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3润滑油系统检修规程

03润滑油系统检修规程

华能汕头电厂企业标准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检修工艺规程QJ/HNSTDC-04-01.03-2000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华能汕头电厂1、2号汽轮机组润滑油系统检修内容与工序、检修工艺、检修质量验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华能汕头电厂1、2号汽轮机组润滑油系统的检修及其质量管理工作。

2 引用标准《K—300—170型号机组设备技术说明书》《DL 5011—9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TORP--Ⅲ--6型润滑油净油机说明书》3 概述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向机组的各轴承提供润滑油及顶轴油,同时在机组盘车时向盘车装置提供润滑油。

本厂1、2号机组的润滑油系统的主要设备有:润滑油主油箱、两台交流润滑油泵、两台直流润滑油泵、两台顶轴油泵、润滑油净化装置、两台润滑油冷油器、润滑油压力调节阀,顶轴油压力调整阀、两台润滑油排烟风机等装置。

4 润滑油主油箱4.1结构润滑油主油箱布置在主厂房4.6米层平台上。

油箱箱体是一个有钢板焊制成的容器。

油箱容积23立方米。

油箱的工作油位为距油箱盖700±50mm,汽轮机在运行时的最低油位为距油箱盖1000mm,最高油位距油箱盖200mm。

润滑油箱由网格式滤网将整个油箱隔成脏段油室和净段油室两部分并分别装有翻版式液位计,在脏油室装有空气分离器,在油箱中设置有油位差限制开关,在脏油室油位过高时发出报警信号。

此时,应进行滤网的清理工作。

在脏段油室内装有呈一定倾斜角度的不锈钢板和装有磁性滤油铜棒的钢板,用来吸附脏油中的渣质。

在润滑油箱的油位较低的情况下可以将主厂房21.0米处的高位油箱中的油放入润滑油箱。

在发生火灾的紧急情况下可以将润滑油箱的事故放油电动门和手动门打开将润滑油箱中的油放入主厂房外的100.0立方米的事故油池中。

设备技术规范:主油箱容积: 23.0立方米高位油箱容积: 2.0立方米事故放油箱容积: 100.0立方米4.2主油箱的清理4.2.1办理检修工作票,将机组润滑油系统停止运行。

停止各润滑油泵运行,将润滑油主油箱的油用滤油机全部打到清洁干净的并有明显标记的油罐和油桶中。

4.2.2打开脏段油室和净段油室的人口盖板及滤网盖板,提出过滤滤网和脏段油室中的不锈钢分离板和装有磁性滤油铜棒的钢板。

4.2.3接好12V行灯,通知化学人员进行检查取样。

4.2.4准备好清理油箱用的白布、面粉、油桶。

对油箱进行彻底清理。

4.2.5滤网应用汽油或煤油进行清理,并用压缩空气吹干,同时仔细检查滤网有无破损,如有须进行更换或修补。

4.2.6润滑油箱清理完后,必须请有关方面的检验人员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最终封闭。

4.3主油箱内各部件的回装4.3.1经过各方检查人员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润滑油主油箱内各个部件的回装。

