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壮族文化经典

壮族文化经典

壮族文化情结——寻根问祖寻根问祖是每个民族的情结。

如果连自己民族的老祖宗都不知道那就太悲哀了。

那是什么原因令我们要寻根问祖呢?个人原因:探寻自己的根源,血统;社会原因:许多人对壮族的种种误解“壮族是共产党生造的民族”“壮族人当领导是广西落后的原因”等;科学原因:2002年的‘非典’壮族基因对疾病有重要影响。

关于壮族的渊源问题,原来有三种说法:一是壮族外来说,二是壮族土著说,三是壮族是外来民族与土著混合而成说。

经过长期深入探讨开展有益的争论,随着历史文献资料的发掘日益增加,考古资料发现日益丰富,研究方法上科学性日益提高,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的运用。

持土著说的证愈来愈多,论据愈来愈充实。

壮族系古百越族群支系西瓯,骆越的后裔,秦汉至唐代,它的族称又多有变化,见载于史籍者有:西瓯,骆越,鸟浒,俚,僚,伶等。

壮人古来有自称,但很不统一如,布依,布夷,布土,布泰,布曼,布沙,布雅衣,布僮等,这与壮族的支系多有密切关系。

“僮”见载于史籍始于宋。

因此史学者多,把宋以前史籍记载的百濮,百越,西瓯,骆越,鸟浒,俚,僚等视为壮族的先民。

那壮族的根在何处呢?这一直困扰着许多学者。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这一世界权威的杂志——《美国科学》,其中有一期就是以中国广西百盆地出土的古石器的拍摄图作为封面。

这些出土的古石器经中美专家鉴定得出一个结果它们距今80.3万年是目前我国最早的石器。

这一发现无疑是对人类起源于非洲说的巨大挑战。

这可以证明亚洲同样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我国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是华厦文明的发源地,有丰富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但迄今仍未见八千年以前的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存在明显缺环。

华南地区自旧石器时代就有“马坝人”“柳江人”等古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现已发现多处可靠的新石器早期洞穴文化遗址,其中年代最早的是广东阳春独石仔遗址文化层,出土贝壳经碳14测定年代距今1490000年,说明华南地区有我国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现在我们又把目光转向壮乡人的一部古经诗《布洛陀经诗》上面就有这样的描述:“敬清布洛陀及母勒甲,你们是王是仙,供奉坐中间,古时你们最先到,创造天地和人间,人们永远都纪念。

”这段描述客观的产明了布各陀就是壮人的始祖,受到人们的尊敬。

这部经诗是从广西百色盆地民间收集资集合而成,它对壮乡文化的研究极有历史性,重大性意义。

从书上记述布洛陀的生活环境与现在田阳县百育镇敢壮山的地理环境相当吻合,还有许多出土的资料可作证,布洛陀曾在此山生活过那是毫无疑问的!经书描述:祖公家在安东(安圩是田阳的旧称),祖公家在岩上,祖公家在洞里。

有关专家就依此推理断定,:田阳县(安圩)的东面只有唯一一座石山,叫春晓岩。

但是附近的人均称为“敢壮山”。

山上有许多有关于布洛陀的传说。

还有一个祖公庙,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到三月初九附近县的壮乡子弟都来拜祭老祖宗布洛陀,纪念着祖师公。

这个消息经中央电视台一传播,吸引了来自各方的研究专家与学者。

这座古老的山终于揭开了它的神秘的面纱,每年都有几十万的香客去拜祭、求福。

当地还有丰富的民族习俗,抢花炮,跳竹杆舞,刀山舞狮,对山歌等,壮族的根在田阳这是毫无疑问的。

中国历史家们对壮文化的研究曾经有过几个高潮:1957年对壮族壮文的肯定;1997年壮族通史的出版;2002年壮乡发现了古文化部落遗址,布洛陀文化遗址的发现;龙母文化源头的发现;骆越古都的发现。

