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镇优秀公务员先进事迹材料(党政办副主任)

乡镇优秀公务员先进事迹材料(党政办副主任)

---------------------------------------------------------------范文最新推荐------------------------------------------------------ 乡镇优秀公务员先进事迹材料(党政办副主任)乡镇优秀公务员先进事迹材料孜孜不倦抓学习。

是非明于学习,要做好文秘工作,既要有较强的理论功底,又要能吃透上情,深刻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工作部署的精神实质。

为做好本职工作,***同志平时总是手不释卷。

或研读理论著作,或细阅上级文件,或翻读报刊文章。

无论上班时间还是晚上值班,别人看电视他难得看,别人谈天说地、打牌消遣、他从不参与。

他说:“不学习头脑中就会没有货,空空如也,材料就写不好。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作为镇先教办的一名骨干,既要为领导当好参谋,又要指导面上的工作,还要撰写大量的文字材料,这不仅仅是完成学习计划而已,为了工作能够得心应手,他严格要求自己学得更深更透。

兢兢业业做工作。

爬格子辛苦,有时真有嚼烂笔头的味道。

镇办公室大部分文字工作是***同志完成的,行文、总结、调研文章、典型材料以及每年几十篇报道文章,为写好这些材料,晚上加班至深夜是经常的,人们经常见他傍晚抱一拢材料回家,第二天上班又抱回来。

写材料认认真真、字斟句酌;对稿仔仔细细,不放过一个标点符号。

镇政府原来用的是手摇式油印机,用起来费劲吃力,而且两根传动皮带一紧一松,使蜡纸经常起皱,每印几张要停下来催平一次,总弄得两手脏兮兮的,别人不愿干,他不计脏累,为按时印发文和确保文件1 / 13质量费了不少心血。

来客接待、机关管理、环境卫生、水电花木管理等机关内部事务既繁杂又繁重。

他总是见事做事、见事管事、见事理事,天天忙得象螺陀似的。

镇发电用柴油机要请人修理,地面满是油污,为便于工作,要用锯末蹭干,他一遍一遍地蹭了扫,扫了蹭。

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记录、发文、工作检查落实、收集典型材料、编印简报、报道、总结,承担了大量事务性和文字工作。

对工作高度负责,踏踏实实,尽职尽责做好每一件事,这就是他的作风。

诚诚恳恳搞服务。

办公室工作重在服务。

服务中心工作、服务大局、服务各行各业、服务人民群众。

由于***同志在办公室待的时间长,上下工作协调,落实领导交办的工作,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等服务性工作大多是由他完成的。

搞好来客接待是一项重要的服务工作,既要做到节俭,又要让来客满意是不容易的。

***同志具有很强的原则性,用烟用酒、派餐标准都能坚持按制度办,既不越规,又不误事。

桌前桌后忙服务,而他本人常是客人走后才草草填饱肚子。

办公室也是一个服务群众的窗口。

群众来盖个章,只要情况属实,符合条件他能立时办理;群众来问个事,他能耐心地给个答复;群众反应问题,他总是和和气气地接待;群众找有关部门办事,他给指引,办事人不在,他会帮着联系。

农家出身的***,对农民具有深厚的感情。

2005年10月的一天,“一九五”一位业务员凭与某领导一面之缘慕名前来联系业务,***问明情况后马上与领导联系,这笔业务很快谈成。

村委会、部门单位办事,同事工作生活相求,他都会尽力帮助。

他总是这样,把大家的满意作为自己工作的最大追求。

---------------------------------------------------------------范文最新推荐------------------------------------------------------ 甘于奉献爱岗敬业。

办公室工作不显山露水,办公室工作人员常处于幕后,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不心浮气躁,有甘于奉献的精神,这些在***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首先,他“座功”好。

一年365天,90%以上天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守着一部电话机,默默无闻看书写材料,不张扬,不轻浮。

“***是办公室的最佳人选”。

大家都这么认为。

其次,他吃得苦重实干。

有的人贪图享受,他却是一个勤快人,手勤、腿勤、口勤、脑勤,整天闲不住,诚诚恳恳做事,实实在在做人。

再次,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多少个节假日加班,多少个夜晚少眠,他不计较;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自己也照顾太少,他只能从心里说:对不起,孩子,只怪爸爸太忙!有人问:你已经四十多了,升迁无望,图个啥呢?不如要求去蹲个点,落个清闲自在。

