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术馆任务书

美术馆任务书

美术馆设计任务书
教学目的与要求
1.通过美术馆课程设计,初步掌握处理功能较复杂、造型艺术要求较高、并且
带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方法。

2.充分认识和了解规划条件和相关规范,综合处理好大型公共建筑设计的各种
问题。

3.训练和培养建筑构思和空间组合的能力,处理好复杂功能建筑室内于室外以
及建筑造型之间的关系。

4.初步理解艺术性要求较高的展览类建筑设计中,在满足复杂功能的同时,从
场所精神、建筑流派、文化气质、地域特色、生态技术等不同切入点突出建筑个性,创造有新意的设计作品。

一、项目概况:
广东是美术大省,旧的美术馆在功能和形式方面已不能满足新世纪的文化事业需要,决定重建广东美术馆。

用地概况:位于广州二沙岛,用地面积15835㎡,用地范围见CAD图;
二、建设目标和功能定位
广东美术馆是由政府投资并管理的非赢利性、开放性和永久性文化事业机构,是代表国家承担美术品和美术文献的征集、收藏、陈列、展示,并利用美术资源开展教育推广、学术研究、对外交流和休闲服务的艺术博物馆。

在建设中,要努力把广东美术馆建设成为功能完善、设施先进的一流美术馆;在运行中,要立足广州,面向全国;重在当代,兼顾历史,进行美术品和美术文献的收藏、展示、研究,举办各类美术展览和其他艺术、学术活动,成为全国重要的美术活动基地。

美术馆的功能设定为:征集典藏、陈列展览、教育推广、学术研究、对外交流、休闲服务等6项基本功能。

1.征集典藏
广东美术馆是国家美术馆,建成后要承担起代表国家广泛征集典藏历代美术珍品、精品的责任。

藏品征集根据美术馆的定位和长期发展目标,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不断收集充实美术作品和相关资料,充分体现美术馆的学术品位,建馆之际初步建立起反映广东美术历史和创作优势的藏品体系。

2.陈列展览
陈列展览是美术馆实现其社会功能的主要方式,也是美术馆的基本功能。

要求在一定的空间内,以美术作品和相关资料为基础,配合适当的辅助展品,按照一定的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组合,对公众进行直观教育、传播美术信息和提供审美欣赏。

既要能够展示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经典作品以及工艺美术、民间美术等传统艺术品,也能展示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设计艺术等各种视觉艺术作品。

3.教育推广
美术馆是全民素质教育特别是审美教育的基地,教育推广是美术馆的主要社会职能之一。

通过宣传展示,举办各类培训班、专题讲座、鉴赏活动和编写发放美术馆资料,组织美术馆之友等形式,传播先进文化,使社会公众、广大美术爱好者、青少年学生接受良好的审美教育,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4.学术研究
通过美术馆本身的学科研究和依托美术资源开展学术研究,逐步建立有本馆特色的学科研究体系,指导美术馆事业发展的实践,推动美术理论研究和评论的发展。

美术馆学术研究的重点是美术史研究、美术家研究、美术评论、美术馆学研究、审美教育研究、保管修复的科技研究以及陈列展览的选题研究等。

美术馆侧重于做好研究活动的组织,通过课题确立、力量组织、学术研讨、成果交流、评价推介、编纂出版,推动全国美术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

5.对外交流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美术馆对外文化交流的作用将日益显现。

既要引进国外著名美术馆的藏品展览,向国际推出广东美术馆的经典藏品,依托藏品,展览学术研究成果,又要开展国内外学术性文化交流活动。

还要主动为政务、商务活动提供历史文化背景,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成为充满广东人文特色的外事礼仪场所和高层的商务活动中心。

6.休闲服务
积极顺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趋势,为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高品位的休闲服务,这是当今社会对公益性文化设施的要求。

美术馆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及周边环境条件,为公众创造幽雅的休闲空间,提供配套的服务系统,成为一道亮丽而独特的人文风景线,以增强美术馆对公众的吸引力。

三、设计要求
1、总平面与场地环境设计:
a、处理好建筑与周边道路的交通关系;设定和组织好建筑的主次入口及各种流线(参观人员流线、工作人员流线、藏品入库流线、对外休闲服务流线等);主入口前应有足够面积的集散广场;合理设置地下车库出入口的位置;
b、室外场地:建筑覆盖率不大于40%。

