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胶粘剂
●储存稳定性: 苯酚(20d) < 叔丁醇(40d) < 丙二酸二乙酯(3月) <己内酰胺(半年)。
§5.5 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与配方
2)封闭反应催化剂的选择: ●催化剂的碱性和亲核性越强,其催化活性越高。 ●常用的催化剂:有机锡、叔胺、碱金属的醇盐、酚盐。 ●催化剂对封闭与解离正逆反应均有催化作用,应注意选用。
O+
R1 O
n HO R OH
O
C NH ]n R NCO
§5.3 聚氨酯的合成及其固化原理
● -NCO/-OH<1,羟基封端,储存稳定性好,但使用时需加 MDI,故毒性较大。
nO 43; (n+1)
O
HO R1 OH
HO [ R1 O C NH R NH C O ]n R1 OH
固化条件:涂胶后,在0.03-0.05MPa下,室温固化24h。
●应用:可用于橡胶、金属、硬塑料、木材、陶瓷等的粘结。
§5.5 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与配方
铁锚101胶粘剂配方:
●组分: 甲:端羟基线型聚氨酯 乙:改性TDI
质量份: 100 10
●固化条件:涂胶后,在0.03-0.05MPa下,室温固化5-7D; 或100℃,1.5-2h;或130 ℃,0.5h。
§5.3 聚氨酯的合成及其固化原理
一、合成原理
1.常是由多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反应制备
CH3 NCO
+ HO R OH
NCO
2.聚氨酯预聚体的合成
NCO
CH3
NH C O R OH O
● -NCO/-OH>1,异氰酸基封端,储存稳定性差。
(n+1) O C N O C N [R
RN C O
NH C O
聚氨酯胶粘剂
§ 5.1 概述
1.定义:主链上含有
O NH C O
剂统称为聚氨酯胶粘剂。
链节和异氰酸酯基的胶粘
2.性能特点: ●优点:胶膜坚韧,耐冲击,粘接力强,有突出的耐低温性能 和耐油耐磨性能。 ●不足点:耐热性能较差。 3.分类 ●按组分:单组分聚氨酯胶;双组分聚氨酯胶。 ●按结构分:单体型多异氰酸酯;封端型和预聚型多异氰酸酯.
CH2NCO CH3
CN CH3
特点:1.反应性比芳香族二异氰酸酯低,挥发性也低;
2. 耐光学稳定性、耐化学药品性优良,不变黄;
3. 用于制造高档聚胺酯胶粘剂。
§5.2 异氰酸酯的品种
●萘-1,5-二异氰酸酯(NDI)
NO2
+ HNO3
H2
NH2
NCO
COCl2
NO2
NH2
NCO
NDI 用于制造高弹性和高硬度的聚氨酯弹性体与胶粘剂。
3.注意:
(1)HO-R-OH用前须真空脱水(多元醇易吸水)。 (2)合成温度不能超过130°C(防止—NH—与—N=C=O反应) (3)产物必须真空蒸馏脱除残余的异氰酸酯
§5.3 聚氨酯的合成及其固化原理
二、聚氨酯的固化原理
●聚氨酯结构的通式:
O
O
I [ R1 O C
NH R NH C O ] n I
●应用:可用于铝合金、钢、硬聚氯乙烯、木材等的粘结。
§5.5 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与配方
四.潮湿固化型聚氨酯树脂胶粘剂
1.潮湿固化型聚氨酯树脂胶粘剂(单组分) ●制备:将多异氰酸酯与多羟基树脂加成物(摩尔比
2:1)与溶剂配置而成(—NCO封端)。 ●固化:常温下,遇到空气中的潮气即反应固化。 ● 特点:使用方便;韧性较好;但空气的湿度对粘
6
●固化条件:涂胶后,0.2MPa, 140℃下固化20-40min .
●应用:可用于胶片、织物的粘结(粘结强度不小于 5.6kN/m)。
§5.5 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与配方
三.预聚体型聚氨酯树脂胶粘剂
1.预聚体型聚氨酯树脂胶粘剂(双组分)
将多异氰酸酯单体与多羟基树脂反应,生成的预聚 体作甲组分,将多羟基树脂(如:聚酯,聚醚)、催化 剂与溶剂作乙组分配制而成的胶粘剂(双组分) 。
§5.4 聚氨酯胶粘剂的配方组份
5.填料 ●作用:降低成本,减少收缩率。 ●常用填料:滑石粉、重晶石粉、云母粉、碳酸钙、 氧化钙、石棉粉、二氧化钛、石棉粉、铝份、铁 粉、刚玉粉、金刚沙等。 ●注意:粉状填料中常吸附有一定量的水分,故应 用之前,应预先高温烘干。
§5.5 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与配方
一.多异氰酸酯胶粘剂(单组分) 1.配制:将多异氰酸酯单体与溶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封端型异氰酸加成物(如与ph-OH)在150°C以上,反应 逆向进行,恢复活性,粘接面接触加压即可固化。
§5.5 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与配方
●常见的异氰酸酯封闭剂:苯酚、叔丁醇、丙二 酸二乙酯、己内酰胺 。
封端型异氰酸加成物的解离温度一般在60200℃之间。但加入叔胺、有机锡等催化剂,可降 低解离温度,加速解离反应。
2.预聚体的制备
(n+1) O C N
RN C O
+ O
n HO R OH
O
O C N [ R NH C O R1 O C NH ]n R NCO
●制备的技术关键是异氰酸酯基的含量,一般应控制在:
0.01-0.2之间。
§5.5 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与配方
3.预聚体型聚氨酯树脂胶粘剂(双组分)的特点 1)两个组分混合后,通过反应固化,属于反应型
3)封闭反应中溶剂的选择: ●为降低粘度,防止异氰酸酯在强碱催化下发生二聚、三聚,
常需使用溶剂。 ●常用的溶剂:甲苯、DMF.
