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微生物复习题一及答案
(3)复制与聚集
噬菌体侵入细菌细胞后,立即引起宿主的代谢改变,宿主细胞内核酸的复制,蛋白质的合成均不受宿主支配,而由噬菌体携带的遗传信息控制,借用宿主体内原料合成新的噬菌体。
(4)释放
最后:大肠杆菌死亡并破裂,释放出里面的病毒,新一代病毒开始新的生命旅程。一个宿主细胞可释放10~1000个噬菌体粒子。
5、生态系统: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生物与它们的环境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6、活性污泥:由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与污(废)水中的有机和无机固体物混凝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絮状体。
四、判断题
√、×、×、√、√、√、√、×
五、简答题
1.试述病毒的增殖过程。
以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为例,繁殖过程分四步:吸附、侵入、复制和聚集、释放。
(3)主动运输:
被运送的物质可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内;要消耗能量,必需有能量参加;有膜载体参加,膜载体发生构型变化;被运送物质不发生任何变化。
(4)基团转位:
研究糖的运输时发现的一种主动运输方式。运输过程需要能量,被运输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运输,是微生物通过磷酸转移酶系统来运输营养物质的许多糖是靠基团转位进行运输的。
3.什么叫灭菌?灭菌的方法有几种
灭菌:通过超高温或其它理化因素将所有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所有的芽孢或孢子全部杀死。有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
4.什么叫水体自净,水体污染指标有哪些,分别说明?
水体自净:河流接纳一定量的有机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和水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后得到净化,水质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和状态。
3、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成分为含大量的,独有,不含。革兰氏染色法对细胞进行染色,阳性细菌呈色,阴性细菌呈色。
4、放线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形成孢子和孢子。
5、生物膜生物是以为主要组分,辅以菌、藻类等。
6、细菌用表示大小单位;测其细菌大小用在显微镜下测量。
7、细菌荚膜的化学成分是或,具有荚膜的细菌所形成的菌落称型菌落,不具荚膜的细菌形成的菌落称型菌落.
五、简答题
1.试述病毒的增殖过程。
2.微生物吸收营养的方式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3.什么叫灭菌?灭菌的方法有几种?
4.什么叫水体自净,水体污染指标有哪些,分别说明?
5.何谓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固氮作用?什么样的微生物能固氮?
6.什么叫硫化作用?参与硫化作用有哪些微生物?
六、论述题
甲烷发酵在什么条件下进行?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产物及过程是什么?有哪些细菌参与?(即产甲烷细菌产生甲烷的过程)
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专性寄生在活的敏感宿主体内,可通过细菌过滤器,小于0.2μm的超微小微生物,必须在电镜下才能观察。
3、培养基:由人工配制供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所用的营养基质。科研生产中培养微生物都需配制培养基。
4、光复活作用:经紫外辐射照射的菌体或孢子悬液,随即暴露于蓝色可见光下,有一部分受损伤的细胞可恢复其活力的现象,即胸腺嘧啶二聚体恢复正常状态。
7、有些诱变剂的作用是通过活细胞的代谢掺入到DNA分子中后而引起突变的,这些诱变剂中的某一种是 ( )。
A、亚硝酸 B、羟胺 C、硫酸二已酯 D、5—溴尿嘧啶
8、大肠杆菌属于( )。
A. 厌氧微生物 B. 兼性厌氧微生物 C. 好氧微生物 D. 耐氧微生物
9、自然界氮素蕴藏量丰富,以三种形态存在:分子氮,有机氮化物,无机氮化物。其中分子氮占大气的( )。
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复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制备固体培养基时,琼脂作为凝固剂,一般用量为( )。
A、5% B、10% C、2% D、20%
2、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的产能方式是( )。
A、有氧呼吸 B、无氧呼吸 C、发酵 D、光合磷酸化
3、用紫外线杀菌,主要作用在微生物的( )。
A、细胞膜 B、蛋白质 C、核糖体 D、DNA
水处理微生物学复习题1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DCDBC BDBAD
二、填空题
1、个体极小、分布广种类繁多、繁殖快易变异
2、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溶原细胞
3、肽聚糖独有磷壁酸不含脂多糖呈紫色呈红色
4、分生孢子孢囊孢子。
5、菌胶团辅以浮游球衣菌
6、μm测微尺
7、多糖或多肽光滑、粗糙
