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智取生辰岗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趱行(zǎn) 虞候(yú) 嗔怪(chēn) 尴尬(gāngà)厮(sī) 朴刀(pō) 恁地(nân) 怨怅(chàng)兀的(wù) 怄死(îu) 喏喏连声(nuî) 芥菜(jiâ)剜口割舌(wān) 忒(tuī)舀酒(yǎo) 罗唣(zào)面面厮觑(qù) 聒噪(guō) 晁盖cháo) 阮() 庵(ān)二、掌握下列多音多义字1行xíng趱行háng行货hàng树行子hãng道行2朴pō朴刀pî朴树pǔ朴素piáo姓朴3差chāi差遣三、辨析下列形似字1纲gāng提纲钢gāng钢铁刚gāng刚强岗gǎng岗位冈gāng山冈2怄îu怄气讴ōu讴歌呕ǒu呕吐沤îu沤肥殴ōu殴打鸥ōu海鸥伛yǔ伛偻3挣zhēng挣扎睁zhēng眼睁睁诤zhâng诤言铮zhēng铮铮峥zhēng峥嵘四、词语积累晓事:明白事理。
寻思:思索;考虑。
忍气吞声: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
喃喃呐呐: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絮絮聒聒:絮絮叨叨,来回地说。
热不可当:热得无法抵挡。
出没:出现和隐藏。
分说:分辩勾当:事情。
死心塌地:形容主意已定,绝不改变。
五、作者简介施耐庵的生平事迹不详,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
六、关于《水浒传》《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的作者,现在大都认为是施耐庵所作。
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
语言以口语为基础,明快、洗练、准确、生动。
叙事绘声绘色,极为传神。
七、关于古代的地支纪时法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为现在的两个小时,以十二地支来纪时。
具体划分为: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八、《水浒》中与课文有关的情节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章节分别是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第十三回“青面兽北京斗武急先锋东郭争功”、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第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九、整体感知1文章主旨课文通过对杨志押运生辰纲失败经过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统治下复杂尖锐的阶级矛盾,表现了起义英雄在反抗斗争中的智慧和力量。
2结构分析课文共12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写杨志在押送生辰纲途中与老都管、虞候及众军士的矛盾,为以后生辰纲的被劫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第5~12段):写杨志与晁盖等人的斗智斗勇。
十、重点探究1人吗?从课文看,杨志到底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虽然生辰纲最终被晁盖等人夺去,但结合课文情节来看,杨志其实是个精明强干的人。
可是,既然杨志如此小心,为什么最终还是失败了?这一方面固然是要突出吴用计策的高妙和无懈可击,但最主要的原因却是杨志性格的另一面:急功近利,粗暴蛮横。
2写出来?课文的结构安排有什么妙处?课文题为“智取生辰纲”,但如何智取、晁盖等人做了哪些准备,作者都没有点明,而是着力描写杨志与众军汉如何闹别扭、如何鞭打众军汉,老都管如何掣肘,虞候如何进谗言,以及军汉们如何埋怨,读者的目光完全被作者引向杨志一行的矛盾上。
杨志千方百计提防别人暗算,虽然有内部不和,由于他的小心谨慎,似乎万无一失了,但吴用的妙计却一直在按计划实施着;等杨志一行被蒙汗药麻翻在地,眼睁睁看着生辰纲被推走。
最后作者才补叙出其中的种种情状。
这样一边明写杨志如何防范和保护,一边暗写吴用智取计划偷偷实施,最后全盘端出,造成一种意外的效果,使读者不得不佩服吴用“果然赛过诸葛亮”。
3、分析文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直接描写,间接描写(人物的感觉、作者叙述)作用:A、烘托了人物性格;如:酷热之中,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这就表现了他的谨慎;吴用他们之所以敢于采用酒里下蒙汉药的智取方法,就是分析了酷热天气中会发生什么,反映了他们的智慧。
B、推动情节的发展:如:第1段说:“天气热了,行不得”,引出下文杨志鞭打军健、怒责虞候的情节。
白胜唱着:“赤日炎炎似火烧……”展开了另一场景,故事转到吴用等智的描写之中,推动了情节发展。
⑶智取生辰纲的“智”体现在哪里?酷热难忍──口渴天时黄泥冈松树林──休息地利麻痹对手,巧下蒙汉药──蒙骗对手手段高明⑷为什么文章的题目是《智取生辰纲》却自始至终都是正面写杨志?用杨志的谨慎和智谋来衬托吴用等人的过人胆识和超群智谋。
表现了作者对农民起义英雄的赞美之情。
