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的老年人力资源摘要:众所周知,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现象将对我国经济的各个领域产生重大的影响,如何使用好老年人这种潜在的人力资本,如何将“人口负债”通过人们的努力和合理利用再次转变成“人口红利”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全球三大世界性难题。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力资源现状特点开发利用自1999年,中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到如今完全不如老龄社会,可以说是动作之迅速,时间之短暂,实在令人惊叹。
而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也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那么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我国目前的人口老龄化现状吧!据联合国的最新标准显示:一个地区65岁的老人数量占到总人口的7%的地区或者国家被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而我国早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中发现当时我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 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1],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计划生育等相关政策的持续实施,医疗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在2007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中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12 357万人,占总人口9.36%[1],早已冲破了国际的预警线。
老年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已经到达了一种令人惊叹的地步。
虽然老年人人数的增长让我们惊讶,但由于我国的国情影响,我国老年人的老龄化现象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1、我国老年人的人口基数大;2、我国老年人的增长速度快3、我国老年人的高龄化趋势明显;4、我国老年人的地区老龄化程度差异大;5我国老年人的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6、我国老年人的性别比例失调,以女性高龄居多。
由于我国老年人的这些独有的特点使得给我国的养老保障负担、医疗卫生消费支出、社会服务的需求、城乡老年人的物质以及精神方面的安排等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使得我国成为了“为富先老”国家的典型代表,对我国的经济以及其它方面的发展产生了严重性的阻碍。
了解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其特点,我们可以发现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任务已经迫在眉睫。
那么我们该如何合理的使用和开发我国的老年人力资源呢?如何变“废”为“宝”呢?第一、我们要将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纳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2] [3]。
老年人力资源作为整体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其当成一项系统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有计划、有组织地对老年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是一个值得人们探讨的话题。
因而我们要努力完善老年人才市场,充分发挥人才市场的作用,为用人单位和老年劳动者供求双方牵好线、搭好桥。
第二、我们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转变养老观念[2] 。
不在把老年人当成以一种社会负担而是把它作为一种社会未来发展的潜在“能源”。
第三、我们要不断强化老年协会的功能[4] [5]。
将老年人组织起来,加强对老年人力资源的管理,增进老年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使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规范化、有序化及合理化,增强他们与其他群体竞争的能力。
第四、我们还要重视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工作,排除老年人的后顾之忧[2] [3]。
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发展公共养老的福利设施;加快社区老年建设.逐步建成适合城乡不同特点、多层次、多功能、多项目的社区老年服务体系;创造良好的居家养老环境。
当然我们也要发展适应老年人从事的产业。
因为老年人有其自身的优势,因而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晶化智能”。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措施便是我们要加快经济发展。
因为只有经济发展了,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得到了保证,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为人民做贡献。
这些是我们针对如何更好的开发老年资源所采取的措施。
但换个角度换个层面其实我们也可以发现,人口老龄化为我们部分人带来了商业契机。
由于老年人的消费需求不同于中年人和青年人,因而他们不同的消费需求产生了不同的消费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行了一次改革,丰富了我国的产业结构。
使我国产生了第四产业——老年人产业。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减缓了我国就业困难的社会矛盾,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大力发展的养老院,老年活动中心,老年设施,老年医疗设施等等,既为老年人的安度晚年提供了非常有利的保障也为许多青年人或者中年人提供了商业机会,可以说是一种互利互惠的措施。
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虽然令人头疼,但是若能充分利用老年人力资源,变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为动力,这就是一个国家全新潜力的体现了。
参考文献:[1]. 智利霞,赵淑英.试析我国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6月第11卷第2期[2]. 杨秀春.试论我国老龄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3]. 闵伸.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经济师》,2003年第6期[4]. 张嫘.人口老龄化与中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第3卷第3期)[5]. SOLANGE FILOSO1,*, LUIZ ANTONIO MARTINELLI2,ROBERT W. HOWARTH1,ELIZABETH W. BOYER3and FRANK DENTENER4 Human activities changing thenitrogen cycle in Brazil Biogeochemistry (2006) 79: 61–89 _ Springer 2006DOI10.1007/s10533-006-9003-0附:1.数据库名称:维普检索入口:高级检索检索词和检索字段:人口老龄化(题名或关键词)与人力资源(题名或关键词)检索结果:共找到36条(选其中之一)试析我国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作者:智利霞,赵淑英来源: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6月第11卷第2期摘要: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老年也是一种资源,其中也蕴藏着宝贵的人力资本,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加强对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可以减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压力,还将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动力。
