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第九章 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护理(一)

5.第九章 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护理(一)


表9-1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 (CCMD-2R)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标准
一、阿尔茨海默病 1.符合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2.起病缓慢,以逐渐加重的痴呆为主要临床症状, 病情发展虽可暂时停顿,但不可逆 3.需排除以下疾病:①脑血管病等其他脑器质病 变所致的痴呆;②抑郁症等精神障碍所致的假性痴呆 二、阿尔茨海默病老年前期型 1.符合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准 2.起病年龄在65岁以下 3.病情恶化较快,可较旱出现失语、失写、失读 和失用等症状
老年期痴呆的分类
老年期痴呆分为四种类型: ①阿尔茨海默型老年性痴 ②血管性痴呆 ③混合性痴呆
④其它原因引起的痴呆,如大脑炎症、血管 病、肿瘤、内分泌、外伤等原因引起的痴呆
(一)老年性痴呆 老年性痴呆(Alzheimer disease,AD),又称 阿尔茨海默氏病,是一种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 能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性疾病
我国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在65岁以上人群当中 平均为6.6% 北京市65岁以上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为7.2%,其 中AD患病率为4.2%,VD为3% 调查显示,AD患病率每5年约增长一倍 70~75岁为5.3% 75~80岁为11.0% 80岁以上高达22.0% 估计我国现有痴呆的老年病人超过500万,并将 随着老龄化进程而成倍增加
2.用药护理 (1)全程陪伴: 痴呆老人常忘记吃药、吃错药,或忘了已经服 过药又过量服用,所以老人服药时必须有人在旁 陪伴,帮助病人将药全部服下,以免遗忘或错服 痴呆老人常不承认自己有病,或者因幻觉、多 疑而认为给的是毒药,所以他们常常拒绝服药。 需要耐心说服,向病人解释,可以将药研碎拌在 饭中吃下,对拒绝服药的病人,一定要看着病人 把药吃下,并让病人张开嘴,看看是否咽下,防 止病人在无人看管时将药吐掉
(四)常见护理诊断和问题
1.记忆受损 2.自理缺陷 3.思维过程紊乱 4.语言沟通障碍 5.照顾者角色紧张 与记忆进行性减退有关 与认知行为障碍有关 与思维障碍有关 与思维障碍有关 与老人病情严重和病程的 不可预测及照顾者照料知 识欠缺、身心疲惫有关

