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企改革与公司治理(ppt 36页)

国企改革与公司治理(ppt 36页)

❖ 跳出了公有制与其实现形式等同的误区,提出了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 式的区别,公有制实现形式具有多样性。把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区 别开来,这是所有制理论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
❖ 突破了公有制的惟一性。
❖ 突破了所有制的抽象论,提出所有制效率问题,对公有制也要从效率和 成本的角度去认识。
14.08.2020
4
突破了公有制的惟一性
❖ 一是在对公有制先进性的判断上,公有制并不当然就是最高级、 最先进的所有制形式,所有制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促进生产力 发展上,如果能够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这样的所有制就是先 进的,否则就不一定是先进的。
❖ 二是公有制并不是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同样也存在一个结构调 整问题,这样才能实现公有制结构的优化。
• 九、推进就业和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
• 十、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国民整体素质(5) • 十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经济法律制度(4)
• 十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奋斗 (3)
14.08.2020
2
第一部分 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突破
提纲
❖第一部分 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突 破
❖第二部分 国有企业的改革 ❖第三部分 公司治理结构
14.08.2020
1
第一部分 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3) • 二、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3) • 三、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3) • 四、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4) • 五、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3) • 六、继续改善宏观调控,加快转变政府职能(3) • 七、完善财税体制,深化金融改革(5) • 八、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3)
与国有企业相关的部分 • 所有制理论上的根本性突破 • 在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关系上的四大突破
《决定》提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是 重要亮点之一
《决定》里有一个专题专门论述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这是 《决定》的另一个亮点。
14.08.2020
3
所有制理论上的根本性突破
所有制理论上的根本性突破包括以下方面:
特征:本阶段的改革从内容上看,仍然以完善
承包责任制为主,但国家更加重视对企业经 营自主权的下放,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 规
14.08.2020
11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第四阶段,从1993年11月至2002年11月, 我国国有企业改制进入以建立现代企业 制度为目的的崭新阶段。
从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 会召开以来,国有企业改制进入第五个 阶段,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14.08.2020
8
第二部分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9年到1983年(有人认为是
1984年),是所谓“放权让利”、扩大 企业自主权的试点阶段。
特征: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通过扩大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来 增强企业活动。
14.08.2020
9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 第一次提到“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 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有同等待遇”。这就是一个待遇同
等的问题。我们以前老是讲“国民待遇”。这在党的文件中第 一次出现这个提法。
14.08.2020
7
第二部分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三个方面内容: •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பைடு நூலகம் • 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问题 • 怎么办?
14.08.2020
12
小结
经过近二十年的国企改革,已经把 那些浅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大体上解决了, 换句话说,就是那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 题还基本上没有解决,或者说刚刚开始 探索解决,或者寻找解决的途径。现在 的改革是真正的攻城,也就是进入了攻 坚阶段了。
第二阶段从1984年10月到1986年底,是实 行以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多种经营方式 的阶段。
特征:强调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 开,实行多种经营方式。许多国有企业 实行了承包经营,也有部分中小企业实 行了租赁经营,同时,公司制改造的试 点也开始展开。
14.08.2020
10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第三阶段从1987年到1993年底,以转换企 业经营机制为主要内容。
❖ 跳出了社会主义是单一公有制的误区,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 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 跳出了所有制可以超前发展的误区,坚持了生产力标准,提出所有制形 式和结构的选择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必须以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为第一 原则。
❖ 跳出了所有制和所有制结构一成不变的误区,提出了所有制是不断变化 的,相互之间是可以转化的,由此形成了所有制结构运动,所有制结构 正是在这一运动中发展完善的。
➢ 第一次提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使股份制成 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以前的提法没有“大力” 两个字,也没有“主要实现形式”,而是“一种实现 形式”。这样的提法对以后用非公有制形式来改造公 有制,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14.08.2020
6
在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关系上的四大突破
➢ 第一次提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 公用事业以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在以前,这种提法只在领导
❖ 三是公有制的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并不是一个概念,公有制在 保持一定规模优势的条件下,重要的是质量的提高,不断增加 公有经济的控制力。
❖ 四是公有制并不就是完美无缺的,公有制也存在着制度缺陷, 所以要进行所有制改革。
14.08.2020
5
在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关系上的四大突破
➢ 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到要建立现代产权制度,讲到了 “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这是很大的突 破。还讲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 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这一点提法很具体。
人的个人讲话中和地方政府的一些文件里出现过,但在中央的
文件中从未出现过。这将对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行业准入方面产
生很强的推动力,开放力度会大大增强。以前我们的调研表明, 在广东省国有经济可以进入80多个行业,外资可以进入60多个 行业,而国内的非公有资本只能进入40多个行业。也就是说有
一半左右的行业非公有资本是无法进入的。这次明确讲只要没 有“禁入”的都可以进入,将大大加快行业准入的开放进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