可看全文2.数据库名称:维普检索入口:高级检索检索词和检索字段:人口老龄化(题名或关键词)与人力资源(题名或关键词)检索结果:共找到36条(选其中之一)试论我国老龄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作者:杨秀春来源: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摘要:老年是人的生命中的重要阶段。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老年人的绝对数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老年人口作为劳动力资源的一部分, 仍然有重要作用。
对老年人的智力资源充分挖掘, 在我国尤为重要。
可看全文3.数据库名称: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入口:高级检索检索词和检索字段:人口老龄化(关键词)与人力资源(关键词)检索结果:共找到92条(选其中之一)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作者:闵伸来源:《经济师)2003年第6期摘要: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正在加快。
这将产生诸多社会问题。
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经济不够发达,体制不够完善。
而且在退休年龄的规定上具有刚性。
造成人力资源特别是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做好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是迎接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挑战的重要措施。
为此。
要采取制定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宏观政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转变齐老观念,制定有利于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法律法规.加快经济发展,发展老龄产业等措施。
可看全文4. 数据库名称: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入口:Google检索词和检索字段:人口老龄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filetype:pdf (学术搜索)检索结果:数量很多,无法确切统计人口老龄化与中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作者:张嫘来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第3卷第3期)摘要:我国正避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将对经济发展的各十领域不同程度地产生影响。
老年人也是人力资源,其中也蕴藏着宝贵的人力资本,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加强对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不仅会降低对经济发展的压力,适将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动力。
可看全文5.数据库名称:Springer Link检索入口:检索文献检索词和检索字段:population aging on the impac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全文)检索结果:共找到2条(选其中之一)Human activities changing the nitrogen cycle in Brazil作者:SOLANGE FILOSO1,*, LUIZ ANTONIO MARTINELLI2,ROBERT W.HOW ARTH1, ELIZABETH W. BOYER3and FRANK DENTENER4来源:Biogeochemistry (2006) 79: 61–89 _ Springer 2006DOI10.1007/s10533-006-9003-0摘要:(Abstract)The production of reactive nitrogen worldwide has more than doubled in the last centurybecause of human activities and population growth. Advances in ourunderstanding of the nitrogencycle and the impacts of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onregional to global scales is largely hindered bythe paucity of information aboutnitrogen inputs from human activities in fast-developing regionsof the world such asthe tropics. In this paper, we estimate nitrogen inputs and outputs in Brazil,which isthe world’s largest tropical country. We determined that the N cycle isincreasinglycontrolled by human activities rather than natural processes. Nitrogeninputs to Brazil from humanactivities practically doubled from 1995 to 2002, mostlybecause of nitrogen production throughbiological fixation in agricultural systems. This is in contrast to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of thetemperate zone, where fertilizerapplication and atmospheric deposition are the main sources ofanthropogenic nitrogen.In Brazil, the production of soybean crops over an area of less than20 million ha, wasresponsible for about 3.2 Tg N or close to one-third of the N inputs fromanthropogenic sources in 2002. Moreover, cattle pastures account for almost 70% of theestimated280 ·106 ha of agricultural land in Brazil and potentially fix significantamounts of N when wellmanaged, further increasing the importance of biologicalnitrogen fixation in the nitrogen budget.Much of these anthropogenic inputs occur inthe Brazilian savannah region (Cerrado), while moreurbanized regions such as thestate of Sa˜Paulo also have high rates of nitrogenous fertilizerinputs. In the Amazon,rates of anthropogenic nitrogen inputs are relatively low, but continuingconversion ofnatural forests into cattle pasture or secondary forests potentially add asignificantamount of new nitrogen to Brazil given the vast area of the region. Bettermeasurements ofbiological fixation rates in Brazil are necessary for improving thenitrogen budgets, especially at amore refined spatial scale.可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