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和作风建设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对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树立工作良好形象,保证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职业道德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它以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等道德概念来评价人们的各种行为。
并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人们的内心信念等,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一般是指人们在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过程中,思想和行为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倡导共产党员和各级干部带头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也了明显成绩,初步形成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人口和计划生育职业道德。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物质文化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婚育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生殖保健需求日益增长,维护计划生育合法权益的民主法律意识日趋增强,整个社会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者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
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已成为摆在我们广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人口和计划生育职业道德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广义上的人口和计划生育职业道德,应包括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人员、技术服务人员以及其他人员在从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时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从道德的本质、功能和发展看,人口和计划生育职业道德有以下3个基本特征:1.先进性。
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途中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实践证明,计划生育事业是振兴民族、惠及人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是造福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德之事,是现代社会最大的善事。
广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者以从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为最大光荣,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自觉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带头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日俱进、开拓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
坚持主动上门服务,为实行计划生育的广大育龄群众提供无偿服务,一切为了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而不谋取任何个人和小团体利益。
这种优秀道德品质,不仅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所大力倡导,而且日益深入人心,成为不断影响和带动广大人民群众移风易俗,发展先进生育文化,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精神动力。
2.渗透性。
人口和计划生育职业道德的认知功能、激励功能和调节功能,广泛渗透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者的内心信念与行为之中。
随着计划生育法制建设的快速发展,人口和计划生育职业道德所倡导的许多行为准则已经为《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所确认。
只要始终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积极引导广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者牢固树立计划生育职业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情感、职业良心、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等,就一定能使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落到实处。
实践证明,深入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倡导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者带头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充分发挥人口和计划生育职业道德建设的示范作用,揭露和谴责违反计划生育职业道德的丑陋行为,对保证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广泛的基础作用。
3.实践性。
人口和计划生育道德是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一批人口和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道德品质的结晶。
在人口和计划生育职业道德的形成过程中,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广泛开展的各种争先创优活动,如“做育龄群众的贴心人”、“争做新时期最可爱的人”等活动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离开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践,人口和计划生育职业道德就无从谈起。
随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践的发展,人口和计划生育职业道德必将不断丰富和发展,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二)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行政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行政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是指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人员,在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工作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国家公务员在从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时,都应自觉遵守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行政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是人口和计划生育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计划生育节育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计划生育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等共同构成了人口和计划生育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与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是国家公务员从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行为准则,后者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中的计划生育负责人以及企事业单位的计划生育干部等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行为准则。
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行政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以《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和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为直接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政治坚定,忠于国策。
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人口和计划生育职业理想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忠于国家,忠于宪法,忠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自觉维护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荣誉、形象和权威,保证国家政令畅通。
自觉遵守计划生育外事纪律,维护国格、人格尊严,严守国家秘密,坚决同一切诽谤、诋毁、破坏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言行作斗争。
2.勤政为民,优质服务。
热爱人民,忠于人民,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勤奋工作,钻研业务,讲求方法,提高效率。
一切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育龄群众服务,做育龄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争做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自觉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为育龄群众提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
不断满足育龄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殖保健及心理健康需求。
认真落实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奖励优惠政策,积极帮助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幸福文明家庭,使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真正得到实惠。
3.依法行政、廉洁从政。
自觉遵守《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严格按法定的职权和工作程序履行职责、执行公务,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坚持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不失职渎职,不滥用权力,不以权代法,认真维护育龄群众的合法权益。
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淡泊名利,艰苦奋斗,克已奉公,秉公办事,一视同仁,平等待人,不以权谋私,不贪赃枉法,不厚亲薄疏。
4.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尊重科学,尊重实际,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如实反映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绩和统计数据,按客观规律制定和完成人口计划;诚实守信,务实为民,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徇私舞弊,不弄虚作假。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日俱进,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工作。
5.团结协作,品行端正。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讲大局、讲团结、讲协作。
坚持民主集中制,不独断专行,不搞自由主义,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
认真执行上级的决定和命令,服从大局,善于协调,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做好工作。
学习先进,助人为乐,谦虚谨慎,言行一致,健康向上;举止端庄,仪表整洁,语言文明。
加强政治修养,提升公信力,对组织要忠诚。
“忠诚”是对一个人生活中所扮演的各种角色是否合格的一个检验标准,是惠及他人的一种大德。
作为一名干部,上要无愧于组织,下要对得起职工。
对组织的忠诚是一种责任,要感恩组织,利用好上级给予的平台,用业绩回报组织的重托;要牢固树立“企业靠我发展,我靠企业生存”的敬业理念;要树立“献身企业,奉献社会”的人生价值观。
为人要正直严谨。
做人要正直、做事要正派,心底无私天地宽,光明磊落,就会赢得他人的尊重;严谨是对工作、生活负责任的一种态度,是对待岗位和事业的风格,是务实、高效、追求完美的一种表现。
、注重人格魅力,提高执行力率先垂范。
领导干部的工作方法有多种,立好身做好人是首要的一条。
凡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也绝不越雷池半步。
只有立身正,才能底气足,才有资格去管理别人,说得让人信服,做得让人佩服。
诚信处事。
有言必行,有诺比践,是领导能力和魄力的综合体现。
宏观驾驭、督办过程、注重结果、严格考核,说话办事必须诚实守信,说得出就要做得到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处事风格。
领导干部要养成做事稳重的风格,切忌不要信口开河,乱开空头支票。
在项目部选人用人、工资福利等问题上,不能厚此薄彼,不能向身边人、亲近的人、熟悉的人搞特殊。
情理交融。
要建立亲和力,与职工相处,要平易近人,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职工的角度想问题,提高职工对领导干部的亲切感。
其次是要以理服人,要善于和职工沟通,提高职工认识水平。
要随时了解和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多站在职工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会无形提升项目领导的在职工中的公信力和亲和力。
创建学习型组织应当是通过学习培训等手段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通过不断的吸收文化营养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和学习能力。
通过对知识的不断沉淀,从作为一名负责的公司员工的立场出发,针对公司目前的发展现状进行个人系统、有效的思考,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本部门本岗位更好地发挥效用提出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服务于公司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