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的理解、成语归类例1 给下面句子化纤的部分换一个恰当的成语。
(1)活动结束了,我们就要离开少年宫,同学们都很留恋,不忍离去。
()(2)考试开始了,同学们精神非常集中地答卷。
()(3)解放军战士奋勇向前,不顾生命危险,抢救落水儿童。
()(4)实现“四化”,是振兴和安定国家的伟大事业。
()举一反三11.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1)举着灯在夜里游览。
()(2)自己做错事自己受累。
()(3)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4)减少人员,缩小机构。
()(5)喜爱到不肯放手的地步。
()(6)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7)数目多得数也数不清。
()(8)事先并没有商量而彼此的看法和行为完全一致。
()2.将成语和其意思用线连起来。
鼠肚鸡肠比喻不忘本或怀念故乡狐死首丘形容豪杰奋起,大展宏图虎啸风生比喻气量小兔死狐悲比喻因同类的灭亡而感到悲伤2.按解释补全成语。
(1)()言()语:简短的话。
(2)()言()语:虚伪而动听的话。
(3)()言()语:为讨人喜欢或哄骗人而说的十分动听的话。
(4)()言()语:背后制造、散步的污蔑、诽谤之类的话。
(5)()言()语:很多话。
(6)()言()语:雄壮豪迈的话。
(7)()言()语:说话声音轻柔,预期温和。
(8)()言()语:用恶毒的话骂人或用凶恶的语气说话。
(9)()言()语:私下里议论或背后散布难听的话。
(10))()言()语:粗鲁、肮脏的话。
例2 把下面成语补充完整,并按感情色彩的不同分为两类,写在横线上。
好高()远斗志()扬持之以()盛气()人横行无()高瞻远()居心()测和()共济(1)(2)举一反三训练21、把下面成语分别归类,写在横线上。
坐井观天不计其数盈千累万兴高采烈层峦叠嶂成群结队昂首阔步刻舟求剑愁眉苦脸绿水青山(1)用故事说明道理的:(2)说明数量的:(3)描写人物外貌、神态的:(4)描写自然景物的:2、先把成语补充完整,在归类。
一尘不()逆来()受门()若市()流不息开()节流锲而不()精打细()聚沙成()(1)说明人物品格的:(2)描写环境或场面的:(3)告诫人们要勤俭节约的:3、将下面成语补充完整,在回答问题。
(1)万水()山绿水()山()山峻岭上面成语都是与山有关,其中()是形容山势高;()是写山的数量多;()是写山的色彩。
(2)A.持之以() B.语重心() C. ()足不前 D.冷嘲热讽E.突飞()进F. ()理力争G..麻木不()H.有始无()I无动于() J忍气()声①褒义词有:②互为反义词的有:()-()()-()()-()③互为近义词的有:()-()冲刺自我检测一、想一想,划横线的字在句中各表示什么意思?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后面括号里。
A.光线强 B发光 C(声音)强;响亮 D使声音响亮 E(心胸、思想等)开朗;清楚 F显露,显示1、黑夜中,只见手电筒亮了一下。
()2、张大爷说话的声音真洪亮。
()3、她心明眼亮,一下子看透了我的心事。
()二、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分类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天动地大义凛()全神()注视()如归片甲不()气()山河损兵()将聚精()神1.描写精神专注:2.描写惨败景象的:3.描写气势的:4.描写英雄气概的:三、按要求填空。
1.根据意思写成语。
(1)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有名。
()(2)屋子里的人全都大笑起来。
()(3)自以为有功而骄傲自大。
()(4)扪心自问,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
()2、写出下列成语的近义词。
画饼充饥()瓜熟蒂落()多此一举()缘木求鱼()管中窥豹()开门见山()四、照样子,解成语。
例:袖手旁观——(冷漠)笑里藏刀——()甜言蜜语——()鹤立鸡群——()神机妙算——()五、把下列划线部分的内容换成一个成语。
1.几天后,美惠子一点也不拘束了。
()2.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残忍地杀害了无数的人民。
()3.20岁的肖邦日夜思念着自己的祖国。
()4.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幽暗的房间里,点上蜡烛,彻夜地作曲,弹琴。
()六、先将成语补充完整,再任选两个分别造句。
喜笑()开雷霆万()扭转()坤排山()海面黄肌()器宇()昂七、读故事,写成语。
春秋时齐侯出兵攻打楚国,楚派使者问齐侯:“你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两地距离很远,好比马与牛走失了,绝不会跑到对方的境内。
”这个故事引出的六字成语是:八、应中国外交部长杨杰篪邀请,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于2009年5月20日到22日,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访问。
在谈到共同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时,她特意用了中国的成语“同舟共济”。
你能结合当前国际经济形势,说说“同舟共济”的意思吗?九、判断下列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这难道是我的错吗?()2、鲸的身子这么大,它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
()3、在半空中看长江,简直是一条白缎带。
