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届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物理卷(2014.10)

2015届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物理卷(2014.10)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二调考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C.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D.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2.如图所示,两个小球从水平地面上方同一点O 分别以初速度v 1、v 2水平抛出,落在地面上的位置分别是A 、B ,O '是O 在地面上的竖直投影,且O A ':AB=1:3。

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两小球 ( )A.抛出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1:4B.落地速度大小之比一定为1:3C.落地速度与水平地面夹角的正切值之比为4:1D.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一定为1:3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为24x t t =+(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第1s 内的位移是5mB.前2s 内的平均速度是6m/sC.任意相邻1s 内的位移差都是1mD.任意1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4.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4kg 的半球形物体A 放在倾角为θ=37°的斜面B 上静止不动。

若用通过球心的水平推力F=10N 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仍静止在斜面上,斜面仍相对地面静止。

已知sin 37°=0.6,cos 37°=0.8,取g=10m/s 2,则( )A.物体A 受到斜面B 的摩擦力增加8NB.物体A 对斜面B 的作用力增加10NC.地面对斜面B 的弹力增加6ND.地面对斜面B 的摩擦力增加10N5.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t 0 =2m/s 的速度匀速运行,t=0时,在最左端轻放一个小滑块,t=2s 时,传送带突然制动停下。

已知滑块与传送带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 =0. 2,g=10m/s 2。

在图乙中,关于滑块相对地面运动的v-t 图像正确的是 ( )6.用细绳拴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将一固定在墙上的水平轻质弹簧压缩了x (小球与弹簧不拴连),如图所示。

将细绳剪断后( )A.小球立即获得kx m的加速度 B.小球在细绳剪断瞬间起开始做平抛运动C.小球落地的时间等于2h gD.小球落地的速度大于2gh7.乘坐“空中缆车”饱览大自然的美景是旅游者绝妙的选择。

若某一缆车沿着坡度为30°的山坡以加速度a 上行,如图所示。

在缆车中放一个与山坡表面平行的斜面,斜面上放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块,小物块相对斜面静止(设缆车保持竖直状态运行)。

则( )A.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平行斜面向上B.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平行斜面向下C.小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12mg+ ma D.小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为12mg+ ma 8.小船横渡一条两岸平行的河流,船本身提供的速度(即静水速度)大小不变、船身方向垂直于河岸,水流速度与河岸平行,已知小船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A.越接近河岸水流速度越小B.越接近河岸水流速度越大C.无论水流速度是否变化,这种渡河方式耗时最短D.该船渡河的时间会受水流速度变化的影响9.据河南日报消息,京广铁路不久也将开通时速达到300公里以上“动车组”列车。

届时,乘列车就可以体验时速300公里的追风感觉。

我们把火车转弯近似看成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火车速度提高会使外轨受损。

为解决火车高速转弯时不使外轨受损这一难题,你认为以下措施可行的是( )A.减小内外轨的高度差B.增加内外轨的高度差C.减小弯道半径D.增大弯道半径10.如图为湖边一倾角为30°的大坝的横截面示意图,水面与大坝的交点为O。

一人站在A 点处以速度v0。

沿水平方向扔小石块,已知AO= 40m,忽略人的身高,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v0>18m/s.则石块可以落入水中B.若v0 <20m/s,则石块不能落入水中C.若石块能落入水中,则v0越大,落水时速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大D.若石块不能落入水中,则v0越大,落到斜面上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越大11.某马戏团演员做滑杆表演。

已知竖直滑杆上端固定,下端悬空,滑杆的重力为200N。

在杆的顶部装有一拉力传感器,可以显示杆顶端所受拉力的大小。

已知演员在滑杆上做完动作之后,先在杆上静止了0.5s,然后沿杆下滑,3.5s末刚好滑到杆底端,并且速度恰好为零。

整个过程中演员的v—t图像和传感器显示的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g取10m/s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演员的体重为800NB.演员在第1s内一直处于超重状态C.滑杆所受的最小拉力为620ND.滑杆所受的最大拉力为890N12.如图,轨道是由一直轨道和一半圆轨道组成,一个小滑块从距轨道最低点B为h的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滑块质量为m,不计一切摩擦。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滑块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D,h最小为2.5RB.若h=2R,当滑块到达与圆心等高的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3mgC.若h=2R,滑块会从C、D之间的某个位置离开圆轨道做斜抛运动D.若要使滑块能返回到A点,则h R1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A放在质量为M的木板B的左端,B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右滑动,且A 、B 相对静止。