十一、拓展⑴与《水浒传》相关的歇后语:①梁山上的军师──无(吴)用②梁山营的兵──精(京)兵③梁山泊的王伦──不能容人⑵与《水浒传》相关的谜语:①斗转星移(时迁)②单刀赴会(关胜)③后生可畏(童威)④通灵宝玉(石秀)⑶《水浒传》中有名的片断:①拳打镇关西(鲁达)②大闹野猪林(鲁达)③醉打蒋门神(武松)④风雪山神庙(林冲)⑤雪夜上梁山(林冲)⑥怒杀阎婆惜(宋江)⑦倒拔垂杨柳(鲁智深)19、范进中举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作揖(yī) 带挈(qiâ) 醺(xūn) 腆(tiǎn)啐(cuì) 癞虾蟆(làihámɑ) 簇拥(cù) 名讳(huì)噫(yī) 淋漓(línlí) 拙病(zhuō) 商酌(zhuï)星宿(xiù) 阎王(yán)斟酒(zhēn) 兀自(wù)菩萨(púsà) 绾头发(wǎn) 乡绅(shēn)皂靴(zàoxuē)桑梓(zǐ) 侥幸(jiǎo) 腮(sāi) 锭子()攥(zuàn) 行瘟(wēn(guàn) )轩敞(xuānchǎng)二、掌握下列多音多义字1倒dǎo倒霉2相xiāng互相xiàng相公3舍shě舍弃shâ宿舍4哄hōng哄然hǒng哄骗hîng起哄5帖tiē妥帖tiě请帖tiâ字帖6宿sù住宿xiǔ一宿iù星宿7 挣zhēng挣扎zhâng挣钱8散sǎn散乱sàn聚散9省shěng省略xǐng10晃huǎng油晃晃huàng摇晃11亲qīn亲近qìng三、辨析下列形似字1 顷qǐng少顷倾qīng倾倒2梓zǐ辛xīn桑梓3腆tiǎn腆肚子碘diǎn碘酒4挈qiâ带挈契而不舍5掼guàn掼在地上guàn万贯家私6瘟wēn瘟疫7 赚zhuàn赚钱嫌xián嫌弃谦n意8揖yī作揖9踹chuài踹开10劈pī劈手pì譬如偏僻11郎láng郎中ng书声琅琅浪làng波浪g恶狼12绾wǎn绾结uān13啐cuì啐痰悴cuì14捶chuí捶背唾tuî唾弃睡shuì睡15锭dìng锭子diàn沉淀四、词语积累脸面:面子。
本文指“一定的社会地位”。
狗血喷头:形容骂得很凶。
尖嘴猴腮:形容人面部瘦削,相貌丑陋。
拙病:倒霉的病。
管待:照管,招待。
商酌:商量斟酌。
星宿:我国古代指星座,共分二十八宿。
兀自:只管。
果不其然:果然(强调不出所料)。
今非昔比:现在不是过去所能相比的,形容变化极大。
五、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后来又自号秦淮寓客,晚年称文木老人,安徽省全椒县人,清代小说家。
吴敬梓的著作没有全部流传下来。
除了《儒林外史》,仅存《文木山房诗文集》四卷和《金陵景物图诗》二十三首。
2作品简介及写作背景介绍《儒林外史》成书于乾隆年间。
作者假借明代的人物故事,借古讽今,用以影射清代的社会现实。
作品矛头指向封建科举制度,揭露士大夫的丑恶面貌,描绘出一幅“儒林”人物群魔乱舞的图像。
六、关于科举制度我国科举制度古已有之,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据记载始于汉代。
以下各朝,在此基础上,或继承,或变化,但大体都有一套较为完整的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
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大致相同。
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
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
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jiâ)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
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是由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
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
殿试分三甲录取。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
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七、整体感知1文章主旨课文通过记叙范进中举前后的境况,以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范进喜极而疯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这个士人的丑恶灵魂,同时通过他的命运变化也反映了世态的炎凉,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带给读书人身心上的伤害。
2文章结构全文共12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范进中举前穷困的生活和卑微的地位。
第二部分(第3~12段):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及其社会地位的显著变化。
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第3~5段):范进喜极而疯。
第二层(第6~10段):胡屠户治疯。
第三层(第11~12段):张乡绅拜会,赠银送房;胡屠户受赠,千恩万谢。
八、重点探究1胡屠户又吩咐女婿道:“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
……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
”这里的“体统”是指做事的规矩,实质上是指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尊卑观念。
精彩的语言描写把胡屠户粗俗势利的嘴脸勾画得活灵活现。
2屠户被众人局不过,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把方才这些小心收起,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卷一卷那油晃晃的衣袖,走上集去。
“连斟两碗酒喝了”才能“壮胆”,才“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情节戏谑可笑。
此时,在胡屠户的眼里,范进是举人,是老爷,是天上的星宿,而不是女婿,不是“现世宝”“烂忠厚没用的人”了。
前后对比鲜明,巨大的反差收到了强烈的讽刺效果,让人强烈感受到胡屠户何其庸俗势利!3……见丈人在跟前,恐怕又要来骂。
胡屠户上前道:“贤婿老爷,方才不是我敢大胆,是你老太太的主意,央我来劝你的。
”敬畏、恭维、奉承之态,唯妙唯肖地刻画出了胡屠户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嘴脸,同时也显示了范进中举之后社会地位的显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