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垓下悲歌探《史记》之生死观(改)

读垓下悲歌探《史记》之生死观(改)


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史记 》
西汉人普遍重气节、轻生死,对于生活在 那个时代的司马迁来说,活着需要巨大的勇气 和力量。这勇气和力量,又使得他能够直面黑 暗的官场、残酷的现实、漫天的流言蜚语以及 痛苦的人生。生命,往往在血泪中升华。最终, 凝结成为千古的绝唱。
功业追尼父
千秋太史公
题乌江亭
[唐] 杜牧
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生当做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 …他会… …
假如是你呢?
伟 大 的 痛 苦 悲 情 的 人 生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 亡一毛,与蝼蚁何异!
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 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 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 哉! ——《报任安书》
虞姬弹剑哀和: 汉兵已略地, 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 遂伏剑自刎 ,留下了 “霸王别姬”的千古绝 唱。
我心中你最忠 我站在烈烈风中 人世间有百媚千抹 悲欢共生死同 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 我独爱爱你那一种 你用柔情刻骨 望苍天 伤心处别时路有谁不同 换我豪情天纵 四方云动 多少年恩爱匆匆葬送 我心中你最忠 剑在手 我的泪向天冲 问天下谁是英雄 来世也当称雄 归去斜阳正浓
读《游侠传》即欲轻生,读《屈原 贾谊传》即欲流涕,读《庄周》、《鲁 仲连传》即欲遗世,读《李广传》即欲 立斗,读《石建传》即欲俯躬,读《信 陵》、《平原君传》即欲养士。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MERIC
读“垓下悲歌”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 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 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 之,指王翳曰: “此项王也。”项王乃曰: “吾闻 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 刎而死。
虽是英雄末路,仍旧霸气十足
——《史记 项羽本纪》
假如让项羽再次选择
读“垓下悲 歌”

探《史记》之生死观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 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 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 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想当年: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一身“骄傲” 路已尽恨犹烈 誓不“低头” 意难平怨难歇
英雄末路

何去何从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 破,所击者服,未尝 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 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 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 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 将 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死,可以明志, 生,能够践志。
择生与择死的思考,构成一个人、 一个民族隆起的脊骨。 没有这样伟大的设计,是没有伟大 的人和伟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 都尉,杀数十百人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yǐ)船 待,谓项王曰:“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 十万人,亦足王(wà ng)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 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 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 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wà ng)我, 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