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本科小企业管理试题三配伍题

本科小企业管理试题三配伍题

三、配伍题
1、小企业经营的经济价值: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促进市场竞争和市场经济的基本力量,这旨保持经济增长及稳定的重要来源。

2、小企业经营的社会价值:小企业是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是培育企业家的摇篮,是引发技术创新的动力。

3、价值链法: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和它所从事的单个活动的方式,反映了其历史、战略、推行战略的途径以及这些活动本身的经济效益。

4、SWOT分析法:一种企业内部分析方法,既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因此,又称为态势分析法。

5、创业资源:是指在创业活动中替企业创造价值的特定的资产,包括有形与无形的资产。

人们可以通过对不同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

6、个人独资企业:也称个人业主制(单一业主制)企业,是指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济实体。

7、合伙企业:由两个以上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8、特许经营:特许经营人将自已所拥有的商标、名称、产品、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模式等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经营人使用。

被特许经营人按合同规定,在特许经营人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经营人支付相应的费用。

9、家族企业: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一个家族控制该公司的部分股权,拥有公司的所有权并且参与管理。

10、低成本战略:企业通过在内部加强成本控制,在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等领域把成本降到最低限度,成为产业中的成本领先者的战略。

11、差异化战略:小企业对其生产或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差异化以避开直接竞争,创造市场差别优势。

也有学者把该竞争战略称为“别具一格”战略
12、集中化战略:小企业在详细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把经营战略的重点放在一个特定的目标市场上,为特定的区域或特定的购买者提供特殊的产品或服务,以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及市场地位。

13、运营管理:对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系统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14、准时制生产:一种零库存的生产方式,它以降低成本、有效利用资源为准则,在需要的时间及时生产出所需要的产品,使生产过程尽可能短。

15、精益生产:它是从准时制生产发展而来的,是以市场需求为依据,杜绝一切浪费,追求零库存、零缺陷,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生产方式。

16、质量管理:企业通过控制和协调与产品或服务质量相关的生产活动,以达到提高质量产的目的。

17、供应链管理:对从采购原材料、制成半成品和最终产品,再把最终产品经由销售网络送达用户手中的这一系列过程,进行战略性的协调,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规划、设计和控制,整合生产的供应和需求管理。

18、小企业市场营销:小企业选择目标市场,并通过创造性的行为,提供、出售同别人自由交换的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顾客需要来获得、保持和增加顾客,并从中获得自身的利益的一种社会管理过程。

19、小企业市场细分:小企业根据购买者的特性差异把整个市场划分为若干有相似需求和欲的消费者群体,从而选择适合自已的产品的目标市场的方法。

20、目标市场:小企业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确定用产品或服务以及相应的一整套市场营销组合为之服务的特定市场。

21、资产负债表:用来总括发反映会计主体(如企业)在一定日期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

22、利润表:用来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间内的利润(或亏损)总额。

23、现金流量表: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用来反映企业在年度内资金的来源和运用情况以及各项流动资金的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

24、人力资源:一国或地区已经开发的、具有劳动能力的总人口数,对于企业来说,就是指那些有正常智力、能够从事生产活动的体力或脑力劳动者。

25、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在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损招聘选拨、绩效考评、薪酬管理、员工激励、人才培训和开发等一系列手段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达到企业发展目标的一种管理行为。

26、小企业劳动关系:小企业的所有者、经营管理者、企业员工以及工会之间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责任、权利与义务关系。

27、风险管理:企业面对风险时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以使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利益的管理活动。

28、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的对员工、消费者、社会、环境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