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诊疗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编号:适用专业:麻醉学专业课程类别:主干课程总学时数:44学时(其中实验及实践教学16学时)二、课程性质、目的疼痛诊疗学是麻醉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麻醉学专业学生重要临床医学课程之一。
它的任务是研究和阐述疼痛及疼痛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学科。
为麻醉学专业学生进入临床工作,为患者及时、认真地诊断和进行有效的治疗,尽快尽好地解除病人的痛苦,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按照面同2l世纪课程教材的要求,强调“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注重素质教育和启迪思维。
前7章为总论部分.后12章为各论。
适用于全国高等医药院校麻醉学专业本科生、接受规范化培训的麻醉科住院医师,也可供急诊科、ICU及疼痛门诊医师参考。
五、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并结合学生的六、成绩考核方式本门课程为考查课.期末考试以理论课内容为主,以开卷形式进行。
卷面考试成绩占90分.实验成绩10分。
学生实验成绩由实验报告、实验操作技能二部分构成。
其中实验报告占60%;平时实验操作技能占40%。
七、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理论部分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疼痛诊疗学的概念。
2、熟悉疼痛诊疗工作的重要意义。
3、了解疼痛诊疗学的范畴、发展简史和目前状况。
教学内容:1、疼痛诊疗学的溉念、工作的重要意义及范畴。
2、疼痛诊疗学的发展简史和目前状况。
学时分配:理论授课1学时第二章疼痛的基础知识目的要求:1、掌握疼痛的机制、疼痛诊断与治疗的基本方法及疼痛治疗的原理。
2、掌握疼痛测量与评估的意义和测量评估的方法,包括各种评估方法及其英文缩写。
3、熟悉疼痛的分类。
教学内容:1、疼痛的机制、疼痛诊断与治疗的基本方法及疼痛;治疗的原理。
2、疼痛测量与评估的意义和测量评估的方法。
3、疼痛的分类。
学时分配理论授课1学时第三章疼痛的诊断学基础目的要求:1、掌握体格检查一些重要特殊试验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2、熟悉疼痛理学诊断、影像学检查与诊断以及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3、了解肌电图检查、脑电图检查。
教学内窖:1、疼痛的理学诊断、体格检查、特殊临床试验及临床意义。
2、影像学检查与诊断以及常用的实验蜜检查。
3、疼痛辅助检查的肌电瞄检查和脑电图检查。
学时分配理论授予课2学时,第四童疼痛的药物治疗目的要求:1、掌握常用麻醉性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理及副作用。
掌握局部麻醉药的特性、用法、剂量、浓度及不忘反应。
2、熟悉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及其代表药物曲安奈德的特性。
3、了解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神经安定药和其它治疗药物。
教学内容:1、麻醉性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理及副作用。
2、局部麻醉药的特性、用法、剂量、浓度及不良反应。
3、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及治疗疼痛时的用法、目的。
4、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神经安定药和其它治疗药物治疗疼痛的药理作用及用法和副作用。
学课时分配理论授课4学时。
第五章神经阻滞疗法目的要求:1、掌握神经阻滞疗法的概念、作用机制以及与神经阻滞麻醉的区别。
掌握痛点或扳机点的概念。
2、掌握脑神经阻滞疗法、神经节阻滞疗法、神经丛、神经千阻滞疗法、硬膜外阻滞疗法和蛛网膜下隙阻滞疗法。
3、熟悉常见的痛点注射及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在外周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4、了解神经阻滞疗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疟和一些深部神经阻滞疗法。
教学内窖:1、神经阻滞疗法的概念和作用机制、与神经阻滞麻醉的区别、适应证和禁忌证。
2、脑神经阻滞疗法、神经节阻滞疗法、神经丛、神经千阻滞疗法、硬膜外阻滞疗法和蛛网膜下隙阻滞疗法。
3、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在外周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4、痛点或扳机点注射。
学时分配理论授课6学时,第六章病人自控镇痛术目的要求:1、掌握病人自控镇痛术的概念、病人自控镇痛术的优缺点、分类及技术参数的含义与设定。
2、熟悉病人自控镇痛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教学内容:1、病人自控镇痛术的概念、原理、分类及技术参数的含义与设定。
2、病人自控镇痛术的l临床应用、优、缺点。
课时分配:理论授课1学时。
第七章疼痛的其它治疗方法目的要求:1、掌握疼痛物理疗法的概念、心理治疗的概念。
2、熟悉疼痛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和神经刺激疗法、心理治疗。
3、了解电疗法、光疗法、越声波疗法、冷冻疗法、微刨疗法和中医、针灸疗法。
教学内容:1、疼痛的物理疗法。
2、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和神经刺激疗法。
3、疼痛微创疗法、心理治疗的概念疼痛心理治疗。
4、疼痛中医、针灸疗法。
课时分配理论授课1学时。
第八章头痛目的要求:1、掌握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及治疗。
2、熟悉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搐的鉴别诊断·3、了解头痛的发病机制和分类。
了解丛纂性头痛、头部外伤后头痛和颈源性头痛。
教学内容:1、头痛概述、发生机制及分类。
2、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头部外伤后头痛、颈源性头痛的病因及分类、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
学时分配理论授课1学时第九章颌面部疼痛目的要求:1、掌握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和面肌痉挛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掌握核上性面神经麻痹和核下性面神经麻痹的区别。
2、熟悉舌咽神经痛的典型面痛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3、了解颌面部疼痛性疾病常见病园。
教学内容:1、面部解剖、神经及血管分布及面部疼痛的病理学。
