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现状论文
摘要:建筑工程给排水不仅要更考虑节约成本,更要以人为本、服务于民的思想。
建筑给排水工程惠民工程。
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要从给水、排水、水资源的保护等各方面综合考虑,争取达到最佳效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给排水技术要求更高。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国民对建筑给排水系统的需求,坚持建筑给排水的健康、安全、创新可持续发展。
一、建筑给排水的主要内容
自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建筑业快速发展,催生建筑给排水专业的迅猛发展,现在建筑给排水已经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专业体系。
建筑物给排水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给水系统,包括建筑内部给水,建筑中水系统,建筑消防给水,建筑内部热水供应,以及居住小区给水;另一个是排水系统,包括建筑内部排水,生活污水排水系统,工业废水排水系统,以及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而在这些系统中充分利用水质、水压、水温的控制及供水、配水、送水、通气等方面技术。
建筑消防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外消火栓消火栓系统,防排烟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
随着社会和科学的进步,建筑给排水在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管理方式方面日新月异,越来越成熟。
当前,国家建设如火如荼,为建筑给排水工程发展提供了动力,更带来国内建筑给排水专业的发展。
建筑给排水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二、建筑给排水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城市化建设加快,房屋建筑面积需求逐年增加。
为使房屋建设朝着节能、环保、宜居方向健康发展,就建筑给排水现状及其发展方向做了些探讨。
1 建筑给排水技术几个具体方面的发展现状
1.1 建筑给水
在我国一些城市供水能力不足,城市水厂发展滞后,跟不上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发展,加之管道老化,常年缺少维修,承压能力下降,不能满足城市高层建筑水压的要求,导致两次加压设备在我国广泛使用。
同时,过去屋顶的贮水水箱二次污染严重,严重影响水质,现在水箱改进材料和加工工艺,开始采用不易锈蚀、无污染、绿色环保、结构重量轻的水箱。
另一方面水箱的成型方式和形状改变,缩短安装谁想的时间,同时减少了水箱内底的死水区域;现代水箱采用呼吸阀替代浮球阀,解决了由于关闭不严造成的漏水问题,同时也改变了供水模式。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水质要求更高。
为了改善饮用水水质,早期采用的小型家用净水器的方式来处理饮用水,但它在使用的滤料不易更换。
近几年来,直接饮用的优质饮用水出现。
优质饮用水利用自来水或矿泉水,经过离子交换、超滤、膜滤、蒸馏、消毒杀菌等处理工艺。
主要通过桶装供应,小部分地区采用管道供应;采用这些新技术可以去除对人体有害的有机物质,同时又保留了水中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在我国,水资源缺乏,水质污染严重,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相关庄业人员应充分采用节水技术和设备。
对水道进行优化设计,合理安装水阀和设备,建立可具有限流、温度自动调节、高温限制等功能管理体系。
同时,做好防止漏水,倡导居民节约用水。
建筑中水道应用已是建筑给排水的发展趋势。
1.2 建筑排水
排水系统现在力求简短,安装正确牢固,不渗不漏,使管道运行正常,它通常由下列部分组成。
现代排水系统由卫生器具、排水管道、清通设备、抽升设备、通气管道系统以及局部污水处理系统组成。
卫生器作为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起点,主要满足日常生活中各种卫生要求,是收集和排污的主要设备。
连接卫生器的由排水管、横支管、立管、排水管以及总干管组成。
清通设备主要作为疏通排水管道之用。
当排水不能以重力流排至室外排水管时,必须设置局部污水抽升设备来排除内部污水。
常用的抽升设备有污水泵、潜水泵、喷射泵、手摇泵及气压输水器等。
通气管道是与排水管系相连通的一个系统,只是该管系内不通水,有补给空气加强排水管系内气流循环流动从而控制压力变化的功能,防止卫生器具水封破坏,使管道系统中散发的臭气和有害气体排到大气中去。
当建筑内部污水未经处理不允许直接排入市政排水管网或水体时,须设污水局部处理系统。
三、建筑给排水发展方向
1 针对地漏水封的设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规定地漏的顶面标高应低于地面5-10mm。
此规定目的为防止有害气体窜入室内污染室内环境,但是在
给排水设计说明中很少提及。
为降低造价,施工单位往往使用价格低廉的地漏,这样的地漏满足不了水封深度要求。
另外,居民装修房子时,应尽量少用不锈钢地漏,因为不锈钢地漏外表虽好看,内部水封较浅浅。
密封效果不好,臭气容易进入室内。
建议采用高水封或新型防返溢地漏。
如果厨房内地面溅水很少,可以不设地漏。
2 如何解决排水塑料管道噪音较大的问题
随着现代新材料的应用,排水管道普遍使用塑料管道,但是普通塑料管道的排水噪音比较高,严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降低了生活质量。
因此,卫生器具布置时要充分考虑使排水立管远离卧室和客厅,管材尽量使用新型降噪材料。
比如采用芯层发泡UPVC管道和UPVC螺旋管;或者超级静音管。
3 排水支管户内检修
由于卫生间漏水问题,导致邻居间纠纷的现象越来越多,漏水主要原因在于排水横管敷设于楼板下,居民装修时破坏管道及防水层。
因此,卫生间应设计成下沉式,下沉350-400毫米,将排水横管布置在本层内,防水层设在管道下方,发生堵塞及漏水均在本层解决。
为了减少下沉空间,可以选用后排水坐便器及多通道地漏,卫生间吊顶后的高度能保证2.4米左右。
4 二次供水的水质
二次供水早期是利用水池和水箱联合供水,把消毒装置设置在水箱出水管前,生活水箱一般可作为消防水箱使用。
实际,一些物业公司疏于管理,消防设备的运行不能达到设计效果。
由于消防管道系统
内水为死水,每月消防水泵巡检时,部分死水流入贮水池,消防管道与生活水箱及水池均连通,水体中细菌会交叉感染。
设计中将生活与消防水池(箱)分开设置,根据市政供水情况区别对待:供水不可靠的工程,底层设置大容量不锈钢水箱,出水消毒后由变频供水设备分区减压供水。
如果建筑物要求水压稳定,可以在屋顶设置小容量水箱进行稳压。
这样减少水质污染,运行效果良好。
5 中水回用
当前,缺水是世界性问题,而中水回用可以有效的节约水资源。
利用建筑中水道系统,使污水循环利用,意义重大。
既可以环保,又可使污水变废为宝。
随着绿色生态建筑开始,中水系统在建筑给排水中不可缺少。
最近几年,中水回用技术已经被国内外成功应用。
在我国应该全面促进中水道技术的应用。
四、结束语
建筑工程给排水不仅要更考虑节约成本,更要以人为本、服务于民的思想。
建筑给排水工程惠民工程。
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要从给水、排水、水资源的保护等各方面综合考虑,争取达到最佳效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给排水技术要求更高。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国民对建筑给排水系统的需求,坚持建筑给排水的健康、安全、创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卿.水暖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刘平平,鲍成城.防水工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3]朱良. 建筑给排水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向. 企业技术开发,2013-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