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西方插花艺术特点的比较

东西方插花艺术特点的比较

题目:东西方插花艺术特点的比较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前言 (2)1. 插花艺术的定义及东西方插花的介绍 (3)1. 1 插花艺术的定义及形式 (3)1. 1. 1 插花艺术的定义 (3)1. 1. 2 插花艺术的形式 (4)1. 2 东西方插花艺术的介绍 (4)1. 2. 1 东方插花的介绍 (4)1. 2. 2西方插花的介绍 (4)2 东西方插花比较 (4)2. 1 东西方插花发展简介 (4)2. 1. 1 东方插花发展简介 (4)2. 1. 2 西方插花发展简介 (4)2. 2 东西方插花特点的比较 (4)2. 2 .1东方插花艺术的特点 (4)2. 2. 2 西方插花艺术的特点 (4)2. 3 东西方插花风格的比较 (6)2. 3. 1 东方插花风格特点 (6)2. 3. 2 西方插花风格特点 (6)2. 4 东西方插花风格评析 (6)3. 结论 (7)致谢 (8)参考文献 (9)摘要本文针对东西方插花的涵义,形式及发展历史做了相关的介绍,着重从形式、风格方面将东西方插花做了相关论述及比较。

插花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奇的艺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插花事业在我国曾几度兴衰。

随着人类文明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将丰富多采的文化内涵及艺术创造不断地融入插花之中,使其重新焕发出生机,不断发展完善成为一门高雅艺术,并越来越多地走入大众生活,成为一种能够完美表达人类情感的艺术手段,成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

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发展异常的快,特别是插花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东方插花艺术是以中国和日本的传统插花为代表。

东西方插花有着明显的差异,由于历史原因、地理位置等背景的不同。

东西方插花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文化不同的影响,其特点和风格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由于社会的全球化发展,东西方插花也相互影响。

关键词:插花艺术,东方式,西方式,特点,比较1前言插花艺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美的古典艺术之一。

插花看似简单容易,但要真正插成一件好的作品却并非易事。

因它不是单纯的各种花材的组合,也不是简单的造型,是溶生活情趣、文化知识、艺术修养为一体的一种艺术创作活动。

插花界的朋友都认为:插花是用心来创作花型,用花型来表达心态的一门造型艺术。

一件成功的插花作品,并不是一定要选用名贵的花材、高价的花器。

一般看来并不起眼的绿叶,一个花蕾,甚至路边的野花野草常见的水果、蔬菜,都能插出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的优秀作品来。

使观赏者在心灵上产失共鸣的是创作者唯一的目的、如果不能产生共鸣那么这件作品也就失击了观赏价值。

具体地说、插花作品在视觉上首先要立即引起一种感观和情感上的自然反应,如果未能立刻产生反应,那么摆在眼前的这些花材将无法吸引观者的目光。

在插花作品中引起观赏者情感产生反应的要素有三点:一是创意[或称立意)、指的是表达什么主题,应选什公花材;二是构思(或称构图),指的是这些花材怎样巧妙配置造型,在作品中充分展现出各自的美:三是插器,指的是与创意相配合的插花器皿。

三者有机配合,作品便会给人以美的享受。

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要有一个与之相协调的环境,插花作品与环境的配合也十分重要。

插花装饰需依环境及场合的性质而定,不同场合和对象要用不同的花材。

如盛大集会商厦、酒楼开业,以及宴会厅等隆重场合的喜庆用花,花材色彩要鲜艳夺目,花形硕大,以展示热闹、有气派:反之,哀悼场面要用花宜淡雅、素净如白色、黄色花材,籍以寄托哀思。

应用插花来烘托气氛、环境,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中国式插花我国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

插花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行,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

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已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受到文人的喜爱,各朝关于插花欣赏的诗词很多。

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并有插花专著问世,如张谦德著有《瓶花谱》,袁宏道著《瓶史》等。

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到明朝,已达鼎盛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相当成熟和完善;在风格上,强调自然的抒情,优美朴实的表现,淡雅明秀的色彩,简洁的造型。

清朝插花艺术在民间却得不到重视、发展和普及。

中国的近代由于战乱等诸多因素,插花艺术在民间基本上消失。

一直到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鲜花才逐步回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

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讲究优美的线条和自然的姿态.其构图布局高低落,俯仰呼应,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畅.按植物生长的自然形态,有直立,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

西洋式插花起源于地中海沿岸的西方插花,早在公元2000年时尼罗河文化时期。

从古希腊直到罗马后期,经历了中世纪的文化停止时期,十四至十六世纪才奠定了现代西洋式插花的基础。

西洋插花与中国式和日式插花相比较强调实用和设计理念,一般较能融入生活之中,达到日常生活所需。

21 插花艺术的定义及东西方插花的介绍1.1插花艺术的定义及形式1.1.1 插花艺术的定义插花艺术是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的枝、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如修剪枝叶、弯曲等和艺术如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致美丽、有诗情画意、能再现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

是一种对自然景物再创造的艺术形式,为了达到某种艺术效果,可以打破一般规律,如一些木本的枝条,即便是干枯了.也不会萎缩,所以可利用树枝丫叉纵横的枝条插在花器里。

有时为了达到某种装饰效果,还可以不插入花器。

插花艺术是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

插花艺术是凝固的音乐。

插花作品中那飘扬的丝带,斜逸的枝叶,优雅的造型和深邃的意境使人仿佛聆听到了美妙的音乐。

绘画是以形象和色彩来表现主题的,插花作品也具有这种特性诗歌是一种文学表现形式,抒发的是一种强烈的内心感受。

诗歌的意境千变万化,韵味无穷,激发出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力。

插花作品也具有这种功能,它所营造的意境或模拟植物的自然生态美,或以夸张手法表现景物或园林景观,或以事件、人物为题材进行抽象概括,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

