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力学期末复习题

工程力学期末复习题

A. B. C. D.
8.一齿轮轴的输入功率为P(单位KW),转速为n(单位r/min),作用在该齿轮上的转矩M(单位N·m)为(A)。
A、9550 。B、 。
C、9550X 。D、无法求解。
9.设空心圆轴的内径为d,外径为D,d/D=α,则其横截面的极惯性矩Ip和抗扭截面模量Wt的表达式为( C ) .
B、正应力为零,剪应力最大
C、正应力和剪应力均最大
D、正应力和剪应力均为零
计算题
1已知梁AB上作用一力偶,力偶矩为M,梁长为l,梁重不计。求在图a,b,两三种情况下,支座A和B的约束反力。
(a)(b)
题2-7图
(a) (注意,这里,A与B处约束力为负,表示实际方向与假定方向相反,结果应与你的受力图一致,不同的受力图其结果的表现形式也不同)
4平面任意力系,向平面内任意点简化,可得到一个作用在简化中心的(C)。
A主矢;B主矩;C主矢和主矩;D;外力。
5.刚体受平面一般(任意力系)力系作用时,若刚体处于平衡时,其独立平衡方程为(A)。
A、 =0; ( )=0; =0。B、 =0; =0。
C、 =0; ( )=0。D、 ( )=0; =0。
(b)
2在题图所示结构中二曲杆自重不计,曲杆AB上作用有主动力偶,其力偶矩为M,试求A和C点处的约束反力。
题2-8图
作两曲杆的受力图,BC是二力杆,AB只受力偶作用,因此A、B构成一对力偶。