4.3.2将装有磁性滤油铜棒的钢板清理检查干净后吊入脏段油室内。

4.3.3把呈一定倾斜角度的不锈钢分离板清理干净后吊入不锈钢分离板。

4.3.4将润滑油箱中的过滤滤网放入油箱中。

4.3.5将油箱中人口盖板及滤网盖板上的垫片检查放好后,并再次检查油箱内无杂物后,封闭盖板,并紧固螺栓。

4.4主油箱的检修质量标准4.4.1润滑油主油箱内部应清理干净,无油污、铁锈、杂质、破布绒毛、及其硬质颗粒4.4.2滤网应清洁无破裂。

4.4.3油箱上的人口盖板、滤网盖板等结合面必须平整、光滑。

耐油石棉垫片完好、无损。

螺栓应齐全。

4.4.4油箱油位计应完好、无泄漏,油位指示正确无误。

4.4.5与油箱相连的各个法兰、阀门应严密不漏。

4.4.6事故放油电动门和手动门应进行检修并严密不漏。

5 润滑油冷油器5.1概述本机组采用两台Mл—330—300—Ⅰ型冷油器,每一台冷油器的冷却水量为300m3/h。

两台冷油器是并联布置,在运行当中可以任意切换一台运行。

5.2技术参数热交换面积米 2 440工作介质为润滑油时流量米 3 /小时 330油的初始温度℃ 55油的最终温度℃ 44入口处油的最高温度℃ 65最大工作压力 MPa 0.5水力试验压力 MPa 0.8工作介质为冷却水时流量米 3 /小时 300凝结水初始温度℃ 33入口处凝结水的最高温度℃ 37最大工作压力 MPa 0.5水力试验压力 MPa 0.65冷油器的重量吨 4.54冷油器流动阻力千帕(米水柱)油侧 20(2.0)水侧 21.6(2.2)材料壳体为碳素钢,热交换器管子为奥氏体不锈钢管子,加固用铝材5.3润滑油冷油器拆卸和清理5.3.1停止润滑油冷油器运行,关闭冷油器油室进出口门,水室进出口门。

作好冷油器各个法兰的连接记号。

5.3.2卸开冷油器下部的丝堵,将冷油器内的存油放到安全干净的有标示的油桶中;将存水排放到安全的地方地沟中。

5.3.3卸开冷油器上部和下部端盖法兰螺栓。

吊出冷油器放置在安全、干净地塑料布上面。

5.3.4将冷油器壳体进行清理检查。

5.3.5准备好清洗冷油器水室用的毛刷和刷杆,对冷油器管子内部进行清理,用毛刷依次清洗每一根管子,但须注意严禁将管子捅破。

5.3.6对清洗冷油器油室,可以用专用的铁箱盛5.0%的磷酸三钠加入水中进行搅拌,并通入蒸汽将其加热到110℃,将溶液浇到上面并用毛刷进行清理。

也可将冷油器放入专用铁箱内浸泡后用毛刷进行清理,直至清洗干净。

5.4润滑油冷油器的检修质量标准5.4.1水室及其端盖的防腐油漆应完好。

5.4.2钢管应光洁、无泄漏、腐蚀、无脱落等现象,管内无泥砂、结垢、外壁无油污。

5.4.3冷油器水室及其端盖无严重的腐蚀。

5.4.4钢管胀口应严密不漏。

5.4.5加堵的管数一般不超过总数的5%。

如大于此数,应进行管子的更换工作。

5.4.6各法兰面应平整、光洁,石棉密封垫应严密不漏。

5.4.7冷油器壳体应无严重的变形、砂孔,焊接处无裂纹。

5.4.8冷油器清理检查后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25倍,保持10分钟无泄漏,压力表无压降为合格。

6 交、直流润滑油泵6.1概述本机组设置有两台电动交流和直流润滑油泵。

正常运行是交流润滑油泵一台运行,一台备用。

直流润滑油泵是作为事故油泵。

交、直流润滑油泵都垂直安装在油箱的顶部,立式电机安装在油箱的外部。

在油泵的入口处设置有滤网,防止杂质进入油系统。

设备技术规范:交流润滑油泵型式 MKB500-35B (立式单级离心泵)交流润滑油泵重量 885 公斤交流润滑油泵流量 250.0立方米/小时交流润滑油泵扬程 34.0米水柱交流润滑油泵电机转数 1470转/分交流润滑油泵电机功率 45千瓦交流润滑油泵出口压力 0.33MPa直流润滑油泵型式 MKB500-35Ω(立式单级离心泵)直流润滑油泵重量 875 公斤直流润滑油泵流量 180.0立方米/小时直流润滑油泵扬程 23.0米水柱直流润滑油泵电机转数 1500转/分直流润滑油泵电机功率 22千瓦直流润滑油泵出口压力 0.21 MPa润滑油供油母管正常压力 120±10 KPa润滑油供油母管压力低报警 70 KPa润滑油技术参数:润滑油规格 #32防锈汽轮机油运动粘度(40℃时) 32mm2/s酸值 0.053mg/g闪点 208℃颜色浅黄透明凝点-0.23℃6.2润滑油泵的解体6.2.1办理好检修工作票。