§5.5 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与配方
4.封闭型异氰酸树脂胶粘剂的配方实例:
●普通封闭型异氰酸树脂胶粘剂配方1:
●组分:
质量份:
聚己二酸己二醇
202
二乙烯三胺
3.3
TDI (丁酮肟封闭,摩尔比1:1)
§5.2 异氰酸酯的品种
一、聚氨酯的主体成分——多异氰酸酯合成原理
O
+ H2N R NH2
Cl C Cl
O
Cl C NH R NH2 * HCL
O
Cl
C
Cl
OCN RN C O
HCL
二、常用的多异氰酸酯
●甲苯二异氰酸酯( 代号:TDI. 品种:TDI-65,TDI-80,TDI-100)
CH3
混酸
胶粘剂。 2)性能及粘度可调。 3)可室温固化,也可高温固化。 4)粘结强度大(可做结构胶),粘接范围广,是
聚氨酯树脂胶粘剂中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产品。
§5.5 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与配方
4.双组分预聚体型聚氨酯胶粘剂配方设计 主要考虑: 1)羟基组分(甲组分)的选择; 2)聚氨酯预聚体型的合成(乙组分); 3)固化剂的选择; 4)溶剂的选择。
§5.5 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与配方
5.双组分预聚体型聚氨酯胶粘剂配方实例 通用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配方:
●组分:
质量份:
甲:聚酯聚氨酯预聚体的丙酮溶液
100
乙:三羟甲基丙烷与TDI加成物的醋酸乙酯溶液 10-50
●配制与固化:(n+1)mol乙二醇加 nmol己二酸聚合脱水后, 加入0.5n mol TDI,在85℃反应1h,产物溶于丙酮(固含量 30% )制得甲组分;1mol三羟甲基丙烷和3molTDI反应,产物 溶于醋酸乙酯(固含量60% )中制得乙组分。
主链上含有胺基甲酸酯基(-NHCOO-),故称聚氨酯胶粘剂。 因其分子中含有极性基团-NCO,提高了对各种材料的粘结性。
1. 多异氰酸酯胶粘剂与水的扩链交联固化(吸潮固化型PU)
O
2 NCO R NH C
O
+ O C NH R NCO
H2O
O NCO R NH C
O NCO R NH C
O
O C NH R NH
活性低,挥发 性大,毒性大。
O=C=N ( CH2 )6 N=C=O
§5.2 异氰酸酯的品种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
H3C H3C
H
O
HCN
CH3
NH2
H3C H3C
O
H3C H3C
COCl2
CH2NH2 CH3
O
NH2
H C NH2
CN Leukart反应
CH3
H3C H3C
NCO
H3C H3C
34.8
●固化条件:涂胶后,120℃下固化20min .
●应用:可用于织物(粘结力不小于26.0MPa),伸长率610%。
§5.5 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与配方
●封闭型异氰酸树脂胶粘剂配方2:
●组分:
质量份:
Hylene MP(苯酚封闭的MDI)水分散液(40%) 27.5
氯丁胶乳
173
氧化锌
15
防老剂(酚类)
O
+ C O
CO2
O C NH R NH
§5.3 聚氨酯的合成及其固化原理
2.预聚体异氰酸酯胶粘剂与二元醇扩链
O
2 NCO R NH C
O NCO R NH C
O
+ O C NH R NCO HO R1 OH
O
O
O C NH R NH C O
NCO R
O NH C
O OC
R1 NH R NH C O
O
属双组分PU胶粘剂,性能最好,应用最广。
3.交联 可用OCN~~~~NCO或甲醛进行交联(略)
§5.4 聚氨酯胶粘剂的配方组份
1.异氰酸酯(主体材料):
常用品种:TDI、MDI、HDI、IPDI、NDI等。
2.多羟基化合物(关键组分,决定胶的性能) 常用的多羟基化合物:
(1)聚酯 如:聚己二酸乙二醇酯(M≤2000):307聚酯、 309聚酯、311聚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