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工作课件

社区工作课件


一、社区照顾: 是针对社区内有需要的人群,在社区内为其提供正规和非 正规的各种援助性和支持性的服务。 1、行动照顾 2、物质支持 3、心理支持 4、整体关怀 二、社区照顾的特点 1、正规照顾与非正规顾相结合(社区照顾的核心特点) 2、建立关怀性社区(一个关怀性社区关注的是整个社区 的福利)




自由、制度取向、平等、民主、民主参与、互助合作、社 会责任感等。(1)尊重人和人的价值(2)社会正义(3) 民主参与。


第四章 社区工作模式 第一节 社区发展模式

一、社区发展模式的基本理论假设(P46) 1、关于个人的假设 2、关于社会构成的假设 3、关于行动动机的假设 4、关于发展的假设 二、社区发展模式的目标 1、直接目标和终极目标





第八章 社区工作的过程和方法
一、社区工作过程最显著的特征是:阶段性和时序性 二、我国的社区工作过程:呈现为一个连续的时段性工作 的循环过程和单项工作任务的交替过程。 三、我国当代社区工作的方法和特点 1、方法:政治思想教育法;社会动员法;群众路线工作 法;访贫问暖法 2、特点: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指导思想, 十分重视意识形态的指导作用。 (2)是在党和政府统统一领导下开展的社会事业 (3)坚持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传统,广泛运用“从群众 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 的工作方法。



三、社区照顾的价值与理念
1、主张一种新社会伦理 2、主张政府与社区建立伙伴关系 3、在社区照顾上,不应该把机构照顾和社区照顾对立起 来,而要把机构照顾、家庭照顾和邻里互助结合起来,为 有需要的居民提供有效的服务。 4、社区照顾的目标是协助受照顾者融入社区,恢复其正 常的生活能力,使他们在社区里建立起自己正常的生活方 式和社会交往关系。 5、改变受照顾者单纯地接受服务的做法和想法。 6、建立关怀的社区



(三)社区工作的社会功能 1、社会福利功能 2、社会服务功能 3、社会行动功能 4、社会稳定功能 (四)社区工作的基本程序 1、组织社区调查 2、制定社区发展规划,建立一个良好社区必定要建立一 个良好的社区发展规划,这是社区工作的关键一环。 3、建立社区机构,这是建设社区的基本措施,是落实社 区计划的根本保证。 4、协调社区力量,是社区工作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社区工作
2012年4月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东部 西部 北部
社区工作
2012年4月
第一章社区与社区工作

一、社区的概念:是指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
的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的地域生活共同体;地域、人口、 组织结构和文化是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 社会策划模式
一、社会策划的基本假设 1、居民的素质较低,缺乏社区领袖 2、财力资源匮乏 3、缺乏组织或已有组织比较涣散 二、社会策划模式中社区工作者的角色 1、项目规划者的角色 2、项目经理的角色 3、监督实施的角色 4、专业人员的协调角色 5、动员居民参与和反馈意见的角色



B过程目标:是指促进社区居民一般能力的提高,建立社 区内不同群体的合作关系,发掘及培育社区领袖并使其参 与社区事务,加强他们对公民事务的了解,以期增强解决 问题的能力、信息及技巧等。 2、谭马士分类法:更加具体,更加切合实际。 (二)社区工作的特征: 1、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对象 2、对问题的分析采用较宏观的角度 3、介入的层面较广 4、强调居民的集体参与 5、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并重 6、重视运用社区资源



3、尊重服务对象的决定 (二)关于社会(国家)的价值取向 (三)关于个人(自身)的价值取向 五、社区工作者应具备的知识:专业知识;现代科学管理 知识;法律知识;公关知识 六、社区工作者应具备的能力:做服务工作的能力;自我 完善的能力(自学能力、自省能力、自控能力) 七、社区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 质;心理和身体素质





第二章 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
●《伊丽莎白济贫法》是西方救济立法和贫民救济史上的
一个重要里程碑,对各国社会事业的的制度化发展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汉堡制是以社区为单位管理济贫事务的制度,因创立于


德国的汉堡市而得名。 ●社区睦邻运动发生在19世纪80年代,它的发起人是英国 牧师巴涅特。 ●最早提出社区发展概念的是美国社会学家F.法林顿

第七章 社区工作者
一、社区工作者的含义及构成 由三部分构成: 1、义务服务(志愿者)队伍 2、专职服务队伍 3、兼职服务队伍



二、社区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1、平民意识 2、知识结构 3、沟通技巧 4、组织能力 5、职业伦理:19世纪末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将伦理分 为两种:一是适用于所有人的伦理;二是适用于特定团体 的伦理,社区工作的伦理守则属于第二种。 三、我国社区工作者的角色要求 1、应具备的意识:要有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任务意识; 发展的意识


