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精)
在本课题提供的选择培养基的配方中, 尿素是培养基中的惟一氮源,因此,原则 上只有能够利用尿素的微生物才能够生长。 但实际上,微生物的培养是一个非常复杂 的问题,有些微生物可以利用其他微生物 的代谢产物生长繁殖,因此能够在选择培 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不一定是所需要的微 生物,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二)统计菌落数目
对照的培养皿在培养过程中没有菌 落生长,说明培养基没有被杂菌污染。 牛肉膏培养基的菌落数目明显大于选择 培养基的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 出一些菌落。
例如:鉴别大肠杆菌培养基
伊红—美蓝培养基是鉴别培养基,可以 用来检测自来水中的大肠杆菌是否超标,因 为的代谢产物与伊红—美蓝结合,使菌落呈 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使大肠杆菌的菌落 显示出来,并没有促进大肠杆菌的生长和抑 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一、课题目标
研究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进行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二、课题重点与难点
重点: 对土样的选取和选择培养基的配制。
难点: 对分解尿素的细菌的计数。
三、研究思路
(一)筛选菌株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是指利用培 养基的组成使适宜生长的特定微生物 得到较快繁殖的技术,也称为微生物 的“选择培养”。
答:这是因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单 位:株/kg)是不同的,例如在干旱土壤中的上 层样本中:好氧及兼性厌氧细菌数约为2 185万, 放线菌数约为477万,霉菌数约为23.1万。因此, 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就需要按不同的稀释 度进行分离,同时还应当有针对性地提供选择培 养的条件。
4.细菌的计数
例3.(2005年江苏)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 感染的药物,其高效性和巨大的经济价值使抗生素 工业经久不衰。其中青霉素的发现和应用具有划时 代的意义。
答:统计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的菌落数, 最好能统计3个平板,计算出平板菌落数的平 均值,然后按课本旁栏的公式进行计算。
(三)设置对照
A同学的结果与其他同学不同,可能 的解释有两种。
一是由于土样不同; 二是由于培养基污染或操作失误。
究竟是哪个原因,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
实验方案有两种
一种方案: 可以由其他同学用与A同学一样的土样进 行实验,如果结果与A同学一致,则证明A无 误;如果结果不同,则证明A同学存在操作失 误或培养基的配制有问题。
当菌落数目稳定时,选取菌落数 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在同一 稀释度下,至少对3个平板进行重复计 数,然后求出平均值,并根据平板所 对应的稀释度计算出样品中细菌的数 目。
五、操作提示
无菌操作 做好标记 规划时间
六、课题成果与评价
(一)培养物中是否有杂菌污染以 及选择培养基是否筛选出菌落
大肠杆菌在伊红美蓝琼脂(EMB)上典型特征
大肠杆菌呈 黑色中心 ,有或无金属光泽
(二)样品的稀释操作是否成功
如果得到了2个或2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 300的平板,则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 进行菌落的计数。
(三)重复组的结果是否一致
如果学生选取的是同一种土样,统计的结 果应该接近。如果结果相差太远,需要进一步 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另一种方案: 将A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 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 否受到污染。通过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实验结 果要有说服力,对照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
四、实验案例
土壤中某样品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土壤取样 从肥沃、湿润的土壤中取样。先铲去 表层土3 cm左右,再取样,将样品装入事 先准备好的信封中。
2.制备培养基
准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将菌 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 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 因此,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可以作为对照,用来 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由于初次 实验,对于稀释的范围没有把握,因此选择了一 个较为宽泛的范围:稀释倍数为103~107。每个 稀释度下需要3个选择培养基,1个牛肉膏蛋白胨 培养基,因此共需要15个选择培养基,5个牛肉 膏蛋白胨培养基。此外,还需要准备8个灭菌的试 管和1个灭菌的移液管。
将涂布好的培养皿放在30 ℃温度下培养。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会有不同的菌落产生。
比较牛肉膏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中菌落的 数量、形态等,并做好记录。
挑选选择培养基中不同形态的菌落接入含 酚红培养基的斜面中,观察能否产生如课本中 图2-10的颜色反应。
为什么分离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 稀释度?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 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相 同吗?
统计菌落数目的理论依据是:
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 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 的一个活菌。因此,恰当的稀释度是成功 地统计菌落数目的关键。为了保证结果准 确,通常将几个稀释度下的菌液都涂布在 平板上,培养后再选择菌落数在30~300 的平板进行计数。
1.想一想,如何从平板上的菌落数推测出 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
例2.在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的测定中,
种内斗争最显著最激烈的时期是
A.调整期
B.对数期 答案:C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稳定期
D.衰亡期
解析:种内斗争是一种生态因素。种内斗争反应了种内生 物对生存空间和生活资源的争夺。在生活空间充裕,营养充足 的时候,种内斗争的程度是比较低的。随着微生物个体数目的 增加,每个个体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少,营养物质也越来越少, 每个个体对生存空间和资源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种内斗争就 越来越激烈。由此可知,在稳定期的种内斗争最激烈。在衰亡 期,微生物的数目已经开始减少,pH已经极度不适于微生物的 生存,次级代谢产物积累到很高的程度,这时的微生物的生存 斗争主要是与无机环境的斗争。
3.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
将10 g土样加入盛有90 mL无菌生理 盐水的锥形瓶中(锥形瓶体积为250 mL), 充分摇匀,吸取上清液1 mL,转移至盛有9 mL的生理盐水的无菌大试管中,依次等比 稀释至107稀释度,并按照由107~103稀释 度的顺序分别吸取0.1 mL进行平板涂布操 作。按照浓度从低到高的顺序涂布平板,不 必更换移液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