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原理---第十二章 激励

管理学原理---第十二章 激励


h
77
• 这话被猎人听到了,猎人想:猎狗说的 对,那我要想得到更多的猎物,得想个 好法子。
• 于是,猎人又买来几条猎狗,凡是能够 在打猎中捉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几根 骨头,捉不到的就没有饭吃。
• 这一招果然有用,猎狗们纷纷去努力追 兔子,因为谁都不愿意看着别人有骨头 吃,自已没的吃。
h
88
h
99
1. 工作绩效的决定因素
① 工作绩效=f(能力×激励力)
h
1100
2. 激励力:
激励力=某一行动结果的效价 X 期望值
① 效价:指个人对达到某种预期成果的偏 爱程度,或某种预期成果可能给行为者 带来的满足程度。
② 期望值:是某一具体行动可带来某种预 期成果的概率,即行为者采取某种行动, 获得某种成果,从而带来某种心理上或 生理上满足的可能性。
激励
h
1
1
学习目标:
1. 解释什么是激励,为什么管理者需要关 注它。
2. 内容型激励理论与过程激励理论。 3. 激励实务。
h
22
第一节 激励概述
h
3
3
一、什么是激励?
1. 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 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 标而努力的过程。
h
44
二、什么是动机?
1. 动机:
3. 需要层次理论揭示了人的需要包括物质的和精 神的两个方面。特别是在物质方面的需要得到 一定程度的满足后,精神方面的需要能起到更 持久的激励作用。
h
2222
(四)需要层次理论的不足
1. 马斯洛认为已满足的需要一般不再 起大的促进作用,但满足的意义不 够明确。
2. 人与人之间需要的先后次序不尽相 同,另外可能出现不同层次需求的 组合。
① 动机指的是个体为了达到目标而付出的努 力,这里专指为了达到组织目标而付出的 努力。
② 个体希望通过高水平的努力而实现组织目 标的愿望,其前提条件是这种努力能够满 足个体的某些需要。
③ 三要素:努力、组织目标、需要
h
55
三、激励过程
激励的实质过程:是在外界刺激变量(各种管理手
段与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使内在变量(需要、动
友谊、舒心的人际关 系、组织关怀、家庭、 志趣
公正的管理措施、制度、 宽松的人际关系建立、交往、 沟通、文体活动
尊重需求
地位、名利、 权力、责任、荣誉、奖励
考核、晋升、表彰、 奖励制度、尊重员工
自我实现需求
挑战性工作、个 人发展目标、事业成就机会
决策参与、授权行事、提案 建议、培养、鼓励成材、工 作事业机会
• 猎狗说:“我们把最好的时间都奉献给 了您,主人,但是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 会老,当我们捉不到兔子的时候,您还 会给我们骨头吃吗?”
h
2200
• 猎人做了论功行赏的决定。分析与汇总 了所有猎狗捉到兔子的数量与重量,规 定如果捉到的兔子超过了一定的数量后, 即使捉不到兔子,每顿饭也可以得到一 定数量的骨头。
• 猎狗们都很高兴,大家都努力去达到猎 人规定的数量。一段时间过后,终于有 一些猎狗达到了猎人规定的数量。
h
2211
(三)需要层次理论的贡献
1. 马斯洛将人类的各种需要划分为五类,并指出 人的需要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这基本 符合人的心理发展过程。
2. 人们在不同的时期内可能会有不同的起主要作 用的需要。因此管理者必须注意目前对职工起 主要作用的需要,以便有效地激励他们。
h
1177
故事案例:猎狗与猎人(续)
• 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又出现了。大兔子非常 难捉到,小兔子好捉。但捉到大兔子得到的 奖赏和捉到小兔子得到的骨头差不多,猎狗 们善于观察发现了这个窍门,专门去捉小兔 子。
• 慢慢的,大家都发现了这个窍门。猎人对猎 狗说:最近你们捉的兔子越来越小了,为什 么?猎狗们说:反正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为 什么费那么大的劲去捉那些大的呢?
1. 需要层次论是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理论 2. 需要层次论的构成根据以下基本假设:
① 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人的行为 ② 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顺序 ③ 当人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层次的需要 ④ 在一定的时期总有某一层次的需要在发挥主要的作用。 ⑤ 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与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以后,
机)产生持续不断的兴奋,从而引起被管理者积极
的行为反应(实现目标的努力)。
h
66
故事案例:猎狗与猎人
• 一条猎狗将兔子赶出了窝,一直追赶他, 追了很久仍没有捉到。牧羊看到此种情 景,讥笑猎狗说“你们两个之间小的反 而跑得快得多。”
• 猎狗回答说:“你不知道我们两个的跑 是完全不同的!我仅仅为了一顿饭而跑, 他却是为了性命而跑呀!”
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的影响力量减轻而已
h
1166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需求层次
激励因素
管理措施
生理需求
工资、福利待遇、 工作环境
工资、基本福利待遇保证 和落实、住房设施
安全需求
职位保障、劳动保护、 社会保障、保险
雇佣保证、退休养老制度、 健康保险、意外保险制度
社会需求
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188
• 猎人经过思考后,决定不将分得骨头的 数量与是否捉到兔子挂钩,而是采用每 过一段时间,就统计一次猎狗捉到兔子 的总重量。按照重量来评价猎狗,决定 一段时间内的待遇。于是猎狗们捉到兔 子的数量和重量都增加了。猎人很开心。
h
1199
•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猎人发现,猎狗们 捉兔子的数量又少了,而且越有经验的 猎狗,捉兔子的数量下降的就越利害。 于是猎人又去问猎狗。
h
1111
四、激励的分类
1. 内在激励行为
① 人们行为本身包含的激励因子所驱动的行 为,激励来源于实际行为过程以及所从事 的工作本身。
2. 外在激励行为
① 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物质和社会报酬, 或者为了避免受到惩罚,激励的源泉在于 行为的结果,而不在于行为本身。
h
1122
第二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着重探讨什么因素能够使 一个人采取某种行为.
h
2255
故事案例:猎狗与猎人(续)
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 奥德费的“EGR理论” 3. 双因素理论
4. 成就激励理论
h
1144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 洛于1943年提出来 的,是一种提出最早、 影响最大的激励理论。
自我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社交(归属)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h
1155
(一)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