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想法变变变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讨论,发言角色扮演的方式,通过合理和不合理的想法,让学生分辨两种想法。
2. 培养学生在客观、理性的示范中合理的去想。
3.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判断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辨别合理与不合理的想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改变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组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小军很喜欢打球。
有一天下课时,一群孩子在操场上打篮球,小军希望参加,他兴冲冲跑过去,却没人理睬他,小军闷闷不乐……(播放课件),板书课题。
2、问:如果你是小军,你的感觉是什么?为什么?问:看了课题,你还有什么问题?生自由提问,激发学习兴趣。
二、学习新知1、师:指导学生看书第二页。
学生自由看图,思考:如果你是小军,你的感觉是什么?为什么?生答,师多媒体课件出示书上的画面及相关资料。
2、为什么面对同样一件事,每个人的感受及情绪表现会不同?同桌讨论,得出结论。
(想法不同,情绪也会不同。
)3、小军的想法中有哪些是不合理的?小组讨论不合理的想法。
师:既然想法能影响我们的情绪,那么,不合理的想法就能引发不合理的情绪及行为反应。
相反,我们对事情有合理的想法,情绪的困扰也会比较少。
多媒体课件展示书中图片的画面{百度图片}师:你认为小军的想法合理吗?同桌讨论,代表汇报。
小组交流:是否还有其它合理的想法。
4、小组以“同学过生日,没请我,我很难过”为题,同学们纷纷扮演角色,表演情景剧。
学生们通过不同的表演说明要用合理的想法想问题,才会获得快乐,获得友谊。
三、自我评估师: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生:边读句子,边用彩色笔给相应的表情图涂颜色。
四、小结: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合理的想法看待事情,相信大家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板书设计:1、想法变变变不合理的想法难过合理的想法快乐课后反思:第3课朋友与我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异性同学最欣赏的特质有哪些。
2.帮助学生产生自我改善的意愿,并制定改善计划。
教学过程:一、准备活动:我欣赏教师说明:我们会欣赏某些人,是因为这些人身上具有的某种特质吸引了我们。
现在请同学们用具体的词语写出你所欣赏的异性同学类型。
老师先来做一些提示:我欣赏开朗.活泼的女生;我欣赏大方.勇敢地男生。
1.请学生思考后填写黑板上的内容:(1)女生填写:我所欣赏的男生类型是¬¬¬——————————我不欣赏的男生类型是——————————(2)男生填写:我所欣赏的女生类型是——————————我不欣赏的女生类型是——————————2.填完后在小组内交流。
3.小组选代表,吧小组同学的意见在全班分享。
4.教师在全班将全班同学都认可的受欢迎的人的特质板书在黑板上。
教师小结:这些同学的心里话启迪我们要注意言行举止,凡事真诚善良.性情开朗.乐于助人的同学都是受别人喜欢的。
那些不符合学生规范的行为,如:撒谎.懒惰过分爱打扮等,无论男生.女生都是不受欢迎的。
二、发展活动:朋友眼里的我教师说明:我们知道了受欢迎和不受欢迎的同学的特质后,该如何做一个受人欣赏的人呢?你知道自己在异性好朋友眼里的形象是什么样子吗?现在让我们一起通过以下的活动来了解一下吧。
1.教师事先准备好纸条发给学生,每位学生5张。
2.教师说明:现在请大家想一想,自己在班里有哪些异性好朋友或者比较熟悉的异性同学,然后将你们对他们的看法写在纸条上,每张纸条写上你对一位同学的看法。
3.学生填写。
4.学生将写好的纸条送给对应的同学。
5.收到同学送给自己的纸条后,学生进行整理.归纳。
三、综合活动:我的改进计划1.请学生自愿在全班分享同学对自己的评价。
2.学生填写。
3.教师请学生思考:再看到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后,你是否更加了解自己了呢?你身上还有那些不足?你愿意改进这些不足吗?你将如何改进这些不足来做一个更受大家欢迎的人?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
5.学生填写6.学生自愿在全班分享自己的改进计划。
教师小结:希望全班同学都能自然.开朗.大方的交往,共同营造一个团结.健康.快乐的集体。
四、教师总结:1.针对板书的“受欢迎和不受欢迎的人”进行总结。
2.男女同学交往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不必忸怩.拘谨。
3.有人格魅力的同学受大家欢迎,但要善用自己的优势,尊重异性好朋友。
课后反思:第3课朋友与我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异性同学最欣赏的特质有哪些。
2.帮助学生产生自我改善的意愿,并制定改善计划。
教学过程:一、准备活动:我欣赏教师说明:我们会欣赏某些人,是因为这些人身上具有的某种特质吸引了我们。
现在请同学们用具体的词语写出你所欣赏的异性同学类型。
老师先来做一些提示:我欣赏开朗.活泼的女生;我欣赏大方.勇敢地男生。
1.请学生思考后填写黑板上的内容:(1)女生填写:我所欣赏的男生类型是¬¬¬——————————我不欣赏的男生类型是——————————(2)男生填写:我所欣赏的女生类型是——————————我不欣赏的女生类型是——————————2.填完后在小组内交流。
3.小组选代表,吧小组同学的意见在全班分享。
4.教师在全班将全班同学都认可的受欢迎的人的特质板书在黑板上。
教师小结:这些同学的心里话启迪我们要注意言行举止,凡事真诚善良.性情开朗.乐于助人的同学都是受别人喜欢的。
那些不符合学生规范的行为,如:撒谎.懒惰过分爱打扮等,无论男生.女生都是不受欢迎的。
二、发展活动:朋友眼里的我教师说明:我们知道了受欢迎和不受欢迎的同学的特质后,该如何做一个受人欣赏的人呢?你知道自己在异性好朋友眼里的形象是什么样子吗?现在让我们一起通过以下的活动来了解一下吧。
1.教师事先准备好纸条发给学生,每位学生5张。
2.教师说明:现在请大家想一想,自己在班里有哪些异性好朋友或者比较熟悉的异性同学,然后将你们对他们的看法写在纸条上,每张纸条写上你对一位同学的看法。