在合理组织各种人流、车流、物流的基础上,设一定面积的休憩场地和室外展览场地以及室外停车场地。

停车控制指标:观众部分机动车不少于3辆/1000 ㎡,自行车不少于40辆/1000㎡;内部人员停车场数目自定
c、室外景观的设计:要有一定数量的具有文化和艺术气息的系列室外雕塑小品,结合小品的实用性(垃圾桶、指示牌、室外灯具、座凳等)来设计;合理设计和种植各种绿化,合理选择地面铺地的材质、色彩、图案、形状及尺度,处理好铺地、水面、绿化(草、花卉、灌木、乔木)、雕塑等各景观要素的整体构成关系,形成与广东美术馆馆体格调及自然人文环境相协调室外景观。

d、建筑退让红线每边不少于10M
2、平面与空间设计:
a、认真思考和分析各功能区块的属性(动与静,对外与对内,主体与附属,交通空间与功能空间),思考各功能区块中人的行为流程与特征,在此基础上设计合理、流畅、各得其所又相互联系方便的平面空间体系。

b、交通系统: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的动线,能够合理组织各功能区块,并且使建筑平面体系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可读性和可达性。

满足无障碍设计的要求。

c、休息系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设置舒适的室内或半室内休憩空间,创造良好的室内外视觉景观。

d、建筑高度不超过4层,同时不超过24M
3、造型设计:
要凸显美术馆艺术气质,学术品味;识别突出,象征性强;与周围的自然人文环境相协调。

4、建筑材质、色彩和细部设计:
整体构思建筑材料在设计中的运用:结构材料(钢结构、木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表皮材料(屋面、墙面、内分隔墙)、采光材料(玻璃、遮阳板材料)等,在设计之初,根据建筑的造型与格调能够准确定位材料的类型、色彩,对结构的生成、表皮的挂贴、建筑中其他构件的安装,要有比较明晰的建构思维,并落实到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

5、在设计中加入绿色生态的理念。

四、功能组成及面积要求:总建筑面积11700 ㎡左右,允许面积上下浮动10%。

1大厅部分:1425 ㎡
(1)大厅800 (包含休息,咨询台,触摸式电脑台等)
(2)大贵宾室80,
(3)小贵宾室40,
(4)画店200,
(5)管理20,
(6)保安20,
(7)监控中心40,
(8)咖啡座200,
(9)门票25
2展览部分 4480 ㎡
(1)陈列1000 (至少分为2间),
(2)展厅3000 (至少分为6间),
(3)展具储藏400,可分设,
(4)讲解员休息室80
3研究创作部分1160 ㎡
(1)研究室4x30,
(2)创作室,大100,中2x80,小60,
(3)画室(含模特更衣室)2x60,
(4)讲演厅(包含观众休息厅,声光控制室,报告人休息室)380,考虑对外使用,(5)图书资料室100,
(6)活动室120,
4收藏保管部分 950㎡
(1)收藏用房575,其中藏品库450,选画厅100,管理25
(2)技术用房375,其中登录室25,办公25,更衣休息室2x25,鉴定室25,修复室50,装裱室100,摄影室50,复制室50
5行政办公部分 295 ㎡
(1)办公室7x25,
(2)会议室50,
(3)广告50,
(4)管理20
6后勤辅助部分 900 ㎡
(1)配电30,
(2)电工100,
(3)木工100,
(4)机房450,
(5)库房100,
(6)消防控制120
7其他(包括交通,厕所:见资料集4,p119,等)2500 ㎡
五、成果及图纸要求:
(一)、图纸内容
总平面图 1:500
各层平面图 1:200或1:300
立面图2~3个 1:200或1:300
透视图(至少1个,多者不限)
构思分析图(数量不限)
设计说明及技术经济指标
(二)、图纸要求
图纸规格:统一为A1图纸规格。

其中各平面图要求以cad绘制,手工或电脑上彩不限,透视图要求以电脑建模,手工或电脑上彩不限(表达构思或环境的小透视图可以不用建模)。

六、参考书目
1、《博览建筑设计手册》重庆建筑大学余卓群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大学出版社
2、建筑设计指导丛书《博物馆建筑设计》清华大学邹瑚莹王路祁斌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筑设计资料集》四。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世界博物馆建筑》辽宁出版集团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5、《时代建筑》2006年11月《博物馆建筑与艺术空间》
6、《建筑细部》杂志
七.调研内容:
1区位情况(包括日照,风向等)
2周边建筑情况
3用地周边车流,人流情况,公交站点等交通情况分析
4用地的优劣势分析(周围有什么好与不好的景观或者事物等)
5绿化情况分析
6肌理分析
八、功能流线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