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案例1一、甲企业本年计划生产1000件A产品,正常价格为80元/件。
年初编制的成本计划见表:1月份乙企业要求甲企业追加订货200件A产品,特殊订价为50元/件。
要求:就以下各个不相关方案作出可否接受此项追加订货的决策。
(1)、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1200件,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不需要追加专属成本。
(2)、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1160件,剩余能力无法转移,也不需要追加专属成本。
(3)、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1200件,剩余能力也无法转移,但追加订货要求经过某台专用设备加工,该设备价值1800元。
(4)、最大生产能力1180件,剩余能力可以转移,若对外出租可获租金收入200元,追加订货要求加1100元专属成本。
分析:依题意分别用各种方法解题如下:(1)、∵特殊订价50元>单位变动成本40元(24+12+4)∴可以接受此追加订货可以获利润2000元=(50-40)×200(2)、列相关损益分析表如下:见表1表1:相关损益分析表单位:元在此情况下,接受订货的相关损益为+400,比不接受订货多400元,所以应当考虑接受此追加订货。
该表中按160件计算接受订货的相关增量成本,原因是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1160件,原计划生产1000件,故追加订货200件中只能有160件可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属于相关产量,其余40件要冲击原计划产量,但这40件不论是否接受订货均要安排生产,对于增量成本而言属于无关产量。
机会成本反映的是追加订货影响正常计划完成(只完成了960件)而减少的正常收入(3)、编制差别损益分析表见表2:订货可获200元利润,应接受追加订货。
(4)、不应接受追加订货。
见表3相关损益分析表,接受订货的相关损益比拒绝订货的相关损益少100元。
表3:相关损益分析表单位:元表3中的第二方案若改为拒绝订货,则其相关收入200元租金就应当列入第一个方案的相关成本,作为另一个机会成本项目。
管理会计案例2表1是企业1990——1999年连续10年有关产销业务量、成本以及售价等资料。
据此按两种成本法编制的损益表表2所示(为简化计算,贡献式损益表是按变通的形式编制的)。
根据以上资料编制的棕合分析表见表3。
从这个例子中不难发现两个问题:第一、即使前后期成本水平、价格和存货计价方法不变,两种成本法出现不为零的营业净利润差异也只有可能性,而没有必然性;第二、产销平衡关系与分期营业净利润差异的性质之间的联系似乎也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有规律。
表一各项假定:(1)每期生产量指当期投产且全部完工量(不存在在产品问题)。
(2)每期销售量中不存在退还、折让和折扣问题。
(3)各期成本水平不变(单位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总额均不变)。
(4)各期售价不变(产品质量与市场销路不变)。
(5)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FIFO)。
(6)假定各期的服务费用均为零。
管理会计案例3计算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净现金流量。
企业拟购建一项固定资产,需投资100万元,按直线法折旧,使用寿命10年。
预计投产后每年可获营业净利润10万元。
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因素。
要求:就以下各种不相关情况用简化公式分别计算项目的净现金流量。
(1)、在建设起点投入自有资金100万元,当年完工并投产,期末无残值。
(2)、建设期为一年,其余条件同(1)。
(3)、期满有净残值10万元,期余条件同(1)。
(4)、建设期为一年,年初年末分别投入50万元自有资金,期末无残值。
(5)、在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借入资金100万元,建设期为一年,发生建设期资本化利息10万元,期末无残值。
(6)、期末有10万元净残值,其余条件同(5)。
分析:依题意计算有关指标:∵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在第(1)、(2)、(3)、(4)、种情况下,固定资产原值=100(万元)在第(5)、(6)种情况下,固定资产原值=100+10=110(万元)∵固定资产年折旧=使用年限净残值固定资产原值-∴在第(1)、(2)、(4)、种情况下,年折旧=1010100=-(万元) 在第(3)种情况下,年折旧=(91010100=-万元) 在第(5)种情况下,年折旧=11100110=-(万元) 在第(6)种情况下年折旧=101010110=-(万元) ∵项目计算期=建设期+经营期 ∴在第(2)、(4)、(5)、(6)、种情况下,n=1+10=11(年)在第(1)、(3)、情况下n=0+10=10(年)∵第n 年回收额=该年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金 ∴在第(1)、(2)、(4)、(5)、种情况下,回收额为零。
在第(3)、(6)、种情况下,回收额=10(万元)。
