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与对策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和控制
❖ 指导及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及咳嗽运动 ❖ 使用呼吸机治疗,应:切勿频繁更换呼吸机管路;防止冷凝水倒流;确保呼吸机用品及装置不被污染;注意痰
的颜色、质和量;使用密封式吸痰装置,每日更换呼吸机呼气管道的细菌过滤器 ❖ 规范呼吸机管路清洗和消毒 ❖ 尽早肠道内营养,如仍需禁食则按医嘱给予保护胃粘膜药物
口头医嘱多
❖ 常见原因 ❖ 抢救患者多,医生来不及开书面医嘱 ❖ 医生不在科室,电话口头医嘱 ❖ 夜间护士呼叫值班医生,但医生不愿意起床开医嘱
❖ 对策:
口头医嘱多
抢救时开口头医嘱,护士必须复述一遍,抢救结束后,护士应督促医师及时补开医嘱 除抢救外,一般情况下不执行口头医嘱
❖ 常见原因 ❖ 设置不合理 ❖ 电源未接上 ❖ 仪器损坏、故障
救技术等 ❖ 高年资护士做好传、帮、带工作 ❖ 督促低年资、新护士加强专业理论和基础知识方面的学习 ❖ 经常组织护士学习新知识、新业务、新技术,并定期对他们进行理论、监护水平、护理技能、应急能力考核
窒息、误吸
❖ 常见原因 ❖ 气管插管患者湿化不够、吸痰不及时、痰痂堵塞 ❖ 喉头痉挛 ❖ 无力咳痰 ❖ 大量咯血 ❖ 呕吐物误吸
窒息、误吸 ❖ 对策: ❖ 充分湿化气道,吸痰及时,方法正确 ❖ 大量咯血时患者头侧向一侧,如血压稳定,则取头低足高位,及时去除血块、血液 ❖ 患者呕吐时头侧向一侧, ❖ 及时清除呕吐物 ❖ 床边备吸引器及其相关物品 ❖ 正确判断窒息原因,对因处理, ❖ 如血痂、痰痂等引起的气管插管 ❖ 堵塞,先吸引,如无法通畅者更 ❖ 换气管插管
存在的护理风险
❖ 非计划性拔管 ❖ 交接班 ❖ 病人识别 ❖ 压疮 ❖ 病人告知 ❖ 职业防护 ❖ 护理病历书写 ❖ 用药安全
工作人员应急能力低
❖ 常见原因 ❖ 缺乏工作经验、专业理论及基础知识,对危重患者的评估能力低下 ❖ 不能熟练使用抢救仪器,救护技术不熟练
工作人员应急能力低
❖ 对策 ❖ 新进护士应进行短期规范化培训,使其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常见疾病的观察要点及方法、危重症患者抢
监护仪器故障
❖ 对策: ❖ 熟练掌握监护仪的使用方法、合理设置报警范围 ❖ 遇故障时检查电路连接情况 ❖ 定期检修仪器设备,由专人保管、维护、保养
❖ 常见原因
❖ 危重患者全身免疫力低下 ❖ 侵入性操作多 ❖ 医务人员无菌操作观念不强 ❖ 消毒隔离制度不落实或方法不妥 ❖ 消毒隔离设施不合理、用品缺乏
护理安全管理
❖ 集中收治各类重症患者进行治疗抢救的场所,是一个高风险科室 ❖ 病人自理能力差且无家属陪伴,抢救机会多,急救仪器复杂,护理人员工作量大,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 ❖ 护理风险管理是护理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工作人员应急能力低 ❖ 窒息、误吸 ❖ 口头医嘱多 ❖ 仪器故障 ❖ 院内感染 ❖ 管路滑脱 ❖ 病人转运 ❖ 停电、停气
专人定期、定项目的进行感染监测工作,并有文字记录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和控制 ❖ 加强职工教育和感染检测 ❖ 洗手及戴手套 ❖ 改善宿主易感染性 ❖ 除禁忌证外,维持床头高30度,切断胃-口咽上行感染途径 ❖ 严格遵守吸痰无菌技术,并需抽吸口腔分泌物 ❖ 如病情许可,应及早拔除气管插管,鼻胃管等置留管 ❖ 注意口腔卫生及护理,阻断口咽-肺下行感染
源性病原体、针头刺伤等。
卫生部2007年对全国696所医院的调查
发生护理差错的类别: 给药错误(包括种类错误、剂量错误、途径错误); 操作失误; 发生压疮; 管路脱出; 病人跌倒坠床; 服务态度不好引发纠纷等。
第1位 第2位 第3位 第4位 第5位 第6位
不良事件原因分析
沟通不够 人员的能力 对病人观察评估不及时、不全面 人力不足 信息的可信性 未按操作规程
院内感染
院内感染
❖ 对策
加强患者抵抗力,必要时实行保护性隔离 医务人员自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出入的制度、各项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控制非工作人员出入;购置必要的消毒隔离
用品
控制院内感染的措施
医护人员方面 增强消毒隔离观念 通过提供充足、易获取的洗手设备增加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 制定标准护理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使用免疫抑制剂、严重感染及特殊感染等患者应相对隔离,减少交叉感染机会 严重感染或特殊感染患者用物的处理,必须保证双重黄色垃圾袋双扎口封闭,并在醒目部位予以标记
控制院内感染的措施
环境方面 保持病室清洁、舒适、空气流通,控制室温在22~24 ℃、相对湿度55%~65% 地面、墙壁、床柜等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医用垃圾等废弃物固定放置地点,严格按国家规定处理 严格控制出入 的非工作人员
❖ 仪器物品
控制院内感染的措施
所有物品或仪器于患者使用后必须清洁及消毒,清洁、消毒要规范 定期检查消毒包期限,消毒液溶液及时更换
病人转运
非计划拔管
❖ 常见原因 ❖ 患者谵妄或躁动时,无约束措施或约束不当 ❖ 管道固定或连接不妥 ❖ 翻身或移动病人时,活动幅度过大,管道受牵拉 ❖ 护士做其它操作时,管道一起拉出 ❖ 清晨、中午、夜间等人员不足
非计划拔管
❖ 对策 ❖ 加强对患者评估,包括意识状态、耐受状况、导管位置、深度、固定情况等,做到心中有数 ❖ 掌握妥善固定管道的方法,在保证固定牢靠的同时尽可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 重点人群、重点时段加强巡视,及时处理高危事件 ❖ 对于谵妄、躁动以及明显不耐受的患者妥善使用约束带,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 翻身或移动患者尽量采用多人合作,动作幅度不能过大过猛
Hale Waihona Puke 病人转运❖ 常见原因
❖ 患者本身病情较危重, 容易因病情进展或各种并发症导致严重后果
❖ 转运过程本身可能出现诸如氧气供给不当; 运送方式不当; 护送前未通知
生命
体征; 对病情及诊断不清楚;
静脉输液中断等一系列问题
接收科室; 护送前未监测
❖ 对策 ❖ 建立科学规范的外出检查程序 ❖ 充分评估患者病情,提高应对病情突变能力 ❖ 加强循环系统监测,保持呼吸道畅通 ❖ 防范管路滑脱
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 与对策
护理安全的概念
❖ 狭义的护理安全:
❖
在护理工作服务的全过程中,不因护理失误或过失而使病人的机体组织、生理功能、心理健康受到损害,甚
至发生残疾或死亡。
护理安全的概念
❖ 广义的护理安全包括: ❖ 狭义的概念; ❖ 因护理事故或纠纷而造成医院及当事护理人员承担的行政、
经济、法律责任等; ❖ 在医疗护理服务场所环境污染、放射性危害、化疗药物、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