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故乡的河》教案

小学语文《故乡的河》教案

小学语文《故乡的河》教案
课题故乡的河课型拓展阅读设计者所在学校
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作者小时候生活在浉河边的有趣经历,感受作者对家长小河的喜爱。

4.利用多样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学习重点1.了解作者小时候生活在浉河边的有趣经历,感受作者多家长小河的喜爱。

2.利用多样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理解重点语句的能力。

学前准备教师
1.《浉河泛月》和《黄河颂》的原文打印稿。

2.《黄河颂》的音乐。

学生
1.读熟课文(先给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再读2--3遍,思考课文主要内容)
2.理清层次(用数字1、2、3……标出自然段,归纳批注自然段大意)
3.勾画字词(生字用圆圈,词语用横线,句子用破浪线)
4.记住生字(拼读,去拼音读,想办法记住生字的写法,并请家长听写检查
识记情况)
5.学习词语(读词两遍,理解意思,不明白的查阅工具书并摘抄在书上)
6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记录在摘录本上。

流程及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
一、引入(5分钟)(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见过小河吗?在河边嬉戏过
吗?你对家乡的小河有哪些认识呢?
过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有很
多的民间歌手都曾讴歌过自己的故乡的河
流,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白桦心中故
乡的河。

2.了解背景。

1.自由发言,畅谈自
己家乡的河流。

2.齐读课题
3.举手介绍自己收
集的资料。

关于白桦故乡的河,你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10分钟) (一)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自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难读的字多
读几遍。

2.勾画文中的四字词,每个词读三遍。

3.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二)解释词语。

教师指名重点词语,用以检查学生对
词语意思的掌握情况。

讴歌:歌颂,赞美。

名不见经传:常指人没有名气。

羡慕:爱慕,因为喜欢别人有某种长处,
好处也希望自己有。

迤逦:曲折连绵。

(三)了解内容,理清脉络。

1.浏览各段内容,看看各段或哪几段讲了
什么。

指名2-3人交流,引导比较并板书:
第一段(1):写“我”心中最美的河流是
浉河。

第二段(2-4):写童年时,“我”在河里的
趣事。

第三段(5):总结全文,抒发自己对故乡
河的喜爱之情。

2.复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3.引导学生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一)自读课文,解
决生字词。

1.自读课文。

2.勾画四字词语。

3.读自己勾画的词
语三遍。

4.全班交流生字的
认读情况。

(二)解释词语。

1.解释词语。

2.理解个别难懂的
词语,可做简单批
注。

(三)了解内容,理
清脉络。

1.浏览各段内容,看
看各段或哪几段讲
了什么。

2.汇报成果。

3.自由发言,复习概
括文章主要内容的
方法。

4.用简洁的语句概
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15分钟)(一)品读课文,感悟语言。

1.作者是怎样描写浉河发水的情景的?你
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一)品读课文,感
悟语言。

1.精读课文,思考问
2.作者在写故乡的河时,想到了什么?
3.作者描写了在河里的哪些趣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作者家乡的浉河有什么令人难忘之处?课文又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了作者对浉河的热爱呢?
小结:是啊,虽然这篇课文没有写黄河长江,写的是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河,但是因为作者朴实的语言,有趣的经历让我们喜欢,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故乡的喜爱赞美之情。

题,勾画批注。

2.小组交流。

3.汇报成果。

四、拓展(9分钟)(一)拓展一
同学们,了解了作者笔下的浉河,我
想大家一定对这条河充满了兴趣,大家可
能不知道,浉河泛月是信阳古八景之一,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古人张钺的一首
诗,大家来读一读,领略浉河的另外一种
神韵。

1.出示《浉河泛月》
双桨荡晴川,蟾光散暮烟。

珠随天山满,镜向水心圆。

桂席飞杯斝,兰言胜管弦。

映淮良可赋,同时对清涟。

2.指导学生练习朗读。

(二)拓展二
浉河美,我们的母亲河更美,虽然我
们可能还没有亲自去领略黄河的雄伟。


是,我们可以通过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以
及文章来了解伟大的母亲河,下面,就让
(一)拓展一
1.齐读。

2.个别读。

(二)拓展二
1.齐读。

2.个别读。

3.默读。

4.谈体会。

我们再来欣赏一首诗。

1.出示《黄河颂》。

2.指导学生练习朗读。

3.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说一说?
4.最后,让我们全体来朗读这首诗,表达
对养育我们的母亲河的赞美和热爱吧!
5.配乐有感情朗读。

五、结束(1分钟)
故乡的河是一幅美丽的画,时时印在
我们的脑海中;也是一首美好的诗,时时
缭绕在我们的心间;又是一支美妙的歌,
时时回荡在我的耳边。

所以,孩子们,请
拿起我们手中的笔,去抒发我们对故乡的
热爱之情吧!
1.完成本单元的“笔
下生花”。

板书设计
故乡的河
第一段(1):写“我”心中最美的河流是浉河。

第二段(2-4):写童年时,“我”在河里的趣事。

第三段(5):总结全文,抒发自己对故乡河的喜爱之情。

教学后记
《故乡的河》是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三单元“母亲河”的一篇拓展阅读课文,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但文字朴实无华又充满童趣,所以学生很感兴趣。

由于课文内容比较简单,又是六年级学生。

我设计时,首先考虑让学生通过初读,自主解决生字词,大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的任务仅仅是检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

其次,在整体把握了课文内容后,我设计了精读环节,让学生通过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语句来学习体会,通过学生的汇报环节,把话语权交还给学生。

再次,在课文学完后,我还安排了两首诗。

一首古诗,是对课文的回顾;一首现代诗,是对单元主题“母亲河”的照应。

两首诗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最后,教师用一组排比句来概括故乡的河的美,勾起学生的写作欲望,为本单元的“笔下生花”做了很好的情感铺垫。

但是课堂上由于时间关系,第二首诗只是出示,没有让学生感情朗读,比较遗憾。

总之,虽然这是一篇拓展阅读课文,但是对文本以及教学流程的
安排,我还是进行了深入钻研。

由于自己水平有限,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以
后还要不断学习。

黄河颂
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