1.1.2 插花艺术的形式一个完美的插花作品重在用不同的造型来体现它的形式美。

形式美是指构成美的事物的感性质料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律在相对抽象的层次上所呈现出来的审美属性和价值。

因此,插花艺术的形式美的要素是色彩、形态和质感,插花要获得美的艺术形式必须遵从它的基本规律,讲求平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统一与变化、韵律与动势的结合。

通常不对称的插法是以不等边三角形的构图方法来确定造型.充分发挥线条的变化。

其特点是以不对称的均衡为原则,富于变化,可以得到活泼自然的艺术效果。

这种插花使用的范围广泛,能够表现作者的思想,意境深邃。

对称的插法不太讲究花体与花器之间的比例关系.以稳固为度。

也不太讲究疏密变化,主要是匀称排列。

不对称的插花造型恰似一杆秤,两边的距离虽有长短.而重心位置始终在插花器皿中心,因此能够保持重心的平衡。

在平衡的关系上,对花材的布局又有所要求。

一般说,插花配置要掌握六法,记高低错落、疏密有致、虚实结合、仰府呼应、上轻下重、上散下聚。

1.2 东西方插花艺术的介绍1.2.1 东方插花的介绍东方插花艺术是以中国和日本的传统插花为代表。

由于受东方各国传统文化和习俗,它和东方园林一样特别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善于利用花材的自然美来感人。

讲究借物寓意,以形传神。

东方式插花选材讲究简练,以少而精的花材有机组合取胜,造型注重自然,以流畅线条勾勒为主,3形体小巧玲珑,色彩朴素淡雅,意境含蓄深远,主题突出,耐人寻味。

因而东方式插花以形式美和意境美著称于世。

最早插花是六朝时代的寺庙供花,后为宫廷所吸收,形成了宫廷插花,到了唐朝得到了普及和提高,形成了不同的插花风格。

隋唐时代,日本使臣小野妹子来到中国,将中国的插花艺术传入日本,并在日本得到发展,成为日本的“花道”。

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经过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融入了中国儒家以自然、平和为美的古代哲学思想及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

日本与我国一衣带水,插花艺术上有相同的地方,但也形成了一定特色。

中国插花艺术传入日本后,在日本掀起了学习中国插花的热潮。

日本人将中国的插花艺术融汇吸收并创造可日本风格的“花道”。

插花逐渐成为民众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

东方式插花是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一种插花形式。

由于受东方各国传统文化和习俗影响,它和东方园林一样特别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善于利用花材的自然美来感人。

讲究借物寓意,以形传神。

东方式插花选材讲究简练,以少而精的花材有机组合取胜,造型注重自然,以流畅线条勾勒为主,形体小巧玲珑,色彩朴素淡雅,意境含蓄深远,主题突出,耐人寻味。

因而东方式插花以形式美和意境美著称于世。

日本插花在日本称为花道,公元六世纪至七世纪初,日本飞鸟时代圣德太子派小野妹子来中国(隋朝)建立邦交,作为遣隋使节的他,在潜心研究佛学之时,兼学佛教插花,回到日本后,将日本当时的佛前供花发展起来,形成池坊花道。

它是日本插花史上最为悠久的插花流派。

中国插花进入日本后,经几代插花艺术家的不懈努力,已形成目前3000多个流派,其中的池坊流、草月流、宏道流、小原流,为日本著名四大插花流派。

日本插花和中国插花均属东方式插花范畴,它以线条的变化为主,将人的思想转嫁到插花之中,表现东方人细腻、含蓄和富有内涵的特点。

1.2.2西方插花的介绍西方式插花具有西方艺术的特色。

它的造型较整齐,多以几何图形构图,讲究对称与平衡,色彩浓烈,用材较多,插作繁密。

它受西方人崇尚自然、开敞外露、热情奔放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性格影响,擅长用花材的人工美来表现主题。

西方式插花选材讲究繁盛,以表现植物的群体美取胜,造型注重规则,以对称的几何图形为主,形体大而端正,色彩鲜艳丰富,追求块面效果,表现出热情奔放、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风格。

由于西方插花花材用量多,易形成头重脚轻而失去均衡感。

故常使用体积较大,质地厚重的广口容器,如陶瓷、金属材料等。

大堆头插花和餐桌插花常常利用在中、下部插几朵大花或在基部插一些丝状,穗状叶片等附属物(如松柏类)。

利用附属物的自然、飘逸来突出重点,达到均衡、稳定的效果。

2 东西方插花的比较2.1 东西方插花发展简介42.1.1 东方插花发展简介东方式插花起源于中国,早在西汉时,已有把花枝均匀地插在盆中的简单的插花形式。

到东汉末年,插花成为佛事活动的供养物之一,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插花都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

隋唐时,插花从佛前供花扩展到宫廷和民间,出现了花文化,插花艺术日趋成熟,并于这个时期随着文化、宗教等的交流开始传入日本。

日本花道在中国的影响下得到发展,大约于500年前形成了日本独特的风格和花道精神:流派颇多,有以草月流、小原流、古流派为代表的大约有300多个流派。

对东西方插花艺术的交流与融合起到巨大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