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群落的结构概论
寄生的结果:寄生者受益,寄主受害。
种间关系辨析
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中药 蝙蝠蛾的幼虫被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 渐充满虫体,变为菌核使虫体的组织破 环,残留外皮。 夏季菌核萌发,从幼虫的口或头部长出 有柄的子座,似直立小草。
这种真菌和幼虫的关系是?寄 生 冬虫夏草
4、互利共生 两者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例1、农贸市场上有新鲜的白菜,大蒜,活鸡,鱼,
以及附着在上面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共同
构成一个(D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以上都不是
例2、下列实例中属于群落的是( C )
A.一片草地里的全部跳蝻和蝗虫 B.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真菌、昆虫、蜗牛 C.一个池塘中的藻类、鱼类、真菌、昆虫、蜗牛等 所有生物 D.海洋中全部的鱼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种群种类 优势种群 种间关系
群落演替
研究池 塘群落
群落的 空间结构
种群位置
池塘的范 围和边界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群落的结构特征: 群落的物种组成 种间关系 群落空间结构
一、群落的物种组成
常绿阔叶林
常绿针叶林
不同的群落如何进行区分?
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不同的群落物种的组成是不同的。
2、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 量减少,池塘中其他种群的数 量将会出现什么变化?
浮游植物
植食性鱼 肉食性鱼
群落的概念
2007年4月11日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 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全部的生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例:一个池塘中的鱼类是一个种群,还 是一个群落,或都不是? 都不是
下列描述属于群落的是: 1)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类 2)一片森林中的各种生物以及阳光和土壤等 3)一片草地上的全部动植物 4)菜市场的各种动物和蔬菜等全部生物 √5)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真菌等全部生 物
如果种群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
空间的限制,种群内个体的增长曲线是 A ,
如果将该种群置于有限的环境中,种群的数量
增长曲线是 B ,用达尔文进化观点分析,图
中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通__过__生_存__斗__争__被__淘_汰__的__个__体__数_量_______。
竞争
--
捕食
+-
彼此抑制
种群A得利 种群B有害
水稻和稗草
羊与草 狼与羊
5、种内关系
指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间的关系 种内互助:蜜蜂、蚂蚁等 种内斗争:同生物之间由于争夺食物、空间、 水分、养料等也会发生斗争。
思考:为什么田间的植物种植不能过密?
课堂练习
1.几十年前,欧洲的一种百灵鸟被引进美洲,
部分物种名录 苦槠、青钩栲 武夷杜鹃 毛杆玉山竹 武夷铁角蕨
福建武夷山的常绿阔叶林
新疆北部的常绿针叶林
部分物种名录 西伯利亚红松 西伯利亚冷杉 西伯利亚云杉
一、群落的物种组成
常绿阔叶林
常绿针叶林
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不同的群落物种的组成是不同的。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南方
北方群落的变化?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苔原
落叶阔叶林 常绿针叶林
从赤道到两极生物种数目(丰富度)如何变化?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 物种的数目愈多,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
随着海拔的增加,物种的丰富度怎么变化? 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随着水深度的增加,物种的丰富度怎么变化? 丰富度随水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互利共生
地衣(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共生体 )
真菌 通过菌丝提供水、CO2、无机盐 藻类 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
用坐标系表示两种生物的共生关系:
生
生物A
物 数
生物B
量
时间
彼此有利,彼此依赖
下列生物的关系是竞争还是捕食?
1、桦木林中出现云杉幼苗后,不断生长,最 终桦木林被云杉林取而代之。
比较下列各组物种组成的多少?
平原 < 山地 草地 < 林地 远离大陆的岛屿 < 大陆附近的岛屿 群落间的过渡地带 > 非过渡地带
二、种间关系包括:
捕食 竞争 寄生 互利共生
捕食
捕食
捕蝇草
捕食
1、捕食 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为食的现象。
用坐标系表示两种生物的捕食关系:
生物A捕食生物B
生物B
生
物 数
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有___出_生__率_、__死_亡__率__、_迁__入_、。
种A
群 数
迁出、性别比、年龄组 成、气候、食物、天敌、 人类活动等
量
B
时间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下图展示了在池塘水面、水中、水底生活的多种生物。
1、这个池塘中有哪些生物?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草、 植食性鱼、肉食性鱼、微生物等
生物A
量
时间
后增后减者为捕食者(A), 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B);
2、竞争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大象和狮子 抢夺水源
水稻和稗 子的竞争
结果:1.表现为相互抑制, 2.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用坐标系表示两种生物的竞争关系:
生物B
生
物
数
量
生物A
时间 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相互抑制
3、寄生
一种生物(寄生者)寄生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 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例如: 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内; 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
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
寄主
寄生者
BA
BA
体表寄生
体内寄生
猪肉绦虫,也称“有钩绦虫”,体长2-3米,宽7-8毫米,共有800900个节片,后端成熟节片长约10毫米。
报的“气味标记站”。这种现象生物学上称 B
这种鸟的生活习性与当地的草地百灵鸟相似,
后来发现草地百灵鸟绝迹了,这种现象在生物
学上称为 B
A.捕食 B.竞争
C.寄生
D.共生
2.捕蝇草的两片叶子呈蚌壳形张开,当小虫进入
触动腺毛,两片叶子合拢,将虫体消化,吸收
营养。这种关系在生物上是 B
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共生
3.狼狗常把排尿点作为与同种其它个体交流情
2、狼以兔为食,兔以草为食。
下列生物的关系是共生还是寄生?
1、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 2、白蚁与它肠内的鞭毛虫 3、菟丝子与大豆 4、根瘤菌与大豆 5、鸟与羽虱
种间关系 (“+”表示有利,“-”表示有害)
物种 关系类型
AB 互利共生 ++
关系一般特征
实例
彼此有利,彼此依赖 地衣、根瘤
寄生
+- 一方有利,一方受害 蛔虫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