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元日教学课件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元日教学课件
元 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2013-12-24
总把/新桃/换旧符。
闭上眼睛,仔细 聆听,你眼前出现 了怎样一幅画面?
2013-12-24
你能用你所掌握 的成语来描述画面 里的景象嘛?
2013-12-24
张灯结彩 欢聚一堂 普天同庆 喜气洋洋 辞旧迎新 欢天喜地
2013-12-24
2013-12-24
开智慧之源 养浩然之气 立奋斗之志
作业:
• 1、背一背,填一填 • 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家家户户忙着张贴 • 大红春联。当你沉浸在这样祥和的气氛中, • 我想到的诗句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 换旧符。这首诗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王安 石) • 写的《 元日 》,描写了他在 春节 这 • 一天看到的有趣的风俗,如: 放鞭炮 、 喝屠 苏 、和 贴春联 。 • 2、收集整理王安石的古诗,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 看看诗人写了什么景,又言什么志,抒什么情?
换桃符
2013-12-24
自学指导(二)
• 1、小组讨论,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的意 思。 • (方法提示:请结合课文插图和自己的生活 经验想象诗歌画面,并把想象到的内容用通俗 的语言描述出来) • 2、两人一组,尝试演一演王安石创作《元日》 的画面。 • 3、边读边品味文字带给你的感受,思考诗中 的哪些文字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2013-12-24
的快乐,这是一个
民族所特有的温暖。
元 日
宋 王安石
谁“暖”?
读者“暖”:文字的传递
爆竹/声中/一岁除,
这是汉语言的无穷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年的经典传递过来
的温暖。 总把/新桃/换旧符。
2013-12-24
魅力,这是吟诵千
自学指导(三)
•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方法提示:试以相关词语或诗句来说明)
• • • •
2013-12-24
展示交流要求: 回答不重复 补充有新意 仪态要大方 声音要洪亮
总结体会
《元日》这首诗描写 了新年热闹喜庆、万 象更新的动人景象, 抒写了诗人强国富民 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 情绪,抒发了诗人力 图革新政治的思想感 情。
你还知道 王安石的哪 些作品呢?
2013-12-24
舞 狮
拜 年
放烟火
挂灯笼
贴春联
年夜饭
整
体
感 知
2013-12-24
作者在诗中分别描 绘了哪几幅春节的画 面?
爆竹声中一岁除
据说,古代人们把竹子放在火上烤会发 出很大的响声,人们借此来吓跑野外的猛兽。
后来在火上烧烤竹子,就渐渐演变成在 过年的时候燃放爆竹,去除过去一年里的各 种灾祸、病痛等,新的一年就能平平安安, 健健康康。
2013-12-24
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 “新桃”省略了“符”字, “旧符”省略了“桃”字,交 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 数限制的缘故。 为庆祝新春,人们总要拿 新的春联换下旧的春联。
2013-12-24
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 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到 了;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 怀畅饮屠苏酒。旭日的光辉普 照千家万户;为了庆祝新春, 人们总要拿新的春联换下旧的 春联。
迎着和煦的春风,品着新年的吉祥酒
孩子们想到来年学习进步,成长快乐, 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不禁吟道——
春风送暖入屠苏
年轻人想到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不禁吟到——
春风送暖入屠苏
老年人想到来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 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不禁吟道——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初升的太阳把它的明亮耀眼的光辉洒向千 家万户,人们都出门来迎接朝阳。
2013-12-24
元 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2013-12-24
我会读
爆竹(bào ) 屠苏 tú ) (
曈曈日 桃符 (tóng) ( fú )
元 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2013-12-24
2013-12-24
2013-12-24
诗中哪些文字给你留下 深刻的印象?