他回答:我只求干好每件事,做一个无怨无悔的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

党员是构成党的组织的细胞,党的先进性是通过每个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表现出来的。

坚持理论武装加强党性锻炼坚持理论武装。

理论上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前提。

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修养,是党员不断增强党性、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

只有深入学习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3 / 13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才能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从而做到在复杂的环境和各种考验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只有不断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才能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牢牢抓住根本,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提高道德修养。

一个党员就是一根标杆。

坚持用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道德严格规范和要求自己,不仅有助于提升党员自身的人格魅力,而且有利于推动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党员应在提高道德修养上当模范、作表率,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并通过自身的带动作用,积极倡导高尚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带动和帮助更多的人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注重自我改造。

张衡在《应问》中说过:“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高尚人格的形成和升华,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

加强自我改造,首先应敢于解剖和修正自己,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同时,还应重视知识、本领和能力的提高,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这样才能在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前不掉队、不落伍。

坚持群众路线切实为民谋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范文最新推荐------------------------------------------------------ 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

看一个党员先进不先进,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关键是看其能否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中作出成绩、作出贡献。

在增进与群众的感情中保持和体现先进性。

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向群众学习,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是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观点。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不断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落脚点。

保持先进性,不仅对群众要有感情,自觉地从政治的高度、全局的高度、事业成败的高度增进对群众的感情,而且要把这种感情具体内化为“谋民利、济民困、解民忧”的自觉行动,把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当成“分内事”。

在为民谋利中保持和体现先进性。

“群众利益无小事”。

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员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这是党员先进性的题中应有之义。

广大党员必须真正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天职,不仅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而且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认真研究并努力实现群众的具体利益,千方百计地拓宽为民谋利的渠道,增强为民谋利的本领。

应把实现群众的愿望作为最大的事情,经常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从群众愿望出发,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经常想一想工作思路对不对,有没有疏忽、懈怠,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经常想一想工作方法妥不妥、效率高不高、效果好不好;经常想一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是不是马上去办了、尽心竭力去办了,是不是既解决了问题又团结了群众,真正让群众满5 / 13意,从而使党员先进性在努力为民谋利中不断提升到新的境界。

在接受群众评判中保持和体现先进性。

党员先进性体现于能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过程中。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他们的感受最直接、最真切,对党员是否具有先进性最有发言权。

评价党员的先进性,不能只看上级意见和自我感觉如何,更应当看广大群众是否认可。

党员为群众办了一些事情,群众自然就会给予恰当的评价和赞许。

但是,党员绝不能因此就有松口气、歇歇脚的念头,更不能居功自傲、盲目自满。

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是“临时合同”,而是“终身契约”,必须始终不渝,坚持不懈。

保持先进性体现先进性降下一半的国旗在风中低垂着,她伴随着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所有的华人在悲哀中渡过了三天。

超过五万个鲜活的生命,在一瞬间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们死得并不“英勇”,我们也实在很难用“重于泰山”来形容他们的死。

他们,和你我一样,是一群普通的百姓,既谈不上“精”,更不是什么“英”,但他们是我们的骨肉同胞。

许多年前,一位伟人在纪念一位战士时说:“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这要成为一个制度。

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

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

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范文最新推荐------------------------------------------------------ 人总是要死的,生老病死,人之常情。

寿终正寝,是被当作喜事的,因为衰老的生命将被新的生命取代;旦夕祸福,是被归于“运数”的,因为它们带有太多的偶然因素。

在天灾面前,活着其实是一种幸运,正如这次地震后有人对刚被抢救出来的儿童说的:你既然活着,就好好活下去。

我们都很幸运,因为幸运,我们就更为不幸的人深深地悲哀。

民间有句老话:厚养薄葬真孝子,因为“厚养”是为了曾经活着的人的生命,而“厚葬”却是为了仍然活着的人的心理和脸面。

降半旗哀悼三天,应该说算是对死去的同胞的“厚葬”了,许多活着的人可能也因此从某种心灵压力上解脱出来。

现在,国旗又重新升到旗竿顶端飘扬,但是,我的心却依旧沉重着。

我不能使自己相信这样一个结论:他们都是死于天灾。

我不知道,在“厚葬”了他们之后,我们那些原来被称为“人民的儿子”,后来改称为百姓的“父母官”的人,当真敢在这些逝去的灵魂面前问心无愧地说,他们也曾“厚养”了他们。

按照地震部门的解释,他们的死,是因为他们运气不好,因为地震是不可预测,更是无法预报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