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PPT课件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PPT课件
5.1 相律
例 5:在由纯 PCl5(g) 分解生成 PCl3(g) 和 Cl2(g) 的系统中,除了存在 PCl5(g) 的分解平衡之外,还要求 PCl3(g) 和 Cl2(g) 的浓度相等,所以该系统的 S = 3,R = 1,R = 1,因此其组分数 K = S − R − R = 1。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组分数 = 物种数 − 独立化学平衡数 即
K=S R 其中 R:系统中的独立化学平衡数。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31.12.2020
5.1 相律
例 3:在由 PCl5、PCl3 和 Cl2 三种物质构成的系 统中,存在如下化学平衡
PCl5(g) = PCl3(g) + Cl2(g) 因此 PCl5、PCl3 和 Cl2 的浓度并不是独立的,而是通 过上述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K 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 知道了其中任意两种物质的浓度,第三种物质的浓度 也就确定了,所以系统的组分数为 2,即组分数等于 物种数减去独立化学平衡数。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31.12.2020
5.1 相律
物种数和组分数之间的关系 (1) 系统中没有化学反应时(即不存在化学平衡): 此时一般有
组分数 = 物种数 即
K=S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31.12.2020
5.1 相律
(2) 系统中有化学反应时(即存在化学平衡):此 时有
系统中各种相的数目
气相:因为气体能够无限地混合,所以无论系统中有多少 种气体,都只有一个气相。
液相:根据不同种液体的互溶程度,系统中可以有一个、 两个或三个液相,一般情况下不会有超过三个液相共存。
固相:当固体之间不形成固溶体时,则有多少种固体,就 有多少个固相,而不管这些固体颗粒研磨得多么细小,混合得 多么均匀(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混合得再均匀,也不是分 子程度上的均匀混合)。固溶体是一个固相。
例 1:液态水和水蒸气的聚集状态虽然不同,但 它们是同一种化学物质,因此 S = 1。
例 2:NaCl 的水溶液中含有 H2O、H+、OH−、Na+ 和 Cl− 5 种化学物质,因此 S = 5。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31.12.2020
5.1 相律
组分数:能够确定系统中各相组成所需要的最少 独立物种数称为(独立)组分数,用符号 K 表示。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31.12.2020
5.1 相律
2、物种数和(独立)组分数 物种数:系统中所含有的化学物质的种类数称为 物种数,用符号 S 表示。
注意:处于不同聚集状态的同一种化学物质是同 一种物种,即 S = 1。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31.12.2020
5.1 相律
返回
31.12.2020
5.1 相律
例 6:在由纯 CaCO3(s) 分解生成 CaO(s) 和 CO2(g) 的系统中,虽然要求分解生成的 CaO(s) 和 CO2(g) 的 物质的量相等,但由于二者一个在固相,一个在气相, 所以二者之间不存在浓度限制条件,因此该系统的 S = 3,R = 1,R = 0,其组分数 K = S − R − R = 2。
5.6 完全不互溶的双液系统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31.12.2020
第五章 多相平衡 — 基本内容
(2) 固 — 液系统 5.7 简单低共熔混合物的固 — 液系统 5.8 有化合物生成的固 — 液系统 5.9 有固溶体生成的固 — 液系统
(三) 三组分系统 5.10 三角坐标图组成表示法 5.11 二盐一水系统 5.12 部分互溶的三组分系统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31.12.2020
第五章 多相平衡 — 基本内容
5.1 相律(自由度、组分数和相数间的关系)
(一) 单组分系统
5.2 克劳修斯 — 克拉佩龙方程(T-p 的关系)
5.3 水的相图
(二) 二组分系统
(1) 双液系统
5.4 完全互溶的双液系统
5.5 部分互溶的双液系统
例如:溶解、蒸馏、重结晶、萃取、浮区熔炼及金相分析 等方面都要用到相平衡的知识。
相律(phase diagram):多相平衡系统所共同遵守的规律, 描述系统内自由度数、组分数、相数以及影响物质性质的外界 因素(如温度、压力等)之间关系的规律。
相图(phase diagram):表达多相系统的状态如何随温度、 压力、组成等强度性质变化而变化的图形,称为相图。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返回
31.12.2020
5.1 相律
例 4:在由 C(s)、CO(g)、CO2(g) 、H2O(g) 和 H2(g) 5 种物质构成的系统中,存在如下 3 个化学平衡
(1) C(s) + H2O(g) = CO(g) + H2(g) (2) C(s) + CO2(g) = 2CO(g) (3) CO(g) + H2O(g) = CO2(g) + H2(g) 但其中 (1) − (2) = (3),所以独立化学平衡数 R 为 2, 因此该系统的组分数等于物种数减去化学平衡数,即 等于 3。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31.12.2020
5.1 相律
(3) 系统中除了 R 个独立化学平衡外,还有 R 个 其它浓度限制条件,此时系统的组分数满足 组分数 = 物种数 − 独立化学平衡数 − 独立浓度关系数 即
K = S − R − R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31.12.2020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31.12.2020
5.1 相律
(1) 几个基本概念 1、相 系统中物理和化学性质完全均一的部分称为相。
相与相之间有明显的界面(相界面),在界面上 宏观性质的改变是突变式的。
体系中相的总数称为相数,用 表示。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31.12.2020
5.1 相律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 — 第五章
相律:f = K − + 2
克拉佩龙方程:
dp Hm dT TVm
水的相图
p /Pa
C
A
水
冰
609 D
O
水蒸气
B
273.16
T /K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31.12.2020
第五章 多相平衡 — 基本内容
研究多相系统的平衡在化学、化工、材料等科研和生产领 域中都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