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教学内容核心经验、教学目标与内容要求一览表(数概念与运算)
年龄段教学目标及内容要求
幼儿发展轨
迹
核心经验
计数数符号数运算
1、可以通过计数来确定一个集合中数量的多少
2、计数的基本原则适用于任何集合
3、小集合的数量可以不数数就直接感知到
1、数字有多种不同的用途
2、数量是物体集合的一个属性,我们用数字
来命名具体的数量
1、给一个集合里添加物体能使集合变大(组
合),而拿走一些物体则使集合变小(分解)
2、可以根据数量的属性来进行集合比较,还可
以根据多、少、相等来进行排序
3、一定数量的物体(整体)可以分成几个相等
或不相等的部分,这几个部分又可以合成一个整1、内容上:口头数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
按群计数
2、动作方面:
手的动作:触摸物体--指点物体--用眼代替手区分
物体
语言动作:大声说出数词--小声说出数词--默数
1、概念水平
能够识别并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
能够按照顺序排列数字
2、联系水平
理解在数字与集合之间建立联系:1代表1个
物体
理解每个数字都是按照顺序排列,后一个比前
一个多
3、符号水平
能将每个数字与相应数量的集合匹配,获奖集
合与相应的数字匹配
能够说出数字,学着写出数符号
1、数运算能力从动作水平到表象水平再到概念
水平的渐进发展
2、数运算的方法从注意加减到按数群加减
小班(3--4岁)1、能目测3以内的数目
2、学习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
(1)学习手口一致点数的方法
(2)能手口一致点数3以内的物体---4以内的物体---5以内的物体(3)计数的基本原则的运用,包括:
①从左到右的手口一致点数扩展到其他原则的运用点数;
做最好的自己
②引导感知点数的最后一个数即是点数集合的总数,初步感知基数原则
3、能按数取物5以内的物体
巩固基数原则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按数取物,包括:
(1)按实物范例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
(2)按指定的数目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
4、认识5以内数的形成
2的形成及认识---3的形成及认识---4的形成及认识---5的形成及认识5、能唱数10--20
中班(4--5岁)1、能目测4或5以内的数目
2、能用多种形式数数,会10以内的顺数、倒数、接着数等,能唱数50以内的数
3、能正确点数10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1)继续巩固计数原则
(2)进行按物点数时刻尝试直线排列和非直线排列的顺、倒数
4、能进行10以内的按数取物或按物取数
(1)按数取物
(2)按物取数
5、能认读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6、了解10以内数的形成,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
6的认识到形成---7的认识到形成---8、9的认识到形成---10的认识到形成
7、感知和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以及相邻两数相差1的互逆关系
8、感知5以内的任何数与5的关系
(1)添上
(2)去掉
9、不受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排列形式等特征(因素)的影响正确判断10以内
物体的数量(数的守恒)
感知5以内数的合成,体验合成的意义
做最好的自己
大班(5--6岁)1、学习20以内的顺数、倒数、接着数、跳数等多种数数方法,唱数并认读100以内
的数并感知正确的数序
2、学习按群计数的方法并记录总数,包括:
10个10个的数---5个5个的数---2个2个的数
3、感知并认识10以内的序数,能从不同方向(从前往后、从后往前、从上到下、从
下到上)确定物体的次序并用语言表达,感知基数和序数的关系
4、感知0的实际意义和在生活中的应用
5、感知并掌握10以内的单双数
6、了解10以内相邻的3个数并感知个体验相邻3个数之间的等差关系
7、感知10以内的任何数与10 的关系(多、少多少)
8、能描画和书写10以内的数
9、能发现生活中数字的不同含义,用所学的数概念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理解和掌握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
感知和体验10以内的数除1以外,任何一
个数都可以分成两个较小的数,了解总数
与部分数之间等量、互补、互换关系
(1)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重点感知分解
和组成以及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等量关系
(2)6--10数的分解与组成重点引导幼儿
推理方式感知以及了解总数与部分之间的
互补、互换关系,探讨如何将数分穷尽
2、感知10以内数的合成与加法、分解与
减法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活
动
(1)运用多种实物材料
(2)借助合成进行表象计算
3、能解答生活和游戏中简单的加减问题,
理解加减的含义
4、感知口编应用题的特征,尝试创编简单
的加减应用题
5、认识加号、减号、等号,初步认识加减
算式并知道算式表示的含义
健康文档放心下载放心阅读
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