3.学生填写。
4.学生将写好的纸条送给对应的同学。
5.收到同学送给自己的纸条后,学生进行整理.归纳。
三、综合活动:我的改进计划1.请学生自愿在全班分享同学对自己的评价。
2.学生填写。
3.教师请学生思考:再看到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后,你是否更加了解自己了呢?你身上还有那些不足?你愿意改进这些不足吗?你将如何改进这些不足来做一个更受大家欢迎的人?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
5.学生填写6.学生自愿在全班分享自己的改进计划。
教师小结:希望全班同学都能自然.开朗.大方的交往,共同营造一个团结.健康.快乐的集体。
四、教师总结:1.针对板书的“受欢迎和不受欢迎的人”进行总结。
2.男女同学交往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不必忸怩.拘谨。
3.有人格魅力的同学受大家欢迎,但要善用自己的优势,尊重异性好朋友。
课后反思:第四课:悦纳自我教学目标:1.发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2.认识自己的优点,增进自我接纳。
3.发挥自身的优势,寻找自信的支撑点,做个最好的自己。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增进自我接纳,敢于在全体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风采。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课前制作的展示作品教学过程:(一)看一看1.欣赏两张图片(课件)2.提问:他们长得怎么样?(手势引导)3.提问:长得高好呢?还是矮好?(学生各抒己见)(二)看故事《骆驼和羊》1.提问:你知道了什么?骆驼的长处和短处分别是什么?羊的长处和短处呢?2.小结:是啊!人和动物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千万不要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来比。
(三)说一说1.说一说自己身上的长处.(课件出示,引导学生表达)2.我们班里有些同学胆子小,回答问题声音不够洪亮,也不爱在人前表现自己,现在让我们为自己也为别人加加油吧!师示范,生跟着做。
(师生共同完成手势加口号“相信自己,我是最棒的!”)(四)演一演学生台前表演自己最拿手的绝活。
(绕口令、跳绳、打算盘、剪、唱歌等等)小结:大家领略了同学们的拿手绝活,也分享了成功的喜悦,老师想说:你们真棒!(生一齐喊口号)(五)读一读(课件出示)名人名言:人必须有自信,这是成功的秘密能量加毅力可以征服一切用百倍的勇气战胜一切的不幸。
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自信不是相信自己强,而是相信自己可以变强。
(六)听故事《小征泽尔》导语:看来,人除了要有很强的本领,更要有自信才会成功啊!生活中,大家知道小蜗牛爬的很慢很慢,可不服输的它,不论黄鹂鸟怎么嘲笑它,凭着满满的自信和毅力终于在葡萄成熟时爬上了葡萄架。
想认识它吗?(七)歌曲《蜗牛与黄鹂鸟》总结: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身上都有独特的优点,认识自己的优点,寻找自信的支点,开发自身的潜能,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悦纳自己,我就是我。
课后反思:第5课学习百态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个人的学习习惯。
2.引导学生了解信息处理的学习历程。
教学过程:一、准备活动:了解自己的学习习惯1.教师提问:各位同学,你们知道什么是学习习惯吗?2.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的学习习惯会有什么不同?3.教师请学生仔细看学生用书第18、19页的插图4.学生看后,教师请学生自由发言:从图中看到些什么?5.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刚才大家所看到的都属于学习习惯,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个人需求的不同,以及每个人对环境中的各种学习忍受度不同而养成不同的学习习惯。
虽然我们尊重每个人的习惯,不过当有些习惯对他人造成不良影响,或给别人带来不便时,我们就要调整自己的学习习惯,而且要从小开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发展活动:学习面面观教师说明:在准备活动中我们了解到每个人的学习习惯或多或少都有不同。
1.教师说明:学习习惯包括了下列各方面(1)生理面(2)社会面(3)情意面(4)环境面2.教师请学生翻开学生用书,请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习惯,进行自我反思,在每一组图中找出一张与自己情况相符合的图,在旁边打“√”1.生理感觉方面:(1)分享讨论:教师请学生自由分享个人在什么时间读书的效果最好?(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整理小结:选择有效的读书时间才能事半功倍。
4.社会性方面:(1)教师请学生就自己在本子上勾画的项目说出自己的感受及可能的发展方向,是继续还是改变?为什么?(2)教师结合发言内容,进行整理,并引导学生了解:每种完成作业的方式都有不同的效果,可依作业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方式。
5.个人情意方面:(1)教师根据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请那些平时做事能够坚持到底的学生,与同学分享个人能做到的原因或所使用的方法。
(2)教师整理学生所分享的内容,也提醒学生:别人的经验可以作为我们的参考,学习新事物时若经常半途而废,则一事无成。
教师小结:1.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学习习惯。
2.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才有效果,若发现学习效果欠佳时,可以尝试调整个人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