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质的量说课稿

物质的量说课稿


2020/12/2
18
一、 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生学情分析 (二)、教育任务分析 (三)、教学环境描述 (四)、教学策略
2020/12/2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与前后章节联系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9
(四)、教学策略
教法:
问题探究式教法 1.讲授法、讨论法
——问题探究式
2020/12/2
7
一、 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情分析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与前后章节联系
2020/12/2
8
【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选择】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一、 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生学情分析
(二)、教育任务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及其成因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与前后章节联系
教学目标

识 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含义。
与 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技 了解物质的量、物质的微粒数、阿伏加德罗常数

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020/12/2
13
【教材深入剖析】 【学生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选择】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过 程 与 方 法 目 标
教学目标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一、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与前后章节联系
2020/12/2
5
分难度梯度的练习实践
悦,
推动课堂教学的进程,从 而“生成”课堂。
2020/12/2
20
二、教学过程展示
问题探究式学习 认为:学习者不 是把知识从外界 搬到记忆中,而 是以原有的经验 为基础通过与外 界的相互作用来 获取新知识。
发展思维
情景创设 新课讲授
指导学生运用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 辑推理等能力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020/12/2
14
【教材深入剖析】
【学生学情分析】
【教法学情
教学目标
感与
、 态 度
价1.让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 值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 观 目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标3.通过问题探究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020/12/2
9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
认知水平 知识:1.初中化学知识
2.化学基本实验方法 技能:1.具备初步微观
想象能力 2.科学思维方法 尚未完全形成
2020/12/2
1.学习热情高 2.好奇心重 3.追求成功的愿望强 烈 4.抽象思维能力相对 薄弱
心理特征
10
【教材深入剖析】 【学生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选择】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困难: 无生动有趣的实验 抽象、复杂
对学生的要求: 运用想象力,思维能力
未来教育的理想:不以传授” 事实“为基础,而要”发展思 维“,使学生具备“训练有素 的思维”
有效“生成”课堂:调动学生
求知欲,让每位学生体会到成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 学必修1
物质的量(第一课时) 说课
2020/12/2
说课人: 李广海
1
说 课
一、教学背景剖析

(一)、学情分析

(二)、教学任务分析 (三)、教学环境描述

(四)、教学策略
二、教学过程展示 三、教学反思:
2020/12/2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与前后章节联系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020/12/2
17
(三)、教学环境描述
本节课我选在多媒体展厅,让学生通过 查阅资料,收集了相关资料,上课时让学生 代表展示成果,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 学生学习兴趣,加大对知识概念理解,有利 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师生配合就默契。
的联系。
2020/12/2
15
【教材深入剖析】 【学生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选择】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阿伏伽德罗常数
难点:物质的量的引入、形成
2020/12/2
16
一、 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生学情分析 (二)、教育任务分析 (三)、教学环境描述
2020/12/2
6
【教材深入剖析】 【学生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选择】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教 学 背 景 分 析
教材地位和作用
同时,“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是属于“工具 性”概念,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当中会不 断使用,因而新版本的各类教材中均将此部分 知识放在了整套教材相对靠前的地方进行介绍。 因此,物质的量概念的学习历来被认为是重点 和难点,非常重要。
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2020/12/2
11
【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选择】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一、 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生学情分析
(二)、教育任务分析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与前后章节联系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020/12/2
12
【教材深入剖析】 【学生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选择】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在传统的概念教学方法: 将学习内容设计成若干与有
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 纳演绎等基础上,进行 “问题探究式”教学。
创设问题情景,启迪学生
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循序渐 进地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 的探索过程。
思维,引发学习兴趣;采
用循序渐进的问题,调动 学法:分层次讨论;
学生的求知欲,让不同层
次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
【教材深入剖析】 【学生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选择】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教 学 背 景 分 析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 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必修1)》第一章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第一课 时“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物质的量是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由它可导出摩尔质量、 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物理量,这些 物理量不但贯穿于整个高中阶段化学学习,而 且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另 外,物质的量作为联系物质宏观数量和微观粒 子数量的桥梁,为学生定量认识物质组成和化 学反应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