切断电动机电源,作好电源线的连接标记后拆开电源接线。

6.2.2关闭好泵入口、出口门。

6.2.3卸开泵联轴器保护罩,作好电机与泵的联轴器连接记号,拆卸对轮螺栓。

6.2.4吊离电动机到安全的地方。

6.2.5用行车将油泵的水平面大法兰吊着后,拆卸泵体框架的水平面M20的螺栓和销钉,泵体前端盖法兰螺栓以及与泵体相连的法兰和压力表管接头。

6.2.6将泵吊离在安全干净的检修场地后,平放并用枕木将其支垫牢固。

6.2.7用专用工具拆卸泵体联轴器及其销钉。

6.2.8松开轴承压盖的紧固螺栓和压紧轴套。

6.2.9拆开轴承座上压盖,取出轴承压紧轴套和销钉。

6.2.10用工具将径向止推滚动轴承和轴套拆开。

6.2.11拆除调节环。

与叶轮一起将轴取出。

6.2.12拆开叶轮紧固并帽和螺钉,将叶轮取出。

6.3滑油泵的清理检查6.3.1清理干净拆卸的各部件。

6.3.2检查联轴器对轮螺栓的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

6.3.3检查滤网及其各部分密封垫片的损坏情况。

6.3.4检查径向止推滚动轴承的磨损情况。

更换轴承压盖上的密封件。

6.3.5检查叶轮及其泵壳的冲刷、磨损和裂纹等缺陷。

6.3.6检查各螺栓、销、键的磨损情况。

6.3.7检查泵轴有无毛刺、划痕、磨损等缺陷。

6.3.8检查泵轴的弯曲度和晃动度。

6.4润滑油泵的回装(参考图:H20.11.000.00лс)6.4.1清理各部件并用压缩空气吹干,在部件的所有装备面、叶轮密封面、轴螺纹、键、键槽等部位均匀涂抹润滑脂。

6.4.2将轴键放入轴槽后,将叶轮轻轻置于轴上。

并用轴端螺帽将叶轮进行固定,同时,用螺钉和弹簧垫圈锁住螺帽。

6.4.3将转子放入泵和支架的壳体内。

在轴承之间的的定距环(件号16)和轴承安置正确后,将调节环(件号13)、装配衬套(件号14)与滚动轴承一起安装到轴上。

安装轴键(件号20)。

6.4.4将轴承的压紧轴套(件号18)装到轴上,安放轴承座盖(件号19),拧紧螺帽(件号22),并用垫圈(件号21)进行锁住。

6.4.5检查轴承盖端面(件号19)与径向止推滚动轴承外环之间的间隙应为0.05—0.07mm。

不符和要求应进行调整。

6.4.6放好轴键(件号24)后,将泵半联轴器(件号23)装在上。

6.4.7检查壳体(件号3)的端面与叶轮(件号8)前封端面间之间的间隙“S”为45±0.5mm。

6.4.8安装带有密封环(件号9)的衬套(件号12)和横支架(件号4)。

在泵进行安装时要保证紧固件能牢固的锁住。

6.4.9按照起吊的方式,将泵吊装到位。

将水平面框架螺栓紧固到位。

将泵各法兰面螺栓紧固到位。

6.4.10将电机吊装到位。

按照拆卸时的联轴器记号将两半联轴器找中心后进行连接。

6.4.11请电气人员接好电源线。

6.5润滑油泵的质量标准6.5.1油泵组装后应转动灵活,无卡涩现象。

6.5.2叶轮与轴的配合良好,并帽紧固可靠。

6.5.3泵轴表面光洁、无损伤,组装后最大晃动度为0.05mm6.5.4联轴器内孔与轴配合良好,表面无裂纹、螺栓紧固可靠。

6.5.5检查泵轴与轴套的径向间隙为0.06—0.104 mm。

6.5.6检查泵叶轮与密封环的径向间隙为0.15—0.20 mm。

6.5.7检查泵壳体端面与叶轮前密封端面之间的间隙为45±0.5 mm。

6.5.8轴承压盖与径向止推轴承之间的间隙0.05—0.07 mm。

6.5.9各结合面应平整,密封垫无老化、损坏。

6.5.10润滑油管、孔应畅通,无堵塞和杂物。

6.6主要备品配件7 顶轴油泵7.1概述本机组设置有顶轴油装置,共有两台三螺杆顶轴油泵,正常情况下一台运行,一台备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