2013-12-24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在震天动地的爆竹声中,把迎春 的气氛渲染得格外热烈欢快,使 人读了也如置身于欢天喜地的现 场,会被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闹得 心花怒放,喜笑颜开,诗人这一 句起得不同凡响。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2013-12-24
带着感受读
元 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2013-12-24
王安石特别有才华,不仅文章写得好,在政治 上也很有抱负,通过他的努力,这一年他终于当 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这时的王安石特 别高兴,心想:手中有了权力,就可以为老百姓 多做好事。大年三十的晚上,户外飘着鹅毛大雪, 户内的王安石喝着自家酿的屠苏酒,一杯接一杯。 渐渐地进入了梦乡。突然,一种声音把他吵醒。 你听!好热闹的鞭炮声,诗人睁开眼睛,温暖而 明亮的阳光透过窗户,斜射在早已准备好的新春 对联上,红红的对联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的醒目。 这时的王安石睡意全无,披衣而起开始吟诵:
2013-12-24
总把/新桃/换旧符。 递过来的温暖。
写作背景
在王安石担任宰相之后,积极 推行新法,《元日》就写于这一年 的春节。在他的心目中,新的国家 政策好像春风浩荡,阳光普照,一 定会给国家带来了欣欣向荣、人民 安居乐业的新气象,此时此刻,王 安石的心情怎样? 兴 奋 激 动 充 满 信 心
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 “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 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句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 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 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 更新的景象。
我们就来找找这“暖”意来 自何方。从诗中哪些地方可 以让我们感受到暖?
2013-12-24
元日
教者:夏旻
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朗读、背诵本诗。 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学会“屠苏、曈曈日、 桃符”等生词,理解诗意。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 景象,体会本诗所描写的场景和所表达的感情。
作者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 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 人。21岁中进士,当过十 多年地方官,曾于宋神宗 时担任宰相推行变法改革, 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 学家,“唐宋八大家”之 一。
2013-12-24
爆竹声中一岁除
年旧在 来的噼 到一噼 了年啪 。过啪 去的 了爆 ,竹 新声 的中 一,
2013-12-24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2013-12-24
迎着和煦的春风,品着新年的 吉祥酒,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孩子们喝着屠苏酒,会说—— 年轻人喝着屠苏酒,会说—— 老年人喝着屠苏酒,会说——
元 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长一岁的快乐
春风送暖 春风/送暖/入屠苏。 屠苏的力量
放鞭炮的热闹
千门/万户/曈曈日, 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2013-12-24
元 日
宋 王安石
谁“暖”?
王安石“暖” 新法推行成功。 的快乐,这是一个 心系天下的智者传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这是一个成功者 千门/万户/曈曈日,
“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以下六种, 你认为在这里是哪种解释? (1)开始的,第一。 (2)为首。 (3)主要、根本。 (4)元素。 (5)构成一个整体的。 (6)货币单位。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自学指导(一)
• 1、把整首诗读通、读顺。 • 2、通过自己的朗读,试着把节律画出来。 • 3、边读边把不懂的字或词用圈圈起来。 • 4、小组讨论并思考诗中描绘了几幅春节的画面。
2013-12-24
资料库:
• 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 屠苏:指屠苏酒。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
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 瘟疫,求得长寿。
• 曈曈:太阳初升时光亮耀眼的样子。 • 新桃,旧符:现指春联。古代一种风俗,
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茶、郁 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放鞭炮
2013-12-24
春风送暖入屠苏
屠苏:屠苏酒,它是除夕之夜,人们将最新 鲜的屠苏草放进酒中,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 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 长寿。
喝屠苏
2013-12-24
曈曈:太阳初升时光亮耀眼的样子 千门万户曈曈日
迎红日
2013-12-24
总把新桃换旧符
桃符:在桃木板上写上神灵的 名字,悬挂门旁,用来压邪。 后来,演变成春联。
2013-12-24
元 日
宋 王安石
谁“暖”?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2013-12-24
元日
宋 王安石
谁“暖”?
爆竹/声中/一岁除,
千门万户:千家万户
春风/送暖/入屠苏。 这是如阳光般普照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