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全册说课稿第一单元让我试试看1、挑战第一次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挑战第一次》(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挑战第一次》一课,侧重引导学生体验挑战带来的挑战,并学习相对理性地选择与面对挑战,做一个敢于挑战的人。
本课三个主题分别有不同的教学侧重点。
“我的第一次”意在通过对自己生活中“第一次”体验的回顾,发现“挑战自我”对成长的意义;“我还想试……”,留白式的标题,旨在引导学生对挑战的内容进行理性的辨析,从而懂得不可以盲目尝试所有事,有些事要注意尝试的条件;“我们一起来挑战”旨在通过情境体验,引导学生辨析、讨论不同类型的尝试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在同伴的帮助下克服障碍,完成挑战;绘本《小马过河》故事的补充与拓展,引导学生理解挑战对于成长的意义,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好奇心重,求知欲强,对周围的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愿意尝试新鲜事物。
但学生中存在两种倾向性:一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都不愿意尝试,缺少探索的精神与勇气;另一种是总喜欢冒失地去做一些事,不顾后果。
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是多样的,如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因此,本节课除了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还需要邀请家长以各种方式参与到学校道德教育中来,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良好合作。
根据新课标和本课的教学内容与特点,结合学情,我设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一些关于挑战的知识和本领,知道挑战会带给我们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教训。
2.情感与态度体会挑战的乐趣,并愿意尝试新的挑战,明白没有最初的失败就没有后来的成功。
3.行为与习惯勇于尝试,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
4.过程与方法在游戏分享的过程中,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同时掌握与人交流的方法,愿意主动与人交流。
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将教学重难点设定如下:1.重点:了解一些关于挑战的知识和本领,知道知道挑战会带给我们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教训。
2.难点:体会挑战的乐趣,并愿意尝试新的挑战,明白没有最初的失败就没有后来的成功。
二、说教法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法、讨论法、探究法、情景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多媒体展示视频《小马过河》)师:同学们,你们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2.学生交流。
3.师: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小马敢于尝试着自己第一次过河,并获得了成功。
可见,任何事情挑战后没有那么难。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新的一课《挑战第一次》。
【设计意图:以视频故事的形式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促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
】(二)、讲授新课活动一:我的第一次1.师:生活中有很多第一次的经历,你们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做某件事情的情形吗?你们是怎样完成挑战的?2.学生自由发言。
3.师:在你们挑战的过程中,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你们当时有何感受?4.学生讨论交流。
5.师:请同学们以“我试过……当时心里……试过之后……”这样的句式,向大家描述一下自己第一次挑战后的心情和感受。
6.指名汇报。
7.师小结:可见,只要努力过,尝试过,成功会带给我们喜悦,失败将教给我们经验。
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笔丰厚的财富。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交流自己第一次挑战的经历,体会到挑战会带给我们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教训。
】活动二:我还想试……1师:刚才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第一次挑战的经历,分享了自己的所得,我发现你们都喜欢尝试新鲜事物,那你们还有哪些想尝试的事物呢?2.学生自由发言。
3.师:同学们,勇于尝试新鲜事物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你们一定要保持下去啊l4.师:但是,你们知道哪些事要大胆试,哪些事不能试,哪些事有人帮着可以试吗?5.生l:我也想回答问题,但就是不敢举手——要大胆试。
生2:我想自己单独出去游泳——不能试。
生3:我想学翻跟头——有大人保护才能试。
6.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分析得也很对。
接下来让我们把自己总结的经验整理出来并做成卡片,送给其他同学。
7.学生动手制作经验卡片。
8.师小结:当我们明白了哪些事要大胆试、哪些事不能试、哪些事有人帮着可以试后,再去尝试我们感兴趣的事情,成功的机会就会多一些,老师祝你们都能挑战成功![来【设计意图:在鼓励学生勇于尝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不能一味地去尝试,明白哪些事要大胆试、哪些事不能试、哪些事有人帮着可以试。
】活动三:我们一起来挑战1.师:同学们,你们想进行哪些挑战呢?2.学生自由发言。
3.师:那怎样做才能挑战成功呢?老师告诉大家一个秘诀,多尝试,多练习。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挑战吧!4.挑战项目预设:(1)脸盆里练憋气。
(2)在大家面前唱歌。
(3)下叉腰。
(4)跳长绳。
……5.师:现在你们挑战成功了,有哪些故事或感受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吗?6.学生积极发言。
7.师:孩子们,你们说得真好,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
我们挑战后发现,其实没有那么难!【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参与挑战活动,有利于他们将知识学习、生活体验、问题探究紧密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第一次,有第一次成功的喜悦,也有第一次失败的烦恼。