()4、竹子长得要戳破天。
()5、当四周很安静的侍候,蟋蟀九在平台上弹琴。
()十、把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重新排列,将序号写在前面的括号里。
()圆圆的脑袋上,一对粉色的小耳朵向上竖着。
()它那条又小又短的尾巴也向上翘着,显出一副调皮的样子。
()我在它的脖子上系了一条绿丝带,打了个蝴蝶结。
()仿佛在倾听周围的动静。
()脸上嵌着两只明亮的小眼睛,透蓝的眼眶里,那圆溜溜的黑眼珠还真有神采呢!()小花鹿真讨人喜欢。
()它整天静静地蹲在我的写字台上。
()这一下,它变得更加神气和漂亮了。
()一张小嘴微微撅起,像是要和我说话。
怎样归纳中心思想引路人春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在密密麻麻的雨帘中,街上行人稀少。
我不禁加快了脚步向前走去。
我只顾低头赶路,突然把身旁的一个行人撞了一下。
我连忙抬起头来,只见他踉跄了一下,迅速扶住路旁的墙壁,才没有倒下去。
“对不起,对不起!”我连声道歉。
“嗷,嗷,不要紧!”哎呀?这时你才发现他竟然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我心里感到一阵不安,忙说:“大伯,我扶你回去吧!”说着,九伸手搀扶着他。
“太谢谢了,小姑娘。
”他很感动地说着。
我们一齐继续向前走。
突然,我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摔倒。
我低头一看,是一块下水道水泥板,就不满的嚷着说:“谁把水泥板拿开了,也不放回原处,真缺德!”但一想到身旁的盲人,忙提醒说:“大伯,你走这边,小心绊倒。
”他刚买了一步,随即又停了下来,睁开被我搀扶着的手,把手中的拐杖放在一边,蹲下去一边摸索着,一边说:“还会有人经过这里,说不定会被绊倒的。
”不一会,他摸到了那块水泥板,又摸到了旁边的下水道口,小心翼翼地搬过去把它盖好。
然后,慢慢地站起了来,伸手到衣袋里去摸手绢。
这时,我的心灵受到了猛烈的一震,赶紧拿出自己洁白的手绢,放在他那沾满泥水的手中。
他说了些什么,我一句也没有听清,我感觉自己的眼睛湿润了。
我仿佛看见那涮模糊的眼睛在发光。
是的,我看见了他那颗火热透明的心,一颗时时能想到别人的心。
雨仍在下着。
雨中,我搀扶着他。
继续向前走着,走着······在通往他家的这条路上,我是他的引路人;而在学习做人的人生道路上,他——一个双目失明的人,确实我很好的引路人。
组词。
震()袋()连()禁()振()带()联()尽()按事情发展顺序用“//”线把短文分成三段,并写出第2段的段意。
段意:3、读下面这段话,用“”线画出写实在事物的句子,用“”线画出写联想的句子。
我感觉自己的眼睛湿润了。
我仿佛看到他那双模糊的眼睛在发光。
使得,我看见了。
看见他那颗火热透明的心,一颗时时能够想到别人的心。
4、本文的中心思想是:训练2难忘的一件事我经常听叔叔、阿姨们议论,个体商贩爱骗人。
他们把土豆包上土当送花皮蛋,给鸡肚子充水卖给人,买一斤香蕉只给七两。
我对个体户没有好感,我也从来不去买他们的东西。
但是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对他们的印象,使我至今难忘。
//那是一个寒冬的下午,我上体育课时,忽然觉得脚下漏风低头一看,原来是棉鞋开了一个口子。
回到家里,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
爸爸说:“冬天就要过去了,买新鞋又不划算,还是补一补吧!”可我家附近没有补鞋店,我只好穿上坏鞋,和爸爸一起去找我们学校附近的一位补鞋老人。
//这时,太阳快要从西边落下去了。
寒冷的西北风刮起了地上的沙土,人们顶着寒风,急急忙忙地走着。
那补鞋老人已经收拾好了补鞋箱,准备回家。
爸爸见此情景,急忙走上去说:“老大爷,你能给这孩子补补鞋吗?他上体育课时鞋线开了。
“老人望着怒吼的狂风,由于了一下,但又一看我穿的破棉鞋,就说:“好吧!”老人重新打开补鞋箱,坐在凳子上,拿起我的鞋,看了看,就补起来。
我仔细端详这位老人,他花白的头发,古铜的脸色,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额头上有几道皱纹,由于常年补鞋,他那双手上结满了厚厚的茧子。
他一手拿着鞋锥,一手拿着线,一针一针的缝着。
太拿起太冷了,他用嘴对着手哈哈气。
不一会儿,裂口缝住了,可他并没有停手,又一个个的把那快要开线的地方拉开,重新缝上,并自言自语地说:“孩子穿的鞋子不结实不行。
”说着又仔细地缝补起来。
可我心里却在想:哼,你还不是为了多收我的钱吗?// 鞋子补好了老人的手也冻僵了爸爸轻声的问要多少钱哪他伸出右手那两个贴满胶布的手指投也不抬地说两毛我愕然了。
爸爸一边掏钱,一边问他一天能赚多少钱啊,他说:“唉,什么钱不钱的,还不是为大家图个方便。
”老人的话像是一把小锥子一下一下敲在我的心上······//1、给文章第5自然段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用“”线画出文中描写补鞋老人外苗的句子。
3、按文中划分的段落写出各段段意。
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4、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5、文中叙述的这件事,为什么是作者难忘。
古诗积累:6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7 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8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苏教版/第10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9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0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