某时刻撤去水平拉力,经过一段时间,B 在地面上滑行了一段距离x ,A 在B 上相对于B 向右滑行了一段距离L (设木板B 足够长)后A 和B 都停了下来。

已知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μ,且2μ>1μ,则x 的表达式应为()A.M x L m =B.()M m x L m +=C.121()()ML x m M μμμ=-+ D.112()()ML x m M μμμ=++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4141712781He N O H +→+B.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是:23514192192563602U Ba Kr n →++ C.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 l 、m 2、m 3,那么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所释放的核能为△E= (m l +m 2-m 3 )c 2D.原子从a 能级跃迁到b 能级时发射波长为1λ的光子;原子从b 能级跃迁到c 能级时吸收波长为2λ的光子,已知1λ>2λ。

那么原子从能级跃迁到c 能级时将要吸收波长为1212λλλλ-的光子15.一列沿x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质点P 恰在波峰,质点Q 恰在平衡位置且向上振动。

再过0.2s.质点Q 第一次到达波峰,则()A.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B.波的传播速度为20m/sC. 1s 末质点P 的位移为零D.质点P 的振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y=0.2sin(2t )m 2ππ+第II 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填空题(共8分,每空2分)16.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

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C.记录小球位置用的铅笔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D.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相接触E.斜槽必须是光滑的.以免受到摩擦力的作用17.如图所示,质是为M 的滑块A 放在气垫导轨B 上。

C 为位移传感器,它能将滑块A 到传感器C 的距离数据实时传送到计算机上,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滑块A 的位移一时间(x-t )图像和速率—时间(v-t )图像。

整个装置置于高度可调节的斜面上,斜面的长度为l 、高度为h 。

(取重力加速度g=9. 8m/s 2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现给滑块A 一沿气垫导轨向上的初速度,A 的v-t 图线如下图所示。

从图线可得滑块A 下滑的加速度a=______m/s 2。

(2)此装置还可用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时通过改变______可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成正比的关系;通过改变_________可验证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足成反比的关系。

三、计算题18.(10分)在滑雪运动中,当滑雪板压在雪地上时会把雪内的空气逼出来,在滑雪板与雪地间形成一个暂时的“气垫”,从而大大减小雪地与滑雪板间的摩擦因数。

然而当滑雪板相对雪地速度较小时,滑雪板就会陷入雪地中,使得它们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假设滑雪者的速度超过4m/s 时,滑雪板与雪地间的动摩擦因数就会由1μ=0. 25变为2μ=0. 125。

一滑雪者从倾角θ= 37°的坡顶A 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滑至坡底B(B 处为一光滑小圆弧)后又滑上一段水平雪地BC(BC 长度可忽略),不计空气阻力,如图所示。

A 、B 间距离L=20m ,滑雪者总质量m=l00kg , (sin 37°=0. 6,cos 37°=0. 8,g 取10m/s 2)求:(1)滑雪者到达B 处的速度大小v B ;(6分)(2)已知物体从空中下落时,空气对物体的阻力公式:f=kv 2 ,k=2. 5kg/m ,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滑雪者离开B 点沿轨道水平飞出后,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物体下落一段距离后将会匀速下落,这个速度被称为收尾速度,求滑雪者的收尾速度v 的大小。

(4分)19.(10分)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的右端与竖直面内的用光滑钢管弯成的“9"形固定轨道相接,钢管内径很小。

传送带的运行速度为v 0=6m/s ,将质量m=1.0kg 的可看作质点的滑块无初速地放到传送带A 端,传送带长度为L=12.0m,"9"字全高H=0. 8m."9"字上半部分圆弧半径为R=0.2m ,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 3,重力加速度g=10m/s 2,试求:(1)滑块从传送带A 端运动到B端所需要的时间;(4分)(2)滑块滑到轨道最高点C时对轨道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3分)(3)若滑块从“9”形轨道D点水平抛出后,恰好垂直撞在倾角θ=45°的斜面上P点,求P、D两点间的竖直高度h。

20.(11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球形陶罐,固定在可以绕竖直轴旋转的水平转台上,转台转轴与过陶罐球心O的对称轴OO'重合,转台以一定角速度ω匀速旋转,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落入陶罐内,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物块随陶罐一起转动且相对罐壁静止,它和O点的连线与OO'之间的夹角θ为6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