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文学常识总结(必修顺序编排)

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文学常识总结(必修顺序编排)

文学常识必修一1. 戴望舒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代表作《雨巷》.2.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市人。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著有《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集》等。

代表作《再别康桥》。

3. 艾青我国现代诗人,浙江金华人。

原名蒋海澄,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4.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步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

作者是左丘明,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5. 《战国策》西汉末刘向编定的国别体史书。

6. 《史记》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原称《太史公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列“二十四史”之首,《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7.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芝川镇)人。

著有《史记》。

8.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

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9. 巴金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

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散文集《随想录》。

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

代表作《家》《灭亡》《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10. 夏衍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

现代剧作家。

代表作有报告文学《包身工》,改编了电影文学剧本《春蚕》、《祝福》、《林家铺子》、《我的一家》等。

必修二1. 朱自清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代表作《春》《荷塘月色》《背影》等。

2. 郁达夫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原名郁文,字达夫。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沉沦》》和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

3. 陆蠡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抗日烈士。

郁达夫原名陆考原,字圣泉,笔名陆敏、六角。

代表作《囚绿记》《海星》《竹刀》。

4. 《诗经》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年间所产生的诗歌共三百零五首。

汉代以前称为“诗”或“诗三百”。

《诗经》开创了的反映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

《诗经》的内容:风(160民间歌谣)雅(105宫廷正乐)颂(40祭祀乐歌)。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

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六艺:《诗》《书》《易》《礼》《乐》《春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5.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

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6. 《离骚》中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是一部反映浪漫主义的杰出作品。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故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这些作品打破了以四言为主的格调,运用了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7. 《孔雀东南飞》我国最长的叙事诗,最早见于《玉台新咏》。

它是汉乐府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所谓乐府最先是指的音乐机关。

但魏晋六朝却将乐府所唱的诗,汉人原叫“歌诗”的也叫“乐府”,于是就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它继承并发扬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

汉乐府民歌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

8.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亡失主名的无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

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

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

9. 曹操字孟德,汉魏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

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四言诗上,题材全部是汉乐府诗歌,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特色。

10.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因此称他为“田园诗人”,对后世特别是唐代诗有重大影响。

11. 王羲之字逸少,号澹斋,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12.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

豪放派代表人物。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他还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13.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谥号文,所以又称王文公。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

必修三1. 曹雪芹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

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后来父亲因事受株连,被革职抄家。

家庭的衰败使曹雪芹饱尝了人生的辛酸,他在人生的最后几十年里,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死后遗留下《红楼梦》前八十回的稿子。

《红楼梦》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思想认识深刻、艺术手法精湛,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2.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1918年,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而已集》等3. 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

其代表作有:《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太阳照常升起》、《乞力马扎罗的雪——海明威短篇小说精选集》。

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落。

4,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祖籍陇西,生于中亚碎叶,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

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有《李太白集》。

代表诗作有:七言古诗:《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古风》59首,《长干行》,《子夜吴歌》,《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

5. 杜甫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又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称杜工部。

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

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传世。

代表诗作有: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望岳》、《登高》、《垂老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6.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他与元缜合称为“元白”。

7.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人。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

其核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

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晚年与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纂《孟子》一书。

8. 荀子名况,字卿,时人尊称“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

他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9. 贾谊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

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20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

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

但是在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

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直至33岁忧伤而死。

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

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都很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著。

10. 韩愈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11. 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他经历了法国近代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拿破仑帝国,波旁王朝,七月王朝)。

小时候成绩不好,在一次只有35名学生参加的会考中,竟名列第32,因此父母和教师都没有对巴尔扎克抱什么希望,更不要说发现他什么天才。

巴尔扎克大学毕业后便进了律师事务所,如他父母所希望的,这是“铁饭碗”。

但年轻的巴尔扎克不顾家庭反对,辞去职位专心写作。

在一处贫民窟的阁楼上,巴尔扎克开始他的作家生涯。

第一部作品悲剧《克伦威尔》未获成功,尔后与人合作从事滑稽小说和神怪小说的创作也未引起注意,遂做出版商,经营印刷厂和铸字厂,均以赔本告终,负债累累。

这巨额债务像恶梦一样缠绕着巴尔扎克,直至1850年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但他并未消沉,在他书房中布置了一座拿破仑的小像,并写下了激励自己一生的座右铭:“我要用笔完成他用剑所未能完成的事业。

”巴尔扎克在生活中跌跌撞撞地前行,但也就在这碰撞中认识了生活,而且比别人认识得更深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