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往年教师职称考试试题

往年教师职称考试试题

往年教师职称考试试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考试内容------《现代教育理论》考试题(一)4一、填空题(每空分,共13分)1、学校教育产生于。

2、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是,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3、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三个方面,即、、。

4、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括、、、等四个方面。

5、影响课程的主要因素是、、。

6、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过程包括、、、、、等六个阶段。

7、实践操作类教学方法包括、、。

8、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的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里,选对一个小题分,共6分)1、一般而言,被认为是第一本教育学着作的是()A《理想国》 B 《学记》 C 《大教学论》 ..D 《普通教育学》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说明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A 遗传B 环境C 教育D 主观能动性3、我国最早的现代学制是()。

A 壬寅学制B 癸卯学制C 癸丑学制D 壬戌学制4、学校的中心是(),它是完成教育任务的主要途径。

A 工作B 课外活动C 生产劳动D 教学工作5、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教学的()A 启发性原则B 循序渐进性原则C 因材施教原则D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6、上课时,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是()A 实验法B 直观法C 观察法D 演示法7、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 教育思想B 教育目的C 培养目标D 教学目标8、“教师中心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 柏拉图B 卢梭C 杜威D 赫尔巴特9、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先决条件是()A 搞好班级德育工作B 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C 了解和研究学生D 做好班级事务性工作10、“双基”教学是指()A 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B 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C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D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11、以语言交流为主的教学方法是()A 演示法B 谈话法C 练习法D 暗示法12、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A 赫尔巴特B 凯洛夫C 夸美纽斯D 巴班斯基三、解释名词(每小题4分,共16分)1、学校教育2、教育规律3、学生群体动力4、情感陶冶法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表现在哪些方面2、试题编制的质量要求有哪些3、教育现代化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有哪些4、简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

5、贯彻创造性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哪些五、论述题(第1小题18分,第2小题12分,共30分)1、简要论述教育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2、试述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启示。

《现代教育理论》考试题(一)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分,共13分)1、奴隶社会2、赫尔巴特、杜威3、先天的遗传素质、环境、个体活动4、智能、体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情感、意志、性格 4、知识、社会儿童5、激发求知欲、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5、实验法、练习法、实习作业法6、知、情、意、行二、单项选择题(每选对1个分,共6分)1、 C2、B3、A4、D5、A6、D7、B8、D9、C 10、C 11、B 12 A三、解释名词(每小题4分,共16分)1、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2、教育规律:就是教育过程内部各要素之间、教育系统与其他环境和社会现象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

3、学生群体动力就是指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作用和学生群体成员间的相互作用,具体体现为群体凝聚力、群体的心理氛围和风气,以及学生之间的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等。

4、情感陶冶法就是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思想和道德情操等方面受到感染和熏陶的方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对教育的制约;人的发展的阶段性对教育的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对教育的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对教育的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性对教育的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对教育的制约。

2、明确测验目标;题量尽可能大;掌握好试题的区分度和难度;注意改进题型;每道试题的编写要讲究科学性;制订好标准答案、平分标准和评卷的具体要求;拼卷和检核要合理。

3、教育家的意识;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的心理素质;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法律意识。

4、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正确有效地发挥主导作用,取得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

5、培养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冒险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多样性和个性;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多给学生表现创造力的机会;给学生传授一定的创造学知识。

五、论述题(第1小题18分,第2小题12分,共30分)1、(1)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制约:①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着人才培养的规格;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结构;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②社会政治对教育的制约: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政治制约着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政治制约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③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重功利轻发展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重共性轻个性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重服从轻自主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重认同轻创造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2)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①教育的功能: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②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能够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教育能够促进政治民主;教育能够制造政治上需要的舆论和思潮。

③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能够传承文化;教育能够改造文化;教育能够创造更新文化。

2、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基本观念:教育适应自然的观念;儿童中心的观念;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的观念;实用主义的观念;发现的观念。

其启示(略)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考试内容------教师晋升职称考试模拟试卷5及答案一、判断题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

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8、在考试改革方面,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加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二、单项选择题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是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课程,自小学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课时。

A、必修33B、必修1 1C、选修33D、选修3 4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必修课程D、综合课程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B、能够满足不同、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④8、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三、多项选择题1、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确立()A、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B、有利于满足地方、文化发展的需要C、有利于学生的发展D、有利于扩大国家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比重2、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在学生观方面,新课程倡导的主要观点有A、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B、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C、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性D、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权利的主体、责任的主体3、综合实践主要包括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B、课外兴趣小组C、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D、劳动与技术教育4、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A、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B、直接影响教师重新建构“智力观”C、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D、能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5、在本次课程改革中,考试改革体现着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和工作思路,它具体表现在A、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对考试结果作出具体分析,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C、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D、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6、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等。

其中,利用网络资源A、有利于开阔学习思路,拓宽知识面;B、促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及时、更开放C、能够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和时空的局限性D、有利于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四、简答题1、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观。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这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