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脚内侧传球教案

脚内侧传球教案

动作
三、要求:
三、要求:语言清
活动要充分
晰洪亮。
一、组织: △ --- △ △ --- △
一、组织: 全班集体进行
△△
△△
¦¦ ●¦¦
△△
△△
一、脚内侧传接球动
作要领:
△---- △
19 1
1、脚内侧传接球时
△---- △
应先助跑。支撑脚落

地 时 足 尖 应 与 出 球 二、学练法:
二、教法:
方向保持一致,距球 1、学生观察教学图片, 1、教师展示脚内侧
0
全班集体进行
法:
xx
1、 分成人数相等四 —


— 0x x Δ x x0 —
2、 每组选一个队长 —

进行登记成绩。
xx

3、 同学们用脚内侧
0
推门
| || |
4、 在制定的标志筒
二、教法:
进行推射足球推 二学练法:
1、 教师讲解游戏
进两个红色标志 1、学生认真听讲并理
练习方法及规
筒之间的门得 1 解 游 戏 方 法 及 规
则。
分,红色与黄色 则。
2、 对学生进行分

的门得 3 分,红 2、学生进行分组练习。 组。
10 1
色与绿色之间的 3、学生在游戏时要注 3、 提醒学生要注
门得 2 分。
意安全
意安全
5、 依次进行,最后 4、学生分组进行游戏。 4、 组 织 学 生 游
总分第一的队获 5、学生在游戏时要相
戏。
胜。
互鼓励,相互配合。 5、 学 生 在 游 戏
3、 在游戏中,提高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
4、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
重点:支撑脚与击球部位
难点:击球的力度和准确性
课序
准 备 部 分
课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时次 间数
一、组织:
一、组织:
xxxxxx
全班集体进行 1’ 1
x x x x x x 二:教法:
△ x x x x x x 1、 体 育 委 员 整
15 厘米左右,膝关节 并理解动作要领
传球教学图片

微 屈 , 两 臂 自 然 摆 2、学生认真听讲与老 2、教师讲解动脚内
动,维持身体平衡。 师完成示范动作。
侧传接球动作要领
2、踢球腿以髋关节
与学生一起示范动

为轴由后向前摆动,
作。
在前摆过程中,脚迅 3、两人一组完成练习 3、教师组织学生两
速外转 90 度,脚尖
2、徒手操
Xxx Xxx
5’ 1
(二)熟悉球性: 1、双脚向后踩球 2、左右脚拨球 3、拉球
二、学练法: 1、 学生认真听讲并理
解动作要领 2、 学生进行练习。 3、 认真听教师点评。 4、 练习时要注意动作 准确
二、教法: 1、 教师讲解动作
要领. 2、 教师用口令指
挥学生练习 3、 教师点评学生
一、课堂常规:
xxxxxx
队,查看人数。
二、学练法;
2、 检查服装,安
1、体育委员整队,查
排见习生。
看人数
3、 提出本课教学
三、要求:
目标。
快、静、齐
三、要求:语言清
晰,洪亮
二、(一)运球
1、同学们在圈内运 一、组织:
一、组织:
球,教师发出不同的
信号,同学们听信号 做动作。
Xxx Xxx
全班集体进行。
腿 应 继 续 保 持 击 球 6、回答教师提出的问 纠正。
时的形状随球前摆。 题
6、教师提出问题
7、优秀生展示动作 7、让优秀的学生示
范动作
8、认真听教师点评动 8、教师点评

三、要求:
三、要求:
认真练习,正确的完成 组织学生认真练习
动作。
一、组织:
一、组织:

游戏:足球--推小门
| || |
游戏规则及练习方
二、学练法:
二、教法:
1、学生认真听讲
1、教师讲解练习动
2、在教师的带领下练 作要领。
习动作
2、教师带领学生练 5 1
习动作
三、要求: 放松充分
三、要求: 声音洪亮,动作 规范。
预计密度:120---130

心率: 30%

180
脉搏/次数
160

140
120

100
80
10 20 30 40 50 时间
人一组,一人踩球,

稍翘起,脚掌与地面
另一人体会上一步
平行,以大腿带动小
传球动作,交替进
腿快摆击。
4、学生分组练习动作 行
3、击球时脚跟前顶,
4、组织学生分组练
脚腕用力绷紧,以脚 5、学生对自己的错误 习动作
内 侧 部 位 击 球 的 后 动作进行纠正
5、教师巡回辅导,
中部。击球后,踢球
对错误的学生进行
脚内侧传球教案
上课教师: 教学内容:
1、脚内侧传球 2、游戏:足球----推小门比赛
授课班级 器材:
时间:2017、12、08 四(9)班 小足球 标志桶
教学目标: 重、难点
1、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脚内侧传接球的动作要领。
2、 通过教学,使 80%的学生快初步掌握动作,20%的学生熟练掌握动作要领。
时,不断的鼓

励学生。
6、认真听教师点评。 6、 比赛结束后进
行小结、对表
现好的小组给
予鼓励
三、要求:
三、要求:
游戏中尽情的去欢笑,
声音洪亮,语
体验在游戏中的快乐。
言清晰。
结 一、放松运动 牵拉运动

二、教师小结 部
三、师生再见 分
四、收回器材
一、组织:
xx
xx
xx
xx
xx Δ xx
xx
xx
一、组织: 全班集体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