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中全部语文教材分析

(人教版)初中全部语文教材分析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初中全部语文教材分析初中语文教材分析初中语文教学总体要求把握:以新课程改革的四大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听说读写能力为终极目标,以具体课文为例子,引入教学,举一反三,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引导、促使学生领悟、学会学习语文(读写)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三个年级、六册课文围绕总体目标,各有侧重点,层层深入(具体见下各册各单元分表)。

分析课文,不要纠缠在一些细微末节,重点: 1、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线索和脉络,从字——词——句——节——段——篇,学会从具体内容中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习掌握更多的词汇(读、写的基础)。

3、读懂、理解、分析课文的内容(从表层义——深层义——比喻义——象征义)及作者如何表达的基本方法。

七年级上册本册重点提示:本册教材针对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这是人生一个重要转折点),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把握好本册语文的教学重点:引发兴趣,关注语文(大语文),立好规矩,打好基础。

针对初一新生,要发扬继承好小学中学语文的一些传统(如认真书写、教师指导细致等),又要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自学、自我分析的能力。

1/ 80基础能力培养的重点一是阅读能力(重点是记叙文),二是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写得一笔好字),三是写作能力(逐步了解和掌握五种表达方式,重点是记叙文),四学习语文的一些良好习惯和基本方法。

写作五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记载人的行为经历,叙述事情的经过变化。

写景状物,描摹景的氛围,形容物的形态。

剖析事物构造,解释概念含义(析理释义)。

讲道理,明观点,论是非。

抒发感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

一轮圆圆的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来了。

太阳是从东方升起来的。

太阳从东方升起的道理谁都知道。

啊,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七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一)---------------------------------------------------------------最新资料推荐------------------------------------------------------ 单元人文目标目标认知目标课文教学重点练习1、收集一些关于人生诗歌; 2、学写诗歌。

叙事中说明一定道理(区别小学的记叙文)。

了解杂文,评论生活学习中的人、事。

1、了解诗歌特征及基掌握词语(备第针对学生刚进1、;一入初中这样一一词语本)本表达手法(形象中寄 1 《在山的那边》托感情或哲理)。

2、“山” 、“海” “寻及海”的含义。

2《走一步,再走一步》(记叙文) 1、记叙文的要素及基本要求。

2、叙事——感慨(登山的艰巨及心理感受)杂文特点:夹叙甲议, 3《生命,生命》重在议论(与前文比(杂文)较)。

1、由物及情、托物言单个人生的转折,2、懂得文章要(诗歌)元引导正确对待表达一定的思人生:人生是美好、曲折而又需想观点及基本的表达方法(直要去努力实现,接、间接)关爱生命,体验、憧憬、思考人生。

3、重点学习叙述的表达手法。

4、建立一些学习语文的规则(如记好笔记、每周一篇周记、 4 《紫藤罗瀑布》情的手法(与前文相每天练字等)。

(抒情散文)比)。

体味。

3/ 805《童趣》(文言文)介绍文言文知识、常见的实词、虚词用法,字类活用、句式,翻译。

重点:之、或。

2、诗化语言的自我介绍(过去、现在、综合性练习将来)要突出一两件趣事、有意义事,介绍方法可多样。

作为第一次作文。

初中开始,学生将接触文言文,所以应明确初中文言文教学总体目标要求,在知识目标上,要围绕文言文阅读的一些基本规律和方法展开教学(如实词的古今变化、虚词的运用、词类活用、主要的句式等),给予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

各篇课文又要根据要求突出一、两个重点,逐步深化,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实译能力)。

七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二)单目标---------------------------------------------------------------最新资料推荐------------------------------------------------------ 元人文目标认知目标课文教学重点练习哲理诗(与前诗比较)仿造比喻,“人学习和掌握记 6《理想》(诗)掌握诗中大量比喻的含句。

第承前一单元,二生” 进行人生、叙文中穿插议价值观的论、抒情手法,单理想、义,认识比喻。

了解文章中的思想及作引导学生多种角度叙述。

7 《短文两篇》者如何表达。

认识随笔提倡写随元教育,确立自己的努力目标(远、近)。

掌握比喻的修辞方法。

(随笔式散文)的特点:围绕一点感慨、笔式周记情感,引伸发挥,不拘一格。

认识寓言的特点,了解 8《人生寓言》文中的“寓身”和“寓意” 。

9 《我的信念》认识第一人称的记叙方(自传文)法,分析文中记叙、抒情、议论的运用。

10《论语十则》介绍孔子和儒家思想。

(文言文)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虚词,翻译背诵。

重点;说(通假)、乎、则。

走向社会学语文——引导、培养学生综合性“大综合性练习语文”的观点(利用一切机会)。

5/ 80设计广告或者评论常见广告,了解社会语文运用情况。

收集孔孟警句。

作文:我的信念收集寓言并交流。

寓言:寓言是一种隐含明显讽喻意义的简短故事,作者把要说明的道理寄寓在故事中巧妙含蓄地表达出来。

拉·封丹说:“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

所讲述的故事好比身体,所给予人的教育好比灵魂。

我国古代有许多寓言,” 到唐朝柳宗元开始,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西方有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

