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灵长类动物实验研究

灵长类动物实验研究


制作人:梁美琪 田利
灵长类动物的记忆模型
你知道有哪些灵Leabharlann 类动物呢?– 灵长类是具有灵性的最高等哺乳动物,是所有动物中 最进步的一类,我们人类也是灵长类的一员。狐猴、 懒猴、眼镜猴、猕猴、狒狒、猩猩和长臂猿都是此类 动物。
目录
延迟匹配
延迟交替作业
延迟非匹配样本任务(DNMS)
要求猴子记住前一次的正确反应,并在下一次做出和前一
次不同的选择。例如:前一次右边容器有食物,下一次食
物就会出现在左边的容器中。实验记录不同间隔时间动物 记忆的保持状况。
DNMS是研究工作记忆的经典实验范式,研究发现,前额叶皮 层是参与工作记忆最重要的脑区
延迟性非匹配样本实验示意图
• 20世纪80年代,米什金和斯夸尔等人用DNMS作业的方法, 研究了双侧颞叶中部损毁的恒河猴的记忆状况。
延迟匹配
• 实验目的:研究灵长类动物的短时记忆功能 • 实验过程:在猴子的注视下,把食物随机放入两个容器
中的一个,然后用幕帘遮住猴的视线,在几秒到几分钟时 间不等的延缓期过后,让动物选择有食物的容器。
• 实验要求:猴必须记住食物放在哪个容器中,才能做出
正确的选择而获取食物。
• 他们发现在DNMS作业很短的时间间隔内,内侧颞 叶损毁对动物的记忆没有明显影响,但随着间隔 时间的延长,它们的记忆能力显著下降。 • 颞叶损伤的猴子与H.M.病人的临床症状有很大的 相似性。 • 实验除了证实颞叶在长时记忆中的重要作用外, 更重要的是实验中颞叶损伤的猴子对短时间内仍 能对DNMS作业程序保持完好的再认,体现出额业 队灵长类工作记忆的重要性。 • 近年来,已经有很多研究结果证明,双侧前额叶 皮层损伤的猴子,很难完成上述作业。 • DNMS已经成为研究灵长类大脑记忆功能的经典方 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