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水平测试必修一综合检测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55小题,每小题3分,共165分)1.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最早出现于()A.秦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2.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位统治者()①他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②他首先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封建国家③他创立的王朝是中国古代比较短命的朝代④他采取法家思想,统治残暴A.秦始皇B.汉高祖C.唐太宗D.明成祖3.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4.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本的最大规模战役是()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华兴会B.兴中会C.光复会D.同盟会6.1912年清朝寿终正寝,意味着()A.君主专制政体的结束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C.封建制度的结束D.君主立宪制的破产7.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8.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人是() A.毛泽东 B. 朱德 C. 陈毅 D. 贺龙9.在中国共产党的哪一次会议中提出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A.遵义会议 B.七届二中全会 C.洛川会议 D.中共七大10.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法律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C.《中华民国约法》D.《共同纲领》1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者是()A.邓小平B.毛泽东C.江泽民D.胡锦涛12.我国提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求同存异”的原则C.不结盟政策D. 睦邻友好的原则13.假如你有幸游历古代希腊的城邦,你不可能看到的场景有( )A.公共场所的演讲和辩论B.奥林匹克运动会C.皇帝出行时壮观的场面D.美轮美奂的雕塑14.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是( )A.古希腊法律B.罗马法C.基督教会法D.雅典民主制度15.美国联邦政府由哪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组成()①立法②行政③司法④考试⑤监察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③⑤D.③④⑤16.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事件是()A.苏格兰人民起义 B.英国议会召开 C.光荣革命 D.国王解散议会17.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的成立 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1848年欧洲革命的爆发18.十月革命首先取得胜利的城市是()A.莫斯科 B.基辅 C.列宁格勒 D.彼得格勒19.丘吉尔在二战结束前夕说:“我们现在的新敌人就是昨天的光荣的盟国……”这里的“新敌人”指的就是()A.美国 B.德国 C.苏联 D.法国20.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1)“冷战”局面和两极格局结束(2)当前世界局势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安宁和稳定A.(1)(2)都正确 B.(1)(2)都不正确C.(1)正确,(2)不正确 D.(1)不正确,(2)正确21.新文化运动的期刊是22.200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纪念日。
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与这一节日有关的是()A.武昌起义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遵义会议23.卢沟桥的炮火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
由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的大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百团大战24.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屈辱历史的标志是()A.五四运动爆发B.红军长征的胜利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香港回归25.1992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A.和平方式统一祖国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D.海峡两岸实行“通邮、通航、通商”26.20世纪70年代,打破中国外交僵局、使中国对外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史事件是()A.参加日内瓦会议B.出席万隆会议C.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D.创立上海合作组织27.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当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A.公民大会B.十将军委员会C.责任内阁D.陪审法庭28在西方代议制中,突出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的法律文件是()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29下图《眺望柏林墙的那一边》反映了“冷战”导致的()A.德国的分裂B.朝鲜半岛的分裂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古巴导弹危30.中日《马关条约》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其内容上的不同之处....是()A.赔款B.割地C.开通商口岸D.开设工厂31.周王将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
这一制度称为A.分封制 B.郡县制C.宗法制 D.禅让制32.西周时期,诸侯国的国君死后,其继任者是A.嫡长子 B.兄弟 C.功臣 D.诸子中贤能者33.自以为功过三皇,德兼五帝,创立皇帝称号的是A.大禹 B.成汤 C.周武王 D.秦王嬴政34.秦朝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A.中央任命 B.世代相袭 C.地方推荐 D.考试选拔35.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增加税收 B.恩泽贵族C.削弱王国势力 D.实现民族融合36.宋太祖削夺地方兵权、财权,派文官任地方长官,其目的是A .加强中央集权B .减轻地方财政开支C .减轻地方军费开支D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37.右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A .秦汉时期B .隋唐时期C .宋元时期D .明清时期38.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其主要作用是A .政府办事效率大大提高B .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C .贵族势力受到削弱D .中央机构更加完备 39.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 A .《十二铜表法》 B .《民法大全》 C .公民法 D .万民法 40.古罗马的法律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贡献是①反对封建制度的武器 ②成为资产阶级立法依据 ③推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奠定君主立宪制的基础A .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 41.建立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法律文件是 A .《人权宣言》 B .《大宪章》 C .《权利法案》 D .1787年宪法 42.有关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由多数党领袖组阁 ②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③首相有权解散议会 ④掌握司法权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 43.与英国《权利法案》相比,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是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②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③君主“统而不治” ④宰相不对议会负责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4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焚劫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A .日本军队 B .俄国军队 C .英法联军 D .美国军队45.某班设计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人物”“历史文献”“学习检测”等四项链接。
如果再添加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 A .鸦片战争 B .天国兴衰 C .李鸿章 D .《天朝田亩制度》 46.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一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47.右图所示历史文献的发表,标志着A .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出现B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C .巴黎公社的诞生D .工人运动的兴起48.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冬宫,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阿芙乐尔”号战舰鸣响了进攻的号炮;人流很快冲垮了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宫殿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呼喊中缓缓打开。
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1640年英国的伦敦 B.1775年北美的波士顿C.1789年法国的巴黎 D.1917年俄国的彼得格勒49.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
他的“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描述的是A.北伐军进军湖南 B.湘赣边秋收起义C.第五次反“围剿”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50.中国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A.甲午战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51.20世纪50年代,我国推动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A.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B.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52.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国家领导人是A.毛泽东 B.周恩来 C.叶剑英 D.邓小平53.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奉行不结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