按简化公式计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应分别为: (1)、NCF 0=-100万元,NCF 1——10=10+10=20(万元) (2)、NCF 0=-100万元,NCF 1=0,NCF 2——11=10+10=20(万元) (3)、NCF 0=-100万元,NCF 1——9=10+9=19(万元)NCF 10=10+9+10=29(万元) (4)、NCF 0——1=-50万元,NCF 2——11=10+10=20(万元) (5)、NCF 0=-100万元,NCF 1=0,NCF 2——11=10+11=21(万元) (6)、NCF 0=-100万元,NCF 1=0,NCF 2——10=10+10=20万元,NCF 11=10+10+10=30(万元)。
管理会计案例4计算完整工业投资项目的净现金流量。
某工业项目需要原始投资12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万元,开办费投资5万元,流动资金投资20万元。
建设期为1年,建设期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资本化利息1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和开办费投资于建设起点投入,流动资金于完工时(第1年末)投入。
该项目寿命期10年,固定资产按直线法折旧,期满10万元净残值;开办费自投产年份起分5年摊销完毕。
预计投产后第1年获5万元利润,,以后每年递增5万元;流动资金于终结点一次回收。
要求:按简化公式计算项目各年净现金流量。
分析:依题意计算如下指标:(1) 项目计算期=1+10=11(年)(2) 固定资产原值=100+10=110(万元)(3)、固定资产年折旧=110101010-=(万元)(共10年) (4)、开办费摊销额=155=(万元)(5年)(5)、投产后每年利润分别为5、10、15、…..,50万元(10年) (6)、建设期净现金流量:NCF 0=-100(万元)NCF 1=-5-20=-25(万元) 经营期净现金流量:NCF 2=5+10+1=16(万元) NCF 3=10+10+1=21(万元) NCF 4=15+10+1=26(万元) NCF 5=20+10+1=31(万元) NCF 6=25+10+1=36(万元) NCF 7=30+10+0=40(万元) NCF 8=35+10+0=45(万元) NCF 9=40+10+0=50(万元) NCF 10=45+10+0=55(万元)NCF 11=50+10+0+(10+20)=90(万元)管理会计案例5计算考虑所得税的固定资产项目的净现金流量。
某固定资产项目需要一次投入价款100万元,资金来源系银行借款,年利息率10%,建设期为一年,用投产后税后利润归还贷款本息。
该固定资产可使用10年,按直线法折旧,期满有净残值10万元。
投入使用后,可使每年产品销售收入(不含增值税)增加80.39万元,同时使经营成本增加48万元。
所得税率为33%。
要求:分别按两种方法计算该项目净现金流量(中间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分析:先计算相关指标:(1) 项目计算期=1+10=11(年)(2) 固定资产原值=100+100×10%×1=110(万元)(3) 年折旧=101010110=-(万元) (4) 经营期每年总成本=年经营成本+年折旧=48+10=58(万元) (5) 每年营业净利润=利润总额=80.39-58=22.39(万元) (6) 每年应交所得税22.39×33%≈7.39(万元) 第一种方法:按简化公式计算净现金流量建设期净现金流量:NCF 0=-100万元,NCF 1=0经营期净现金流量:NCF 2——10==15+10=25(万元)NCF 11=15+10+10=35(万元) 第二种方法:按定义编制现金流量表见表一:如下显然,按两种方法计算该项目净现金流量完全相同。
管理会计案例6计算更新改造项目的净现金流量。
某企业考虑购置1台新设备替换旧设备,以降低其生产成本。
旧设备原值97000元,帐面净值57000元,每年折旧额10000元,估计还可用5年,5年后残值7000元,若现在40000元(使用该设备所生产产品每年营业收入为100000元,经营成本为70000元)。
新设备买价、运费及安装费共130000元,可用6年,报废时残值为10000元,无清理费,年折旧额20000元。
使用新设备不会增加收入,但可使每年经营成本降低28000元(新设备每年经营成本42000元)。
设备替换不会影响生产计划,所得税率33%。
要求:(1) 分别确定新旧设备有关期间的NCF ,并据以确定两者差额△NCF ; (2) 直接用差量法确定△NCF 。
分析:(1) 可采用变通法解题,不必遂一编制现金流量表。
更新改造时(即建设起点为第0年)新设备的现金流出,(投资)为10000元,即新NCF 0=-130.000;若继续使用旧设备,其第0年变现价值40000元(而不是其原值)视为现金流出,即旧NCF 6=-40000元(凡更新改造或建设期不足1年,或在建设期第1年年初大量投资的情况下,均可按建设起点第0年确定现金流出)由于新旧设备未来的生产经营期分别为6年和5年,因此新设备的年净现金流量为: 新NCF 1——5=[收入-(经营成本+折旧)]×(1-所得税率)+折旧=[100000-(42000+20000)]×(1-33%)+20000=45460(元)新NCF 6=45460+10000=55460(元) 与次相应旧设备的年净现金流量为:旧NCF 1——4=[100000-(70000+10000)]×(1-33%)+10000 =23400(元) 旧NCF 5=23400+7000=30400(元)新旧设备各年的NCF 及两者之差△NCF 如表二所示:(2)从以新设备替换旧设备的角度出发,逐一分析现金流量各项内容变动量对△NCF的影响的方法叫差量分析法,据此法编制的差量现金流量表见表三该表中有关数据是根据已知条件分析确定的:第1——5年更新设备不会改变收入量,但每年会节约经营成本28000元,增加折旧20000院,从而增加所得税5940元[(28000-10000)×33%];第5年末会减少原定旧设备回收余值7000元,而第6年与新设备有关的全部流量均构成△NCF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