可以说,我们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的。
只要我们勇于挑战自我,不懈努力,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四、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此板书力求让学生抓住课文主线,突出教学重难点,简单明了,便于掌握。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聆听!2、学做“快乐鸟”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学做“快乐鸟”》(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二、说教材快乐是一种情绪体验,愉快、积极地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能力。
追求快乐生活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
但要愉快、积极地生活,需要有辨识正当快乐与不正当快乐的理性,这种理性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养成与锻炼。
有些快乐与满足感是不能追求的,如吸毒带来的快乐与满足感,欺负别人带来的快乐与满足感,等等。
《学做“快乐鸟”》是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本课就是要引导学生初步明白快乐与不快乐都是人生的必有内容,学习辨识快乐的正当性,掌握疏导消极情绪的简单方法,使学生成为一只积极向上的“快乐鸟”。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情绪体验,愉快积极的情绪在他们的生活中占主导地位,但他们也不得不面对属于他们的烦恼。
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活动化教学,引导孩子分辨情绪、情感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学会用多种方法调节消极情绪,感受生活、学习、游戏的快乐,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根据新课标和本课的教学内容与特点,结合学情,我设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感受身边的人和事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能够设法把遇到的烦恼变为快乐。
3.懂得并尝试给别人带来快乐。
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将教学重难点设定如下:1.重点:掌握消除烦恼的方法。
2.难点:乐于并善于把快乐带给他人。
二、说教法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法、讨论法、探究法、情景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说教学过程活动一分享快乐活动目标:感受身边的人和事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活动过程:1.老师导语: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想见见它吗?2.学生带着欢喜和好奇的心情迎接这位神秘的朋友。
3.老师:(舞动快乐鸟的手偶,以快乐鸟的口吻向学生作自我介绍)我是快乐鸟,我给大家带来了快乐小勋章,只有自己快乐并且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孩子才能够佩带,有信心做这样的孩子吗?4.请学生分成小组。
在组内回忆让自己感到特别高兴的事情,然后在班级里把自己的快乐事与大家一起分享。
(喜欢唱歌的同学在现场给同学们唱一唱,喜欢朗诵的同学诵读一段诗歌等等。
)设计意图:以揭开新朋友的神秘面纱为导语,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争得快乐小勋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快乐的事情,再在班级里进行展示,旨在让学生充分地去回味曾经发生过的快乐事,去感受快乐。
活动二解决烦恼小妙招活动目标:能够把自己或别人遇到的烦恼变成快乐的事情。
即用有效的办法帮助自己或别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烦恼和困难。
活动过程:1.老师过渡:真没想到你们有这么多的欢乐事,真是比快乐鸟还要快乐!在上一节课,我们把烦恼的事情全部装在烦恼袋里(老师出示烦恼袋)。
今天,让我们在快乐的游戏当中解决这些烦恼,好吗?2.老师讲述游戏规则:同学们听音乐传欢乐球,音乐停止时,欢乐球落到谁的手里,就请谁从烦恼袋里抽出一个写有同学烦恼的纸条,请大家帮助这位同学解决烦恼。
3.学生按照座位顺序传欢乐球,开始游戏。
在帮助同学解决烦恼和困难时,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多想些有效的办法。
设计意图:同学们在自己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老师则从旁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用学生的语言感染学生,用学生的头脑帮助学生,用学生的爱心鼓励学生。
通过大家的集思广益,能够深刻地领会到自己该怎样变烦恼为快乐,变困难为毅力。
活动三快乐门诊部活动目标:正确判断出解决烦恼的方法的对与错。
活动过程:1.老师过渡: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快乐的事情,同时,这样、那样的烦恼也不少,我们要学会像现在这样把自己遇到的不愉快变成高兴、快乐的事,那才是最聪明、最健康的孩子。
2.通过观察课件上几个小朋友的做法(三段录像),讨论他们这种把烦恼变成快乐的方法对不对。
3.老师引导同学们说一说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没有用过不太好的办法获取一时的快乐。
现在的自己,又有什么感受。
4.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使学生知道欺骗、逃避等行为都不是正确的方法,都不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快乐。
活动四让快乐更多[活动目标: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学习做一个能经常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孩子。
活动过程:1.老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生活中帮助家人和朋友排遣烦恼、获得快乐的故事。
2.老师小结:正是因为你们把快乐的种子撒播到别人的心田,所以有那么多来信表扬我们。
老师给你们读一读。
(老师读的信当中,有妈妈写给女儿的,有同学写给小伙伴的,有老师写给学生的。
老师每读完一封信,就给信中提到的那位同学佩带上快乐小勋章。
以此鼓励其他同学以他们为榜样。
最后赠送幸福花,让学生深深的感受到:能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会快乐;帮助别人解决困难,给别人送去温暖是多么幸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