3在图示结构中,各构件的自重略去不计,在构件BC上作用一力偶矩为M的力偶,各尺寸如图。求支座A的约束反力。
题2-9图
工程力学期末复习题
《工程力学》练习题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受力分析
1.刚体是指在力的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不变的物体。
2.力使物体产生的两种效应是___内_____效应和__外___效应。
3、力是矢量,其三要要素是(大小)、方向及作用点的位置。
4、等效力系是指(作用效果)相同的两个力系。
5、非自由体必受空间物体的作用,空间物体对非自由体的作用称为约束。约束是力的作用,空间物体对非自由体的作用力称为(约束反力),而产生运动或运动的趋势的力称为主动力。
A、Ip=1/64 πD4(1-α4), Wt =1/32 πD3(1-α3).
B、Ip=1/32 πD4(1-α4), Wt =1/16 πD3(1-α3).
C、Ip=1/32 πD4(1-α4), Wt =1/16 πD3(1-α4).
D、Ip=1/32 π(D4-d4), Wt =1/16 π(D3-d3).
3.平面内的任意力偶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偶,合力偶矩等于各力偶矩的代数和。(√)
4、如图3所示不计自杆件重,三铰刚架上作用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偶m1和m2,且力偶矩的值m1=m2=m(不为零),则支座B的约束反力FB(A)。
A、作用线沿A、B连线;B、等于零;
C、作用线沿B、C连线;D、作用线沿过B的铅垂线。
9.图示受拉直杆,其中AB段与BC段内的轴力及应力关系为(A)。
A. 、 ;
B. 、 ;
C. 、 。
10.图示阶梯形杆,CD段为铝,横截面面积为A;BC和DE段为钢,横截面面积均为2A。设1-1、2-2、3-3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别为σ1、σ2、σ3,则其大小次序为( A )。
A、σ1>σ2>σ3B、σ2>σ3>σ1
10.空心圆轴受扭转力偶作用,横截面上的扭矩为Mn,下列四种横截面上沿径向的应力分布图中(A)是正确的
梁的内力
1.使梁弯曲成上凹下凸变形时,弯矩为正,反之为负;剪力使该截面的临近微段有_顺时针_转动趋势时,剪力取正号,反之取负号。
2.静定梁有简支梁、外伸梁和悬臂梁三种基本形式。
3.根据梁的支承情况,一般可把梁简化为简支梁、外伸梁和悬臂梁。(√)
轴向拉伸与压缩
1.塑性材料的屈服强度(屈服极限) 是取屈服变形阶段所对应的(屈服)点强度。脆性材料的名义屈服强度 是无塑性变形阶段的材料,取弹性变形阶段纵向应变的%所对应的强度。
2.断面伸缩率 不小于(5%)称为塑性材料,而小于此数的称为脆性材料。
3.右图为三种不同材料的σ-ε曲线,各曲线分别用数字1、2、3表示,则三种材料中,强度最高的是__1___,刚度(在弹性阶段)最大的是___2___。
剪切
1.当剪应力不超过材料的__比例极限__时,剪应力与剪应变成正比。这一结论称为剪切虎克定律。
3.杆件受剪切变形时,伴随着挤压变形。(√)
4.在连接件上,剪切面和挤压面分别( B )于外力方向。
A、垂直、平行
B、平行、垂直
C、平行
D、垂直
5.图示铆接件,若板与铆钉为同一材料,且已知[σjy]=2[τ],为充分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则铆钉的直径d应为( D )。
7.在变速箱中,低速轴的直径比高速轴的大,何故
变速箱中轴传递的扭矩与轴的转速呈反比,低速轴传递的扭矩大,故轴径大。
8.某传动轴,由电机带动,已知轴的转速 (转/分),电机输入的功率 ,试求作用在轴上的外力偶矩。
9.某传动轴,转速 ,轮1为主动轮,输入功率 ,轮2、轮3与轮4为从动轮,输出功率分别为 , 。
C、分别为σ和σ/2D、均为σ/2
13.一拉伸钢杆,弹性模量E=200GPa,比例极限为200MPa,今测得其轴向应变ε=,则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C )
A、σ=Eε=300MPa
B、σ>300MPa
C、200MPa<σ<300MPa
D、σ<200MPa
14.现有钢、铸铁两种棒材,其直径相同。从承载能力和经济效益两方面考虑,图示结构中的两杆的合理选材方案是(D)
A、两杆均为钢;B、两杆均为铸铁;
C、1杆为铸铁,2杆为钢;D、1杆为钢,2杆为铸铁。
15.低碳钢拉伸经过冷作硬化后,以下四种指标中( B )得到提高:
A、强度极限;B、比例极限;
C、断面收缩率;D、伸长率(延伸率)。
16.塑性材料构件预拉后,其比例极限提高了,而塑性降低的现象称为“冷作硬化现象”。(√)
平面任意力系
1.A、B两点的距离a=10cm,F=150kN,欲将F力从B点平移到A点,得到的力F′=_150_kN,附加力偶矩MA=_15_。
2.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时得到的主矢、主矩与简化中心的选取有关的是_主矩_。
3.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均可__移动__到刚体上任一点,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__力偶___。
11.图示的杆件,若该杆的横截面面积 ,试计算杆内的最大拉应力与最大压应力。
题11图
12.图示阶梯形圆截面杆,承受轴向载荷 与 作用, 与 段的直径分别为 与 ,如欲使 与 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相同,试求载荷 之值。
题12图
13.题6-2图所示圆截面杆,已知载荷 , , 段的直径 ,如欲使 与 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相同,试求 段的直径。
第二篇 绪论
1.强度是指构件在外力作用下抵抗_破坏_的能力,刚度是指构件在外力作用下抵抗_变形_的能力,稳定性是指构件在外力作用下保持_平衡_的能力。
2. 静力学研究的对象是刚体,刚体可以看成是由质点系组成的不变形固体。材料力学研究的对象是变形固体。(√)
3. 变形固体四种基本变形,即拉压变形、剪切与挤压变形、扭转变形及弯曲变形。(√)
7。梁在集中力偶作用截面处(C)
A、M图无变化,Q图有突变;B、M图无变化,Q图有折角;
C、M图有突变,Q无变化;D、M图有突变,Q图有折角
8.已知:G,a,b,l,画梁AB内力图。
9.如图所示简支梁AB,画出剪力图与弯矩图。
弯曲应力
1.矩形截面梁剪切弯曲时,在横截面的中性轴处( B )
A、正应力最大,剪应力为零
B、凡是受到两个力作用的刚体都是二力构件。
C、理论力学中主要研究力对物体的外效应。
D、力是滑移矢量,力沿其作用线滑移不会改变对物体的作用效应。
力矩和平面力偶系
1.力矩、力偶矩是度量物体绕某点(矩心)(转动效应)的物理量。用力矩或力偶矩的大小来衡量,其大小等于力(或力偶)与力臂(或力偶臂)的乘积。
2.力偶在任意坐标轴上的投影的合力为零。(√)
(1)试画轴的扭矩图,并求轴的最大扭矩;
(2)若将轮1和轮3的位置对调,轴的最大扭矩变为何值,对轴的受力是否有利。
题5-5图
对调后,最大扭矩变小,故对轴受力有利。
10.设图示各梁上的载荷 、 、 和尺寸 皆为已知,(1)列出梁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2)作剪力图和弯矩图;(3)判定 和 。
题10题10ຫໍສະໝຸດ C、σ3>σ1>σ2D、σ2>σ1>σ3
11.轴向拉伸杆,正应力最大的截面和剪应力最大的截面( A )
A、分别是横截面、450斜截面B、都是横截面
C、分别是450斜截面、横截面D、都是450斜截面
12.设轴向拉伸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为σ,则450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 D )。
A、分别为σ/2和σB、均为σ
4.梁横截面上只有弯矩没有剪力的弯曲是(A)弯曲。
A、纯弯曲;B、剪切弯曲;
C、剪切与弯曲的的组合;D、都不是。
5.图示简支梁中间截面上的内力( C )
A、M=0 Q=0B、M=0 Q≠0C、M≠0 Q=0D、M≠0 Q≠0
6.图示受横力弯曲的简支梁产生纯弯曲变形的梁段是( D )
A、AB段B、BC段C、CD段D、不存在
10、在静力学中,平面力系中常见的约束有柔绳约束、光滑面约束、铰链约束及固定端约束等。(√)
11.画出图中AB构件的受力图。
13.画出图中AB杆件的受力图。
15.画出图中BC杆的受力图,所有物体均不计自重,且所有的接触面都是光滑的.
16.如图所示,绳AB悬挂一重为G的球。试画出球C的受力图。(摩擦不计)
7.塑性材料构件预拉后,其比例极限提高了,而塑性降低的现象称为“冷作硬化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