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复习课件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复习课件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人生观、价值观)
考点一、人生价值
•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 (1)价值的含义 • 哲学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
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 (2)理解价值的含义: • ①价值是一种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物的属性和
人的需要是构成价值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这里的“事 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 • ②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的关系。哲学上的 价值与具体事物的价值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哲学上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 价值选择
么是对的、什么是
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
错的,应该怎么做、
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不应该怎么做。
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 结 判断和价值选择。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 论 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
注意的几个误区
• 误区三、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因人而异,没有客观标准 • 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面对
同一问题,人们的不同表现体现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差 异,产生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冲突。 • 但是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 客观规律,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与否,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 这就是,是否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 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 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 (1)必要性 • 人们从事各种实践活动,同各种事物打交道,就要不断进
行判断和选择。 • (2)含义 • 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
就是价值判断。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选择,就是价 值选择。 • (3)关系 • 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进一 步发展。
• 材料二 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单位:元) 年份地区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东部 11334 12811 14159 16207 18217 23768
中部
5982 6395 6691 7757 9481 10608
西部
4687 5007 5473 6187 7219 9338
高考真题
• (2006年文综重庆卷第27题)价值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 的概念。下列属于哲学价值判断的有
• ①田野上的花儿开了 • ②这些花儿很漂亮 • ③山上的果树挂满了果实 • ④这些水果真香甜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解析】人们对事物的客观状况及其本质属性、发展规律
作出判断我们称之为事实判断,①③就属于事实判断。价 值判断是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或满足的程度作出判 断。本题中②“很漂亮”,④“真香甜”分别满足了主体 在色和味上的需要,是哲学价值判断。
考点一、人生价值
• 2、价值观 • (1)含义 • 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
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 (2)本质 •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在一定的社会存在
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比较价值、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关系
比较
价值
人生价值
价值观
考点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 (2)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
立场上 • 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
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 对,做得好不好,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人民拥 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 答应。 • 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 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 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只有 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
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
注意的几个误区
• 误区一、人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一成不变的 •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随着时
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 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价值判断 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 误区二、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总是一致 的 • 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二 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具体利益的差别,个 人利益与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有时会发生冲突,这 就要求我们要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 选择。
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
的导向作用。 • 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
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 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在生活中,
我们都要面对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的问题。选 择正确,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 误,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
只涵盖人生领域 的价值
是对价值的主 观反映,属于 主观范畴
比较价值、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关系
比较
价值
人生价值
价值观
区 性质 别 不同
具有客观性
具有客观性
具有主观性
联
①价值在人生领域的具体体现就是人生价值
系
②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形成价值观
考点一、人生价值
•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
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 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 人们在面对公义和私利、生与死的冲突时所作出的不同选 择。不同的幸福观、家庭观和恋爱观,也决定着人们在面 对这些问题时的基本态度、思维方式和行动结果。 • 总之,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 活的航标。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高考真题
• 【解析】本题考查就正确价值观的知识,考查提 取材料有效信息、分析说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第(3)题,可根据课本内 容,回答出价值的最高标准是人民的根本利益, 然后结合材料三,说明在劳动和贡献中实现人生 价值。做好本题的关键是对课本知识准确把握, 同时关注国家的政策,把二者恰当地结合起来。
理解能力。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总 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认 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及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材 料中①②说法是错误的;③是正确的,不同的人由于知识、 经验等不同,价值观也不同;④正确,价值观对人生具有 导向作用。
考点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一般标准和最高标准是一致的。
高考真题
• (2007年四川卷31)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学术界担任要职, 但对薪金要求却很低,对名利十分淡泊。他曾把一张1500美 元的支票当书签用,有人见了大为惊讶,他却平静地说: “重要的不是这个,而是科学。”这表明爱因斯坦追求的是
• ①不求享乐的人生观 • ②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 ③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价值观 • ④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观 •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解析】该题考查正确的价值观的标准,旨在考查理解能力。
高考真题
• (2007全国Ⅱ卷31)有一个珠宝商一生致力于珠宝的真伪 之辨,技艺炉火纯青。一天,他看到一个孩子将真假珠宝 混在一起当作玩具玩耍而自得其乐。对此,珠宝商感叹不 已。这个寓言表达的哲学道理是
• ①在生活中人们辨别真伪是没有意义的 • ②游戏并快乐才是人们生活的真实意义 • ③人们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 • ④不同价值观念决定了不同的人生态度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解析】该题考查价值观的有关问题,考查对所学知识的
一事物对主体的 包括个人对社会 人们在认识各
积极意义,即一 的责任和贡献与 种具体事物的
含义 不同
事物所具有的能 够满足主体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属性和功能。
社会对个人的需 要和满足两个方 面,真正价值在
价值的基础上, 形成的对事物 价值的总的看
区 别
于对社会的责任 法和根本观点。 和贡献
涵盖 范围 不同
涵盖各个不同领 域事物的价值, 具有高度的概括 性和普遍性
• 注:*2005年的统计口径与其他年份的统计口径略有差异。 • 材料三:据报道,2007年,来自某省农村的在京务工人员董先生当选北
京市党代表并出席中共北京市第十次党代会。他是北京某居民小区的保 洁员,15年如一日勤垦工作,深受好评。
• (3)进城务工人员为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理应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 简要说明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与价值创造和实现的途径。
高考真题
• (2008北京卷31)十七大报告提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切实把它融入国 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价值观影响人们实践活动的指向 • ②理性认识必然推动实践的发展 • ③要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 ④科学理论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解析】本题以十七大报告内容为背景,考查党和国家路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一般标准和最高标准
• 一般标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因为人们选择的 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 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 上,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创造者。
• 最高标准: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 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 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 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