这一文化基因的破解吸引了众多的目光。

人们都把焦点对准了广西田阳县百育镇的“敢壮山”,之所以称之为敢壮山那里壮文的发音与“敢壮”相似,在“敢壮”这个词上壮语的“敢”:是岩石,岩涯的意思,“壮”是洞,穴的意思,这与古老文明人类是从洞穴出来的情况相吻合。

就这样原本香客不多的田阳县敢壮山祖公庙,现在香客增加到了30万人左右,香火费年收入就过亿元。

壮神“布洛陀”就在此山生活过,那里可是块风水宝地,是百越文化的源头,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促进了三大圣山的旅游开发,(敢壮山,大明山,花山)使人们进一步了解了壮族文化。

而环大明山地区是龙母文化的发样地。

现在广西宾阳县有座母坟山,有着神奇的传说。

母坟山因外形如一座半碗形的坟墓,故名之。

传说有一次宾阳县森林发生大火灾,就在母坟山附近,许多人都认为此山肯定要遭灾,但奇怪的是大火奇迹般地突然熄灭,母坟山安然无恙!而拍摄中的母坟山若隐若现,这个增添了不少的神奇色彩!当地村民也反应常有神秘的事发生在他们身上,说到此也让我想到了现广西武鸣县罗波庙的龙母像(祖母)是骆越文化的特征。

骆越文化仍在民间以不同形式存在着,留传着。

这里有中国最早的龙蛇图腾崇拜习俗,比战国时期的中原还要早,祖母神的崇拜习俗,农历三月三的拜山。

五月赛龙舟。

击铜鼓祭水神,食狗肉,花山崖壁画等。

比如食狗肉俗也有个传说。

相传祖母神(龙母)喜欢吃狗肉,或杀狗祭水神,就这样习俗流传了下来。

今宾阳县有“夏至狗,无处走”的民谣。

还有炮龙节也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骆越古都的发现,鸣县马头镇元龙坡遗址挖掘现场出土的商代陶罐经中面专家鉴定是中国最早的陶罐制品,比以前最早出土的陶罐要早几年。

陶罐的制造代表了当时最选进的生产力,它们价值连城,吃了它还可以延年益寿,强身健体,增强体质。

在隆安县大龙潭发现的“楔形双肩大铲”更是无价之宝。

它的出土证明了骆越文化的存在,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证明了壮族悠久的历史,可想而知在中国历史的影响多深多远。

经专家们考察得出骆越古都是壮族的始都。

范围在红水河流域,郁江流域,北部湾海南岛地区,越南红河流域,广东本部。

俗语讲“长红棉树的地方”就是骆越古都的范围,在这些地方范围存在着十大文化:①大石铲文化:中心在南宁市左右江交汇处,人们主要从事稻作,农耕,织布,打猎等生活,在生活过程中创造了许多有壮乡特色的文化习惯。

②壮锦文化:古老的妇女们编织了许多壮锦(布)用来制衣裳,鞋等,壮布更是特色鲜明,不用染色便金黄色,现都安县一带的山村中仍有人在做这些壮布。

③铜鼓文化:祭水神时敲响铜鼓,起舞,祭礼,娱乐,集合,都用铜鼓传递信息。

④龙母文化:环大明山地区发祥地,代表有宾阳的喜食狗肉习俗,炮龙节,花灯,杂技表演,吃三角粽,做年糕,吃酸粉,糍巴等。

⑤蛇图腾文化:人们崇拜龙蛇形的图腾,并用之作旗为标志,现今该地区道公的道服就有龙蛇图腾。

象征性的东西都全部包含于其中,人们崇拜它,信仰它。

⑥航运文化:在合浦县始发港,珠江三角洲专家们找到了古都最早的船锚。

研究发现里面的碳与在美洲发现的一模一样,这就证明了古代的航海技术水平已相当完美,可能开辟了中国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最早的航历史,并提出了谁最早发现新大陆的疑问!⑦针灸文化:在桂林甑皮岩出土的春秋时代青铜针足以证明医学文化的发展程度,并具备了一定水平技术。

