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平法识图与算量》授课计划(1803)

《钢筋平法识图与算量》授课计划(1803)

授课计划(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钢筋平法识图与算量》适用班级城1803(B、C )
任课教师杨胜炎
课程组长
专业中心主任
分院负责人
主管负责人
学期授课计划编写说明
一、课程定位
《钢筋平法识图与算量》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职业技能核心课程。

其功能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识读平法施工图并熟练掌握钢筋翻样技术,另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学习能力。

本课程以《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制图与建筑CAD》、《房屋构造》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

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了解掌握建筑结构施工图识读及钢筋工程量计算能力,突出造价员的基本能力。

该课程是后续《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施工技术》等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是我系建筑工程类专业毕业生立足施工一线的核心技术能力。

二、课程目标
在专业调研及岗位工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建筑施工现场一线生产及管理岗位职业能力与素质的要求,确定了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三、课程内容选取、组织及表现形式
整个课程划分为7个学习情境,分别是建筑结构感性认识、柱平法施工图识读及钢筋算量、梁平法施工图识读及钢筋算量、剪力墙平法施工图识读及钢筋算量、板平法施工图
识读及钢筋算量、基础平法施工图识读及钢筋算量、楼梯平法施工图识读及钢筋算量(课后自主学习)。

每个学习情境包括3个学习任务,共18个任务。

《建筑施工技术》教学内容的选取、组织及表现形式表
四、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与应用
1、教学模式:本课程按项目化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采用分组教学实施各项课程任务。

2、教学方法与应用:运用多媒体教学,穿插现场施工图片,三维模型演示,增强学生感性认识,便于理解图集中抽象的构造做法;任务实施过程中借助学习通平台,分享教学资源,增强课上与课下的沟通,互动,及时反馈学习困惑,分享学习心得,了解教学效果,及时作出有效的强化与调整。

任务完成后,通过分组汇报交流,锻炼学生的胆量,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对任务相关知识的认识理解。

五、考核设计
考核由过程考核及技能测试两部分构成。

过程考核重在督促学生积极参与情境任务;技能测试通过笔试、在线测试等方式考查学生对各学习情境相关技能的掌握情况。

1考核内容与方法
考核由过程考核及技能测试两部分构成。

⑴过程考核
每个情境完成后,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情况及考勤做出该情境的过程考核成绩。

过程考核表
注:考勤只扣分不加分,迟到一次扣2分旷课一节扣5分。

⑵技能测试
各情境结束后,以笔试、在线测试等形式考查学生对项目技能的掌握情况。

根据每一学习情境的过程考核及技能考核按下表计算出该情境的学习成绩。

情境评价总表
2课程总成绩评定
课程结束后根据各情境的成绩按照下表计算出本课程的总成绩。

课程总成绩评价表
六、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充分利用、创造校内外的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及便利的学习资源。

(1)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多媒体课堂,借助三维模型进行教学,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教学生动具体,信息量大,教学效率高。

(2)各情境的任务真实化
利用工程技术施工实训室及新校区施工现场,将情境任务的真实化,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养成。

(3)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努力丰富完善课程网络资源,如视频资源、相关图集、教学课件等资源,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课程学习、自我测试、在线答疑和课程讨论,实现方便、灵活的学习。

七、进度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