(五)护理计划与实施
治疗护理的总体目标是: 老年期痴呆病人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记忆力和沟 通能力 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能较好地发挥残存功 能,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家庭能应对照顾痴呆老人
晚近,人们对MCI研究重点放在工具上 人们对MCI的认识, 是从神经心理学开始的。其 测试已发现MCI者在认知和行为方面的改变。 目前公认记忆功能损害是MCI的首要表现, 具有 以下特点: 记忆损害与其年龄和教育程度不相符; 常主观抱怨记忆障碍但无临床客观证据; 一般认知功能存在; 日常生活活动尚可。 但此时神经心理学测试能发现MCI者存在轻度认 知功能损害的客观证据
②随着时间的推移,智力进一步衰退,表现为 反应迟钝,判断力和理解力进一步减退,思维内 容贫乏,联想减少,言语单调,词汇贫乏,重复 语言和无意义的重复动作
③后期,除智能、高级神经功能多方面显著减 退,表现为情感淡漠、幼稚、愚蠢性欣快、哭笑 无常、完全失去言语对答能力、生活不能自理、 饮食起居均需人料理、大小便失禁、肢体挛缩, 进入严重痴呆状态,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现常用Reisberg 整体衰退量表(Global Deterioration Scale, GDS) 评定 GDS评3分即提示该个体为MCI阶段,此时至少有下 列症状中的两条: ①常对陌生的环境不知所措 ②与同事相比, 工作效率下降 ③对熟人命名困难 ④相对记不住阅读材料的内容 ⑤对刚介绍过的人名记住的能力下降 ⑥丢东西或把某物的价值颠倒 ⑦临床测试中集中注意力有缺陷
老 年 护 理 学
浙江医院 浙江省老年医学研究所 谢海宝
第九章 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护理(一)
第二节
老年期痴呆病人的护理
一、痴呆
痴呆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具有言语、 记忆力、抽象思维、定向力、视空间功能、情 绪、人格、认知、计算、判断和执行能力等障 碍的慢性进行过程。同时伴有社会活动能力减 退。
老年人痴呆的患病率据欧美国家的统计: 60岁以上为6%~12% 85岁以上为20%~40% 其中半数以上为AD,全世界老年性痴呆发 病人数高达1200万 在美国,AD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癌症 和脑卒中的第四大导致死亡的疾病
1.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以下因 素有关:
1)基因学说
2)淀粉样变学说
3)炎症学说
4)多病因学说 5)其他
2.病理
其特征性的病理改变为:①老年斑;②神经元 纤维缠结;③神经元颗粒空泡变性;④血管淀粉 样变性 。
Alzheimer病的临床表现特点
1)30岁以后均可发病,多发于50岁以后,多数 散发,25%有家族遗传史,女性略高于男性 2)起病隐袭,进行性加重,患者及家属说不清 起病的时间 3)痴呆可分三期 ①最早和最突出的症状是遗忘及记忆障碍,尤以 近事遗忘为重
5.血管性痴呆的治疗
血管性痴呆目前也无特效治疗,治疗主要分两个方面, 一方面应用治疗脑血管病本身疾病的药物;另一方面可应用中枢神 经兴奋剂。
(三)痴呆的预防
AD与VD的鉴别
A D
起 病 人 病 程 格 隐袭 缓慢持续进展,不可逆 可出现全面障碍 常有改变 发生在部分病人中, 多在疾病后期发生
V D
起病迅速 呈阶梯式进展 有一定的自知力 保持良好 在痴呆的早期就有明显 的脑损害的局灶性症状体征
认知功能 神经系统体征
老年期痴呆的预防要从中年开始做起 主要是避免精神刺激,防止大脑组织功能的损 害如外伤、感染等 注意智力训练,勤于动脑,以延缓大脑老化 多吃易消化又富于营养的食物,以保证足够的 维生素和蛋白质 特别注意的是避免血管性痴呆的发生,主要是 预防和治疗脑动脉硬化及发生脑动脉硬化的危险 因素,如预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戒烟、 减肥等,可以间接预防血管性痴呆的发生
6) 降低感染
7) 其它
(二)脑血管性痴呆
1.脑血管性痴呆的分型 脑血管性痴呆起病迅速,呈阶梯样进展,男性 多于女性,年龄较轻。通常从病理学角度上分可 分三型: 第一型为弥散脑缺血型包括: 1)范围广且完全或不完全脑梗死 2)分水岭型脑梗死
3)动脉硬化性皮质下脑病(Binswanger病)
第二型为多发性脑梗死 第三型为重要部位脑梗死型如海马、丘脑和额 叶的脑梗死
(2)重症老人服药: 吞咽困难的病人不宜吞服药片,最好研碎后溶 于水中服用;昏迷的病人由胃管注入药物 (3)观察不良反应: 痴呆老人服药后常不能诉说不适,要细心观察 病人有何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调整给药方 案 (4)药品管理: 对伴有抑郁症、幻觉和自杀倾向的痴呆老人, 一定要把药品管理好,放到病人拿不到或找不到 的地方
鉴别诊断:
1)良性老年遗忘
2)老年抑郁症 3)轻度认知功能损
轻度认知功能损
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 是介于正常衰老和Alzheimer 病痴呆(AD) 间的一种过渡状态 正常老人约以每年1%~2% 的速度发展为AD, 而 MCI 者则以每年10%~15% 的速度转变为可能AD 的 诊断 目前,由于对AD 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 因而对 MCI这一特殊阶段的研究, 有助于认识痴呆的演变 过程, 便于人们在痴呆的早期阶段就能辨认出来, 为及早干预争取时间
表9-2 美国精神病学会第4版《精神病的诊断和统计 手册(DSM-IV)》中老年性痴呆的诊断标准
发生多方面认知缺陷。表现为下列二者: 一、记忆缺损(学习新信息的能力受损或不能回忆以前所学 到的信息) 二、至少有下列认知障碍之一:①失语;②失用;③失认; ④执行管理功能的障碍 上述表现导致社交或职业功能 的缺损。并可发现这些功能明显不如以前 三、病程的特点是逐渐起病,持续衰退 四、上述认知缺陷并非由于下列原因引起 1.其他导致记忆与认知进行性缺陷的中枢神经系统情况, 如脑血管疾病等 2.原因已明的导致痴呆的全身性疾病 五、并非由于谵妄所致 六、并非由于重症抑郁和精神分裂症所致
防治原则包括: 重在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治,积极治疗已 知的血管病变和防止卒中危险因素
1.日常生活护理 (1)老年期痴呆病人的日常生活护理及照料指导 1)穿着: ①衣服按穿着的先后顺序叠放 ②避免太多钮扣,以拉链取代钮扣,以弹性裤 腰取代皮带 ③选择不用系带的鞋子 ④选用宽松的内裤,女性胸罩选用前扣式 ⑤说服病人接受合适的衣着,不要与之争执, 慢慢给予鼓励,例如告诉病人这条裙子很适合她, 然后再告知穿着的步骤
2)进食: ①定时进食,最好是与其他人一起进食 ②如果病人不停地想吃东西,可以把用过的餐 具放入洗涤盆,以提醒病人在不久前才进餐完毕 ③病人如果偏食,注意是否有足够的营养 ④允许病人用手拿取食物,进餐前协助清洁双 手,亦可使用一些特别设计的碗筷,以减低病人 使用的困难 ⑤给病人逐一解释进食的步骤,并作示范,必 要时予以喂食 ⑥食物要简单、软滑,最好切成小块 ⑦进食时,将固体和液体食物分开,以免病人 不加咀嚼就把食物吞下而可能导致窒息 ⑧假牙必须安装正确并每天清洗 ⑨每天安排数次喝水时间,并注意水不可过热
表现更明显
4.脑血管性痴呆的诊断 诊断的主要依据是各疾病的临床特点,采用美 国精神病学第三版《精神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 中的痴呆诊断标准,应用长谷川或Folstein智力 量表进行,用Hachinski缺血量表和修正量表鉴别 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并应用颈部多普勒、 CT、MRI、DSA、SPECT及PET等确定脑血管病
层下白质及侧脑室旁有多发性缺血性梗塞灶
3.动脉硬化性皮质下脑病的临床诊断要点: 1)发病年龄多在55岁以上,多有高血压等病史。 常有多次卒中发作史 2)多隐袭起病,开始多表现为记忆力障碍并进行
性加重,出现智能减退、反应迟钝,最后达到痴呆
3)脑CT主要显示双侧侧脑室前角周围和侧脑室旁
出现对称性弥漫性晕状边界不清的低密度灶。脑MRI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