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江北东区分区规划第一章总则第1.1条规划依据第1.1.1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第1.1.2条《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第1.1.3条《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第1.1.4条《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第1.1.5条《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第1.1.6条《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规[2002]218号)第1.1.7条《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07年)第1.1.8条《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报批稿)第1.1.9条《惠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8-2020年)》(报批稿)第1.1.10条《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年)》第1.1.11条《惠州市区综合交通规划(2005-2020年)》第1.1.12条《惠州市惠城中心区排水规划(2006-2020年)》第1.1.13条《惠州市惠城中心区防洪排涝规划(2007-2020年)》第1.1.14条《惠州市加油站发展布点规划(2006-2010年)》第1.1.15条《惠州市环境保护规划(2005-2020年)》第1.1.16条国家、省、市有关法规和规范第1.2条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南起三环路、北抵广惠高速公路、西至惠州大道、东临东江,规划区总面积为30.88平方公里。
第1.3条规划期限2007年—2020年第1.4条规划目标第1.4.1条为城市政府提供施政管理依据。
第1.4.2条为深化上位规划和地区统筹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第1.4.3条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空间管制政策。
第1.4.4条为地区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支持。
第1.5条规划原则第1.5.1条结合区域特点和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第1.5.2条支持“山水—生态”城市理念的实施。
第1.5.3条利于城市土地盘整与有效开发。
第1.5.4条利于城市和区域交通及城市建设用地的协调发展。
第1.5.5条利于城市基础设施效能发挥。
第1.5.6条加强城市重点发展地区的深化。
第1.6条功能定位以居住、商贸服务业、电子信息产业、旅游业为主导的综合发展区。
第二章城市规模控制与空间管制第2.1条城市人口认定本规划所提出的城市人口概念为:常住人口+外来人口=城市人口=配套人口,目的是打造和谐社会,无区别对待城市所有居民,使其都能享受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服务。
第2.2条人口规模规划控制人口规模为23万人。
第2.3条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至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654公顷,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15平方米左右。
第2.4条空间管制区划第2.4.1条禁建区规划将沿江湿地划为禁建区,必须永久性保持土地的原有用途,除国家和省的重点建设项目需要外,严禁在区内进行任何开发建设活动。
规划确定禁建区用地规模约66公顷。
第2.4.2条限建区规划将白鹭湖地区适合旅游开发的部分用地划为限建区。
对于限建区的城市建设用地,应提出具体建设限制要求,提出相应的生态补偿措施进行限制性开发。
限建区应保持现状土地使用性质,未经规划部门批准,不得在限建区范围内进行任何非农建设开发。
规划确定限建区用地规模约370公顷。
第2.4.3条适建区规划将禁建区和限建区以外的地区划为适建区,可以根据规划要求进行非农建设开发,但建设行为也要根据资源环境条件,在保障生态资源的情况下,科学合理的确定开发模式、规模和强度。
规划确定适建区用地规模约2654公顷。
第2.5条空间区划分类第2.5.1条“黄线”:本规划确定黄线控制范围总面积约179公顷。
第2.5.2条“绿线”:本规划确定绿线控制范围总面积约773公顷。
第2.5.3条“蓝线”:本规划确定蓝线控制范围总面积约172公顷。
第三章空间结构与总体布局第3.1条空间结构——“一轴、两带、三区”“一轴”:金石四路核心景观轴;“两带”:惠州大道城市景观带和先科大道沿江生活景观带;“三区”:白鹭湖旅游度假功能区、中部工业发展功能区和南部综合居住服务功能区。
第3.2条用地布局根据土地规划的用途,将规划区内土地划分为二类用地:城市建设用地、水域和其它用地,总用地面积3088.18公顷。
其中,城市建设用地2653.88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85.94%;水域和其它用地434.30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14.06%。
第四章综合交通规划第4.1条路网规划规划路网按照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五级控制。
第4.1.1条规划区高速公路由广惠高速公路和惠河高速公路组成。
第4.1.2条规划区快速路是四环路,道路红线宽度按60米控制。
第4.1.3条规划区主干路由三环路、惠州大道、金龙大道、先科大道、横一路、金石二路、金石四路、纵一路、纵二路构成。
第4.1.4条规划区次干路包括金石一路、金石三路、金石五路、金石七路、金府路、广仍路、滨江路、横二路、纵三路、纵四路、纵五一路、纵五二路。
第4.1.5条规划区支路规划道路红线控制宽度为24米、36米。
第4.1.6条规划城市道路的具体指标见表4-1。
