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分型和相关指标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分型和相关指标


1、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
谷氨酸脱羧酶是抑制神经递质氨基丁酸的生物合成酶,存在 于人和动物的胰岛、脑组织中。
目前认为该抗体的产生是由于机体感染柯萨奇病毒后,因病 毒蛋白系列与GAD的氨基酸序列相似而产生的交叉免疫反应。
初发1型糖尿病患者血液GAD-Ab阳性率可达70%~80%, 而在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液中的阳性率较低甚至无法测 出。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分型及相关指标
江西华星医学检验中心 学术交尿病的分型 三、1、2型糖尿病介绍 四、糖尿病相关实验室检查 五、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
一、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糖尿病学会公布,同 年得到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的认同,并建议在中国 执行。 诊断要求的几点说明:
三、2型糖尿病(DM2),亦称非胰岛素依赖
型糖尿病。
●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伴胰岛素抵抗型糖尿病。约占所有糖尿 病患者的90%以上。 ●机理: 由各种致病因素导致细胞膜上接受胰岛素的接受体即受 体(铬氨酸受体)发生病变,影响到胰岛素发挥作用,导致空 腹血糖升高至7.0mmol/L以上。其病因不明,现认为由多基 因遗传和环境因素(主要为运动不足和能量相对过剩)共同促 发,种族、家族史、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高脂血症和糖 耐量减退是其危险因素,对上述人群应加强血糖监测。
诊断依据:空腹胰岛素水平高于5.5mIU/L(国际单位)但 同时并存有高血糖,即空腹血糖高于7.0mmol/L以上时即可 诊断为II型糖尿病。
四、糖尿病相关实验室检查
1、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 2、胰岛细胞抗体(ICA) 3、胰岛素自身抗体(IAA) 4、胰岛素测定、C肽测定 5、糖化血清蛋白 6、糖化血红蛋白
★新的糖尿病分型与原分型的区别是:
1. 取消了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 病的名称;
2. 保留了1型和2型糖尿病名称,但用阿拉伯数字1、 2代替罗马字Ⅰ、Ⅱ;
3. 取消了营养不良相关糖尿病; 4. 不再把糖耐量异常作为糖尿病的一种临床类型; 5. 少数1型糖尿病无自身免疫破坏胰岛β细胞证据,被
◆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和胰岛细胞抗体的临床意义
(1)、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和胰岛细胞抗体 (ICA)是较好的1型糖尿病免疫预测和诊断指标。
(2)、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GAD-Ab)和(ICA)的检测有 利于从中早期发现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 患者的特点是成年发病,病情进展缓慢,早期可表现为非胰岛 素依赖,常误诊为2型糖尿病,但胰岛β细胞存在自身免疫损伤, 最终发展为胰岛素依赖。
4、胰岛素测定(INS)、 C肽测定(C-P):
胰岛素是与C肽以相等分子分泌进入血液的。临床上使用 胰岛素治疗的病人,血清中存在胰岛素抗体,影响测定血 胰岛素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测定C肽水平,来了解 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状态。
5、糖化血清蛋白(giycosylated serum protein, GSP)
2、胰岛细胞抗体(ICA):
此抗体导致胰岛β细胞免疫损伤,引起绝对的胰岛素分泌不 足。
初发1型糖尿病患者血液ICA阳性率可达80%以上,其阳性 率随病程的延长而下降,在糖尿病症状出现之后的6个月至3年 内其滴度逐渐降低或消失。
而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阳性率仅1.5%~8.3%,其中有半 数最终诊断为1型糖尿病(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LADA)。
3、胰岛素自身抗体(IAA): IAA是一组能与胰岛素结合的抗体,它不是糖尿病患者体内 特异性抗体。其阳性率不及GAD-Ab和ICA。
IAA绝大部分与胰岛素结合成复合物而使其失去生物活性。 因此IAA的测定能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也是评价药 用胰岛素的理想指标。
IAA有两种。一种与糖尿病发病有关,在糖尿病发病之前就 存在,属自身免疫抗体;另一种是糖尿病发生以后,使用了外 源性胰岛素后产生的抗体。研究发现,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组 IAA高于未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组;1型糖尿病组高于2型糖 尿病组。目前普遍认为,IAA单独测定意义不大,但与前述指 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对1型糖尿病的预测程度。
确诊为糖尿病: 1、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血糖≥ 11.1mmol/L 。 2、无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血糖 ≥11.1mmol/L,重复测试一次,仍达以上值者。 3、无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血糖 ≥11.1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11.1mmol/L 者。
人体中的葡萄糖与血清蛋白的N末端发生非酶促的糖化反应, 其中90%与血清蛋白链内第189位赖氨酸结合, 形成高分子的 酮胺结构, 类似果糖胺, 故将糖化血清蛋白测定称为果糖胺测定。
可排除糖尿病:
1、如糖耐量2小时血糖7.8-11.1 mmol/L之间,为 糖耐量低减;如空腹血糖6.1-7.0mmol/L为空腹 血糖受损,均不诊断为糖尿病。
2、若餐后血糖<7.8 mmol/L及空腹血糖 <5.6mmol/L可以排除糖尿病。
二、修改后的糖尿病分型为:
① 1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 包括免疫介导和特发性两类;多见于青少年 ②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相对缺乏,或 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伴胰岛素抵抗;多见于40岁后人 群 ③其它特异性糖尿病:多种特殊原因造成的低血糖; ④妊娠期糖尿病。
称为特发性1型糖尿病; 6. 2型糖尿病可为胰岛素抵抗为主,也可为胰岛素分
泌缺乏为主。
三、 1型糖尿病(DM1),亦称胰岛素依赖型
糖尿病。
● 是一种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 1型糖尿病区别于2型糖尿病的主要特征是前者的胰岛β细 胞存在自身免疫紊乱现象。 1型糖尿病的形成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易感性加环境因素诱发→自身抗体的出现→胰腺分泌功能逐渐 丧失→糖尿病。 患者循环血液中存在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 抗体(GAD-Ab),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 (IAA)等。 诊断依据:空腹胰岛素低于5mIU/L(国际单位),且空腹 血糖超过7.0mmol/L以上诊断为I型糖尿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