城的规划结构采用“记忆之城”与“未来之 城”的双城结构,聚贤岩广场的南北轴线恰为双城 结构的分界线与过度带。规划北滨路、江溉路在此 相交,节点规划为 Y 型全互通立交,周边为绿地系 统(见图 1)。如同以往重庆市多条滨江路,原规划 着重于解决机动车的交通问题,而在如何处理好 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方面考虑较少。尽管基 本满足了城市道路的交通功能,却忽视了人的精 神感受,人性化设计考虑较少。
0 前言
重庆江北城位于长江、嘉陵江交汇处,东临长 江,南濒嘉陵江,呈半岛形状,与朝天门、弹子石隔 江相望,规划占地约 226 hm2。作为重庆市最早的 发源地之一,江北城曾依靠航运盛极一时,后随重 庆发展中心的转移而衰落。于 2002 年启动的江北 嘴中央商务区,系重庆中央商务区的核心区,功能 定位为现代金融商务区,它的建设将彻底改变该 地区落后的城市面貌,成为重庆增长集中的核心。
(2)规划江溉路与北滨路在聚贤岩形成一丁字 形交叉口,根据现状地形,江溉路以隧道形式出洞 后 与 江 溉 路 相 接 ,接 线 距 离 短 ,视 距 条 件 差 ,若 采 用平交形式存在安全隐患,隧道内存在尾气排放 问题。
(3)该交叉口具备修建立体交叉条件,根据中 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所作 《重庆市江北城控制 性详细规划》,该位置规划预留立体交叉用地,限 制条件较少。
图 3 聚贤岩立交交通流量预测
图 5 聚贤岩立交典型横断面图
4 结构工程
结构工程主要内容为架空地面广场,整个广场用 地面积为 22 165 m2,地下总建筑面积为 19 920 m2。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a。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 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场地土类别为 I、II 类,按 6 度抗震设防,结构体系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板体
聚贤岩广场位于江北城嘉陵江畔,是一个集 城市防洪、公共交通、绿色节能、休闲娱乐、绿化景 观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该节点在最初规划为立 体交叉,以交通功能为主。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回 归,设计最终将车行交通引入地面以下,地面层为 休闲广场,同时充分挖掘地下空间,引入江水源热 泵 集 中 供 冷 供 热 项 目 ,促 进 了 交 通 、能 源 、环 境 和 经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该工程在滨水空间 的开发利用中具有一定特点,特此总结供大家交 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