表4-1 规划城市道路一览表第4.2条道路交叉口规划第4.2.1条规划区设置7个互通式立体交叉口:(1)惠州大道(下穿)——三环路,采用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型式。
(2)先科大道(下穿)——三环路,采用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型式。
(3)惠州大道(下穿)——金石二路,采用部分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型式。
(4)四环路(下穿)——惠州大道,采用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型式。
(5)先科大道(下穿)——四环路,采用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型式。
(6)广惠高速公路——纵五一路(下穿),采用喇叭形立体交叉型式。
(7)金龙大道(下穿)——四环路,采用菱形立体交叉型式。
第4.2.2条规划区设置8个分离式立体交叉口:(1)滨江路(下穿)——三环路(2)滨江路(下穿)——四环路(3)滨江路(下穿)——金石二路(4)老广汕公路(下穿)——广梅汕铁路(5)广惠高速公路——白鹭湖旅游区北入口接口路(下穿)(6)广惠高速公路(下穿)——金龙大道(7)广惠高速公路——惠河高速公路(下穿)(8)广惠高速公路(下穿)——惠州至河源公路第4.2.3条规划区内其他路口形式见表4-2。
表4-2 道路交叉口的形式注:A—立体交叉口;B—展宽式信号灯管理平面交叉口;C—信号灯管理平面交叉口;D—平面环形交叉口;E—不设信号灯的平面交叉口;F—限制左转。
第4.3条公共交通规划第4.3.1条规划区的主要公交走廊是惠州大道、金龙大道、纵三路、先科大道、横一路、金府路、金石二路、金石四路。
第4.3.2条规划区设置公交始末(枢纽)站5处,分别位于JB-48地块、JB-59地块、JB-86地块、JB-97地块、JB-109地块,总用地规模为2.75公顷。
第4.4条轨道交通规划惠广城际线和1号城市轨道线穿过规划区,在惠州市火车站站前广场位置设置换乘站,采用平行换乘方式。
1号城市轨道线在金石二路与惠州大道交叉口、三环路与惠州大道交叉口设置轻轨站点。
第4.5条交通设施规划第4.5.1条规划设置一座中心客运站,为一级站,位于JB-48地块,占地面积6.20公顷。
第4.5.2条规划设置一座货运站,位于JB-99地块,占地面积0.80公顷。
第4.5.3条规划社会公共停车场11处,总面积4.97公顷。
第6.5.4条规划设置加油站9处,总面积4.89公顷。
第6.6条道路竖向规划第6.6.1条道路高程最低点设计控制高程为13.758米。
第6.6.2条本规划采用56黄海高程系,54北京坐标系。
第五章住房及居住用地规划第5.1条住房总体发展目标与住房规模至2020年,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8-40平方米,住房总体规模达到874-920万平方米。
第5.2条经济适用房建设JB-45#地块已安排经济适用房项目,总用地规模约22.5公顷,住宅建筑总量约37.5万平方米。
规划拟在JB-55#地块另安排一处经济适用房,用地规模10公顷左右,住宅建筑总量约19万平方米。
使规划区经济适用房住宅建筑总量达到预测规模——57万平方米左右,以满足住房需求。
第5.3条空间布局第5.3.1条尊重历史与现状,进行集约化开发,提高基础设施使用效率,减少投资成本,节约用地。
第5.3.2条现状老村庄主要分布于惠州大道、先科大道和广仍公路两侧,结合老村庄的改造,加强零星地块的整合,促进城市化进程。
第5.3.3条加强居住区级公共服务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并对设施用地规模严格控制,项目开发不得占用基础设施用地;地块整体开发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基础设施用地位置,但不得减少用地规模。
第5.3.4条加强居住区公共绿地建设,注重环境设计,改善居住环境。
规划形成4个相对集中的城市居住区:分别位于规划区西北片、东北片、西南片以及东部沿江相对集中的居住地带。
规划居住用地面积821.27公顷,占规划区城市建设用地的30.94%,人均35.71平方米。
第5.4条分区人口容量详细情况见下表:表5-1 分区人口容量一览表第六章工业用地规划第6.1条空间布局第6.1.1条对于小金口住润工业区、汝湖成达、水苑工业区以及JB-90#、JB-91#、JB-92#、JB-93#地块等规模较大的工业区,积极推进土地集约化开发。
对于零星分布的小规模企业需进行集中整合,鼓励地块整体开发,提高基础设施使用效能,减少投资成本,节约社会经济资源和土地资源。
第6.1.2条工业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四环路南部工业用地规划为一类工业用地,四环路北部应积极引进一类工业,限制发展二类工业,禁止发展三类工业,严格控制工业项目对环境的污染。
第6.1.3条工业项目建设应控制在金石五路北部地区,金石五路南部JB-42#、JB-44#、JB-61#地块的现状工业用地和已批工业用地,应给予相应的政策引导,逐步改造为居住或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第6.1.4条对广仍公路两侧的工业企业进行综合整治,将JB-104#、JB-105#地块内分布的企业,远期改造成居住及其配套设施用地,保留JB-106#地块内食品加工等无污染企业,避免对白鹭湖地区的环境污染。
第6.1.5条对JB-100#地块内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的工业项目进行用地调整,远期转变为居住用地。
规划工业用地面积为489.70公顷,占规划区城市建设用地的18.45%,人均21.29平方米。
小金口中心区以机械制造、精密电子加工业为主,扶持发展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产业。
汝湖镇区以机械制造、化工材料、电子加工业为主,引导发展旅游产品加工、食品加工产业。
第七章公共配套设施规划第7.1条公共配套设施规划第7.1.1条加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安排的重要公共配套设施用地应严格控制,对于项目开发确需调整的用地,须在临近区域安排同等面积的用地进行布置,不得减少用地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