七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三)单目标---------------------------------------------------------------最新资料推荐------------------------------------------------------ 元人文目标认知目标课文教学重点练习学写校园景物。

描写当地四季不同景物。

11《春》(写景写景手法(选择角度、描写手法)。

与上文比较,抓住不同第介绍有关“美” 学习“美”的散散文)引导学文语言;三的知识, 12 《济南的冬单生欣赏“美”的学会如何描写天》(写景散文)特点写:一冬一春,一元事物。

景物(绘形、绘声、绘色);掌握拟人的修辞手法。

14《秋天》(诗)写景抒情 15《古代诗歌》写景抒情综合性练习扩大阅读,学会描写。

南一北。

13《山中访友》叙述中穿插描写手法,(写景散文)移步换形的动态写法。

结合《钱塘湖春行》(动诗态)背诵背诵写一篇描写为主的旅游散文。

第16 《化石吟》用文学形式表达科学知识(形象化)。

四介绍科技知识,学习说明文知(诗)学习说明文 17 《看云识天比喻、下定义的说明方单培养科技素养识,(求的基本写法(说气》说明文)式。

元和科学精神(真与探索)。

明次序、手法)(自然现象)。

7/ 8018《绿色蝈蝈》说明的顺序和角度。

(说明文)(动物) 19 《月亮上的足迹》(记叙文) 20《山市》(文言文)记叙中介绍科技知识。

按事件经过记叙。

了解《聊斋志异》一书。

文言字词,重点:无何、为。

综合性练习收集月球的知识、故事、诗词、传说。

写说明文七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四)单目标---------------------------------------------------------------最新资料推荐------------------------------------------------------ 元人文目标认知目标课文教学重点练习生活中如何处理矛盾,从热指导观察、积累 21《风筝》(记培养互相体谅精神,化第亲情教育。

推生活细节,学习叙文)五爱家人开始,“老通过小事、细节单及其他人,以及人之写人,充满感情元吾老,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关系。

23《散步》(记叙性散文)写人的手法,写好记叙文。

解生活中的矛盾。

理解文中一些关键语句(鲁迅式笔法)。

22《羚羊木雕》正确处理朋友、同学之(记叙文)间的关系。

记叙的多样角度和笔法。

家庭亲情的体会。

学习从平淡生活中挖掘题材、抒写情感的手法。

24 《诗两首》(散文诗、新诗)体会母爱。

学习形象寄情的手法。

了解散文诗的形式(散文的形式,诗歌的意境)。

25《世说新语》了解《世说新语》掌握。

两则(文言文)文言字词,句子成分省略。

关于亲情、友情的讨论。

学习多种综合性练习收集关于亲情、友情的警句、故事。

手法的记叙。

9/ 80写作练习:记叙亲情或友情。

本册教材共有古诗 15 首。

从时代分:东汉三国 2 首,唐代 7 首,宋代 5 首,元代 1 首。

从体裁分,古体四言(旧题乐府)2 首,格律诗 9 首(七绝 5 首、五律 3 首、七律 1 首)从题材内容看,一类写景抒情,一类写人生哲理。

教学:1、熟读并延伸介绍有关古诗。

2、介绍有关诗歌和诗人的知识。

3、诗歌艺术手法:直抒情感、间接抒情(写景抒情,景中寓情)。

4、诗歌语言特色和诗人风格。

七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五)---------------------------------------------------------------最新资料推荐------------------------------------------------------ 单元人文目标目标认知目标联想、想象在阅课文教学重点练习理解深刻的含义,鼓励写作中的重 26 《皇帝的新说真话。

学习生动的叙第本单元是想象读、培养学衣》(童话)六丰富的童话世要作用。

写手法(刻画人物、心理、性格)。

了解童话。

单界,感受真、善生丰富的想象,生动形象,写作中更加丰富生动。

首》(新诗)丑、元美与假、恶。

在阅读中再现 27 《郭沫若诗两体味诗歌中的美好世界,理解其中的含义(结合形象分析)。

28《女娲造人》了解神话与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 29 《盲孩子和他学会同情人、关心人。

学写童话的影子》(童话)体会文中美好的意境、美好的感情。

30《寓言四则》继续深入了解寓言特点,理解其中的含义。

收集、交流人类史前史综合性练习的资料,了解当地的历史。

童话:是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它通过奇异动人的幻想,奇妙曲折的情节间接反映现实生活、表现儿童情趣的一种文学样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