2、三叉神经痛、舌嘲神经痛、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课时分配理论授课1学时。
第十章颈、肩及上肢疼痛目的要求:1、掌握颈椎病、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各类颈椎病之间的区别。
2、熟悉颈肩肌筋膜炎、腱鞘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3、了解前斜角肌综合征、颈扇臂综合征、滑囊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教学内容:1、颈椎病、肩周炎、肱骨外上髀炎、滑囊炎、腱鞘炎、腱鞘囊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2、颈肩肌筋胰炎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学时分配理论授课1学时。
第十一章胸、腹部痛目的要求:1、掌握肋间神经痛、心绞痛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掌握腹腔脏器疾病急性疼痛的治疗原则。
2、熟悉肋骨软骨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3、了解腹腔脏器疾病急性疼痛。
教学内容:1、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2、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3、腹腔脏器疾病急性疼痛及其治疗原则。
学时分配理论授课'学时。
第十二章腰及下肢痛目的要求:1、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掌握坐骨神经痛的症状体征及治疗,鉴别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
掌握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2、熟悉急性腰扭伤的诊断(症状和体征)和治疗。
3、了解梨状肌综合症、足跟痛、尾痛征的诊断和治疗。
教学内容: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急性腰扭伤的诊断(症状和体征)和治疗。
3、坐骨神经痛的症状体征及治疗,鉴利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
4、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5、梨状肌综合症、足跟痛、尾痛征的诊断和治疗。
学时分配理论授课2学时第十三章神经病理性疼痛目的要求:1、掌握带状疱疹的分期、临床特点、治疗与预防。
2、熟悉糖屎病性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
3、了解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表现和诊断。
教学内容:1、带状疱疹的分期、临床特点、治疗与预防。
2、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表现和诊断。
3、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
课时分配理论授课0.5学时。
第十四章周围血管性疾病的疼痛目的要求:1、掌握雷诺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熟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教学内窖:1、雷诺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表现、临床分期、诊断、治疗课时分配理论授课0.5学时。
第十五章手术后镇痛目的要求:1、掌握手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和术后镇绱的意义。
术后镇痛阿片类药物常甩给药途径。
掌握手术后疼痛椎管内镇痛。
2、熟悉术后镇痛的方法。
教学内容1、手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耜术后镇痛的意义-2、术后镇痛的方法。
课时分配理论授课1学时。
第十六章分娩镇痛目的要求:1、掌握镇痛药物对胎儿车口新生儿的影响。
掌握分娩镇痛椎管内给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熟悉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中的分娩痛。
3、了解与分娩疼痛有关的神经分布。
教学内容1、分娩疼痛的原因。
2、镇痛药物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
镇痛药物与分娩镇痛对母体的影响。
3、分娩镇痛的方法。
课时分配理论授课1学时。
第十七章诊断性操作与治疗的相关性疼痛目的要求:1、掌掌握诊断性操作与治疗的相关性疼痛处理原则。
2、熟悉内镜检查与治疗、妇科诊断性检查和治疗、介入诊断与治疗的疼痛处理。
教学内容:1、诊断性操作与治疗的相关性疼痛处理原则。
2、内镜检查与治疗的疼痛处理。
3、妇科诊断性拄盍和治疗中疼痛处理。
4、介入诊断与治疗和疼痛处理。
学时分配理论授课1学时。
第十八章癌性疼痛目的要求:1、掌握癌痛药物治疗的“三阶梯”原则厦具体方案。
2、熟悉癌痛的机制和癌痛的病因治疗。
3、了解癌痛对机体、社会的影响和临床评价。
了解其它对症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1、癌痛的概念、机制、癌痛对机体、社会的影响和癌痛的临床表现。
2、癌性疼痛的综台治疗。
学时分配理论授课1学时。
第十九章小儿疼痛目的要求:1、掌握小儿疼痛治疗的原则、治疗中治疗药物的选择。
2、熟悉小儿疼痛的特点.3、了解小儿疼痛的评估。
教学内窖1、小儿疼痛的特点。
2、小儿疼痛的评估。
3、小儿疼痛的治疗。
学时分配理论授课1学时。
八、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理论部分:教材;谭冠先主编.(R-痛诊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2版主要参考书目:托利森主编,《临床疼痛学》,山东科技出版社,2004年《临床麻醉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编号:适用专业:麻醉医学(五年制本科)课程类别:主干课程总学时数:120学时(其中实验及实践教学48学时)二、课程性质、目的一.,竺床謦醉学(clinical anesthesiology)是麻醉学的主要内容,是麻醉学专业学生重要‘㈤束医学课程之~。
它的任务是将麻醉学的理论与技术应用子消除手术所致的疼痛与不孚,’临床监测并调控病人的生理机能,为各种手术和硷治提供良好的条件,保障病人生命安三、课程的基本要求按照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的要求,强调“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注重素质教育和启迪思维。
前16 章为总论部分,后22章为各论。
适用于全周高等医药院校麻醉学专业本科生、接受规范化培训的麻醉科住院医师,也可供急诊科、急救中心及ICU医师参考。
五、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并结台学生的六、成绩考核方式期末考试以理论课内窖为主,以闭卷形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