第九章 社区服务
一、含义:我国的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指导或扶持下, 在民政部门的倡导和组织下,以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为依 托,以社区居民的自助互助为基础,关注弱势群体,面向 全体居民,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的社会福 利服务。 二、社区服务的特点:福利性;群众性;地缘性;社会性; 广泛性;发展性 三、社区服务的原则 1、政府支持的原则



五、社区照顾的模式 1、专门机构照顾 2、社区发展协会模式 六、社区照顾的方式 1、资源调动 2、社区联络:可通过新闻发布会、宣传刊物、个案介绍 等方法来开展 3、倡议 4、社区教育 5、训练 6、预防措施 7、社会立法





七、社区照顾模式在我国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城乡二元结构









三、社会行动的介入方法: 1、从群众最关切、最急迫的具体问题切入 2、集体行动 3、较多采用对抗性、非制度化的方法 4、争取第三方的支持 四、社会行动的评价(P60) 1、优点: 2、缺点:


第五章 社区教育
一、社区教育的含义 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 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 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的教育活动。 二、社区教育的类别 1、补偿式教育 2、控制式教育 3、解放式教育 三、社区教育的特点 1、社区性 2、社会工作性 3、多样性


第三节 社会行动模式
一、社会行动的本质: 是在承认社会制度的前提下,在建制内对社会作出有限度 的改革。目的是为弱势群体争取更多的资源,改善他们的 生活状况,改变他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不利地位,使社 会更趋于公平、公正,消除社会的隐患。 二、运用社会行动模式的原则 1、渐进的原则 2、争取让步而非破坏的原则 3、行动的连串性原则 4、避免使用暴力,争取舆论支持的原则






四、社区教育的内容(P64) 1、社区教育的一般内容 2、我国社区教育的具体内容

五、社区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1、社区教育具有预防、缓解与解决社会问题的功能 2、社区教育是社区整合的重要力量 3、社区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第六章社区照顾




四、社区的功能 1、政治功能 2、教育功能 3、服务功能 4、参与功能 五、社区工作:是一种专业的工作方法;是一种介入方法、 一项有计划的行动、一个过程、一项集体行动;是专业社 会工作的一种基本方法。 (一)目标分类: 1、罗夫曼分类法: A:任务目标:是指解决一些特定的社会问题,包括完成 一件具体事项,达到一些社会福利的目标,满足社会需要, 以及修桥修路、安置无家可归者等。




三、社区的四大要素 1、地域:体现为作为地域性的社会共同体,社区总是存 在于特定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空间中。 2、人口:体现为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社区生活的主体, 一定数量的人口是一切社区所必需的构成要素。 3、组织结构:体现为社区内部各种社会群体、社会组织 之间的构成方式及其相互关系。 4、文化要素:体现为在现实的社区实践中,社区文化总 是有形无形地为社区居民提供着比较系统的行为规范,不 同程度地约束着社区居民的行为方式和道德实践,客观上 对居民担负着社会化的功能及对居民生活的某种心理支持。


2、要有创新的工作思路 制定社区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激发居民的参与意识;调 动和发挥社区组织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从解决百姓闹心、 领导操心、人人关心的事情入手。 3、应具备的技能 提高政策水平;提高专业技能;提高写作技能;提高文体、 绘画能力。 四、社区工作者的价值取向 (一)关于服务对象的价值取向 1、尊重服务对象的价值和尊严 2、尊重服务对象发展的权利

●最初的“社区”是由德国的社会学家腾尼斯提出 的。 ●腾尼斯提出的社区指的是一种成员之间唇齿相依、感
情深厚、关系协调,靠习惯和共同价值来维系的社会组织 形式,其中没有地域的含义。

二、社区的类型 1、地域型社区

地功能型社区
功能型社区
经济型社区 文化型社区 旅游型社区




四、社区照顾提供的服务类型
1、针对服务对象的压力提供情绪上及专业上的支援。 2、为服务对象提供一些具体和实际事项上的协助。 3、为服务对象提供稍做休息的空间 4、协助服务对象善用服务资源,并加强他们在机构中的 参与。 5、为服务对象提供足够及素质高的照顾,减轻照顾者的 负担,这已经能为照顾者解除很多困难和焦虑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