⑧民歌文化:可以说是世界民歌的源头之一,在很早就有多声部民歌传下来,一直到现在马山县壮族多声部民歌还在延续,填补了我国多声部民歌的空白,多声部民歌的证据充分显示了当时的文明程度。

⑨巫傩文化:广西现在的农村地区巫文化还是占有很大的优势,特别是贫困地区。

请巫婆,道公做法事,看风水等。

最具有表性的是上林县西燕镇的壮族狮公舞表演。

巫文化可能运用了伟大易经的精髓,用来占卜,看运程,命相,很多的村落都兴这个巫文化,至今未变。

⑩盘古文化:源头在广西红水河流域柳江盘古神像,也能说明了一些与盘古开天辟地传说的过程。

很可能盘古在此留下印迹!骆越文化是百越文化的核心,壮族这十大文化是当时(约一万年前)是最先进,最文明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

其文化成果丰富多彩,五彩宾纷,为中国历史文化增添最重要一笔,可以相信它曾是世界最文明,最繁荣,最进步的地区。

它的历史文化背景深刻长远。

有的专家甚至预言;广西北部湾地区将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最文明,最先进的地区,可过美国硅谷之繁荣,丰厚的文化底蕴,让南宁成为东盟永久会址的原因。

百越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源头。

它的年代从四千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一直延续到秦汉时代,文化特点,稻作,居住杆楼,纹身断发,龙蛇崇拜,垦殖荒田……标志性文物:有几何印纹陶罐,有肩石斧,有锻石锛,其中大明山为祖山这首,原始祖先都住在此山上,后来祖先沿着江河向下游迁都一直沿到珠江口三角洲,现今的罗波庙古语就是“龙母”的意思,而广东的白话是从壮文这边主衍发而来,证据在白话中的30%词语与现在的壮语词语发音相同,相似,壮语的衍变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地方语,有百越族群,百濮族群,三苗族群和羌氏族群江合成了华夏民族,产生了炎黄子孙的说法。

百越文化基因分布广泛,其核心是前面讲的骆越古越。

壮族基因也称布洛陀基因。

我们有着辉煌的历中,是中华民族优良血统之一。

许多地方民族仍保留有崇拜祖母的习俗,也是受壮族文化影响。

如水族侗族萨岁,叙佬族婆—黎族黎母,汉族龙母。

每年农历7月14过的“鬼节”就是为了祭祀祖母神骆越女王(娅王)!现今遗存有郁江,桂林,玉林等壮族人是有着长寿基因的。

主要是因为地理环境。

有专家曾对大明山的山泉进行了研究,它是微碱性的水,与其它地区刚好相反。

而县圣山是中药材的宝库,上面生长许许多多草药,奇药。

当地的不少中医都在此山上采集到许多罕见的药材,中央电视台也播放过相关圣山(大明山)的一些知识揭开了圣山神密面纱。

圣山许多神奇的事让人叹为观止,听说当地有个村十几个精神病串者久治无效,村民让其到圣山拜神并生活一段时间,不久后竟然全愈而回。

真的很神奇,还是印证了古人那句话,山不再高有仙侧名,水不再深有龙则灵!壮族文化遗传基因的破解具有着重大意义。

首先,提出了南宁这个老祖宗之城,原是百越文化中心,提高了城市品位,许多人喜欢到南宁,吸引更加多的人所以产生了较多的商业效益。

其次,搭建了新的文化纽带,使北部湾地区从文化根底浅到文化底蕴丰厚的转变。

再次,维护了我国文化的安全,有产地在外产中占主动权,在东盟的峰会中有着核心位置,使广西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最后,开辟了医学新路,为广西提供丰富的药材环境。

这座挺立在北回归线附近的圣山显示出了许多神密的东西,他可以称得上是回归线上的传大奇迹,它蕴藏了天文,地理,人文,技术,医道,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知识。

它的年代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

达到了那个时代最顶尖的文明,它的意义不亚于金字塔,它的先进性不亚于印第安文明!参考文献及资料:《壮族通史》《百越民族史》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节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