8、出芽生殖裂殖子囊孢子
(1)氨化(脱氨)作用:有机氮化合物在氨化微生物的脱氨基作用下产生氨的过程。有氧无氧条件下均可进行。
(2)硝化作用:有氧条件下在硝化细菌作用下,氨被氧化成硝酸盐的过程。
(3)反硝化作用:兼性厌氧的硝酸盐还原菌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N2或N2O的过程。造成氮的损失,降低氮肥效率,N2O的释放会破坏臭氧层,自然界中,反硝化作用损失的氮可由固氮过程增加的氮得到平衡。
2、产氢和产乙酸细菌群将第一阶段的产物进一步分解为乙酸和氢气(H2)。
3、两组专性厌氧的产甲烷菌群:一组将H2与CO(CO2)合成CH4;另一组将乙酸脱羧生成CH4和CO2。
4、为同型产乙酸阶段,是同型产乙酸细菌将H2和CO2转化为乙酸的过程。
代表菌有布氏甲烷杆菌、嗜树木甲烷短杆菌、亨氏甲烷螺菌、运动甲烷微菌、沃氏甲烷球菌。
(2)促进扩散:
过程:膜载体在膜外与营养物质亲合力强,与其结合,进入细胞后亲合力降低释放营养物质。像渡船一样,膜外装货,膜内卸货,比单纯扩散速度快。膜内外亲合力的改变与载体分子构型改变有关
特点:物质运输动力:细胞内外的浓度差;运输过程不消耗能量;有膜载体参加,膜载体(渗透酶)有特异性;多发生在真核微生物,原核少见。
4、嗜冷性微生物的最适温度在( )。
A、0—5℃ B、5—15℃ C、1—5℃ D、15—1℃
5、实验室,常用于活细胞计数的方法为( )。
A、比浊法 B、平板计数法 C、血球计数法 D、DNA含量测定
6、黑根霉属单细胞的霉菌,有性繁殖产生接合孢子,无性繁殖产生 ( )。
A、节孢子 B、孢囊孢子 C、分子孢子 D、厚垣孢子
5、生态系统
6、活性污泥
四、判断题
( )1、温和噬菌体可以转变成烈性噬菌体。
( )2、芽孢是细菌度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当条件有利时,便会萌发新的繁殖体,因此,芽孢是细菌的一种繁殖方式。
( )3、培养基中加入K2HPO4和KH2PO4是为了供给钾和磷元素。
( )4、低温并不是对一切微生物有害,有的在零下几度甚至更低的环境中照样生长。
2.微生物吸收营养的方式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不同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有四种: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位。四种方式在微生物体内同时存在。
(1)单纯扩散:
物质进入细胞的动力为细胞内外的浓度差,此过程不消耗能量,扩散速度慢,无特异性,被运输物质不与膜上物质发生任何反应,物质不发生化学变化。
(4)固氮作用:固氮微ຫໍສະໝຸດ 物在固氮酶催化下将分子氮N2还原为氨,进而合成有机氮化合物的过程。固氮微生物有根瘤菌、圆褐固氮菌、黄色固氮菌、万氏固氮菌等。
6.什么叫硫化作用?参与硫化作用有哪些微生物?
(1)硫化作用:有氧条件下,硫细菌将硫化氢氧化为元素硫,再氧化为硫酸的过程。
(2)参与的微生物:硫化细菌:氧化硫硫杆菌、氧化亚铁硫杆菌。
9、光有机物有机物有机光合细菌。
10、停滞期对数期和静止期衰亡期
11、X-射线
三、名词解释
1、二名法:用两个拉丁字命名一个微生物的种。这个种的名称是由一个属名何一个种名组成,属名和种名都用斜体字表达,属名在前,用拉丁文名词表示,第一个字母大写。种名在后,用拉丁文形容词表示,第一个字母小写。例如:大肠埃希氏杆菌——Escherichia coli
(1)吸附
吸附的机理:尾丝尖端与受体(细胞壁、鞭毛、纤毛)发生共价结合。
影响的因素有噬菌体数量;阳离子;辅助因子;温度。
(2)侵入
T系噬菌体尾部的酶水解细胞壁的肽聚糖形成小孔,尾部消耗ATP获得能量而收缩将尾髓压入宿主细胞内,尾髓将头部的DNA注入宿主细胞内,蛋白质外壳留在宿主细胞外。此时,宿主细胞壁上的小孔被修复。
8、酵母菌的无性繁殖有两种方式即和。有性繁殖产生。
9、光能异养型微生物以为能源,为供氢体,还原CO2,合成的一类厌氧微生物,也称为。
10、细菌的生长曲线分四个时期,它们是、、和期。
11、利用物理因素引起基因突变的称物理诱变,物理诱变的因素有紫外辐射和。
三、名词解释
1、二名法
2、病毒
3、培养基
4、光复活作用
水体污染指标:
①BIP指数:无叶绿素微生物占所有微生物数的百分比。
②CFU: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培养24h后长出的细菌菌落总数—饮用水卫生评价依据。
③总大肠菌数:指示水体被粪便污染的指标,但却不能确切证明无致病菌。
5.何谓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固氮作用?什么样的微生物能固氮?
A、78% B、60% C、56% D、25%
10、细菌与染料的亲和力与染色液哪些性质有关:( )。
A、温度 B、表面张力 C、浓度 D、pH值
二、填空题
1、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它们也有共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分别为、、和。
2、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菌细胞后,致使细胞裂解的称噬菌体;不使细胞裂解的称噬菌体,其宿主称。
( )5、活性污泥中球衣细菌占优势是引起污泥膨胀的重要性原因之一。
( )6、 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通过三个经典实验加以证明的,格里菲斯的转化实验便是其中之一。
( )7、水体中大肠杆菌检出,说明该水已受粪便的污染,却不能肯定已受病原体玷污。
( )8、细菌分解纤维素的产生的胞外酶,可以分泌到环境中去。
硫磺细菌:丝状硫磺细菌、光能自氧硫细菌。
六、论述题
甲烷发酵在什么条件下进行?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产物及过程是什么?有哪些细菌参与?(即产甲烷细菌产生甲烷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