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必考重点名句名篇类情境式默写130题

高中语文必考重点名句名篇类情境式默写130题

高中语文必考重点名句名篇类情境式默写130题
二人现实境遇和生命情怀的不同,清浊之殊,恰是仙圣之别。

2.王充《论衡》
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智达洞,累学之功也。

”同样的意思,
达。

4.《中庸》中写道:“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同样的意思,荀子在《劝
子·秋水》篇有言:“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庄子·逍遥游》中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7.王安石力主变法,提出了著名的“三不足”论断:“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是一以贯之的。

8.中国古典诗词中多有对物是人非的感慨,如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又如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年
正如秦观《鹊桥仙》所言:“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真正的友
分人容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以至“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白沙在涅,
杯邀明月”,无论是句式结构上还是内容上均有异曲同工之处。

15.王国维《采桑子》写道:“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

悲也零星。

都作连江点点萍。


处。

16.唐寅在《桃花庵歌》中写道:“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两句与此表达意思极为相近。

20.古人常将自己的情愫寄托于自然之物传达给远方之人。

如南朝民歌《西洲曲》中的“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李白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之境”。

22.古诗中多有以浪漫主义手法写雪的名句,如李白的《北风行》:
败鳞残甲满天飞。

” 23.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
来。

24.《吕氏春秋》有言:“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
品质多有推崇,如《颜氏家训》中的“夜觉晓非,今悔昨失”,再如《论语》
对别离,有人会以豁达的胸怀面对之,比如王昌龄写道:“青山一道同云雨,
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论语》中孔子两次说过类似的话,一为“见
南宋哲学家陆九渊说过:“闻善而慕,知过而惧。

”《论语‧述而》中与之表
安邸》中写道:“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泊秦淮》中与之内
忘战也必危。

南宋诗人林升《题临安邸》中写道:“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
类似的担忧。

35.人们常说“水至清则无鱼”,然而事实也非绝对如此,比如
景。

36.陕西省武功县南的太白山险峻高耸,有“武功太白,去天三百”之说,
之处,富贵者“十指不沾泥”,却可以“鳞鳞居大厦”(梅尧臣《陶者》),而“遍
写道:“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辛弃疾《永遇乐》中表达同样
相反。

40.毛泽东《念奴娇·鸟儿问答》中的“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
秋》有言:“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其赤。

”《论语•
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可见有些音乐的感染力之强,白
淝水之战,前秦苻坚率80万大军远征东晋,曾意气风发地说:“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其实,赤壁之战前曹操大军之威势也不遑多让,从
“千门重万户”的繁华之所,是“水边多丽人”的温柔之乡,但经安史之乱,在
意相近。

48.沈德潜《唐诗别裁》评云:“江中日早,客冬立春,本寻常意,一经锤炼,便成奇绝。

与少陵‘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一种笔墨。

”沈德潜
宋太祖赵匡胤《咏初日》:“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

”写景炼意,
然、优美。

50.白居易《长恨歌》“孤灯极尽难成眠”,乔吉《蟾宫曲·寄远》
《陇头水》中的“报国欲死无战场”可以说表达了相近的报国无门、英雄迟暮的悲慨。

52.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与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
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但他的《行路难(其一)》中的举止却似与此观
写道:“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其《饮酒》中与之有相近意境的句
辛弃疾对孙权极为推崇,其《南乡子》中曾引用曹操之语“生子当如孙仲谋”,
奴娇•赤壁怀古》中对周瑜在赤壁之战中表现出的才华推崇备至,但杜牧在
象征,如《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再如其《观沧海》中的想
梅》中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写出了梅花的傲然不屈,龚自珍《己
和一个功夫高手的本能。

62.李贺《雁门太守行》中有“报君黄金台上意,提
遥,不需见面,心中也知晓,友谊改不了。

”其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情感基调上有着高度的一致。

67.“青鸟”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如李璟《摊破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
表意相近。

70.李商隐《无题》中与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所写之景极为相
直言:“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
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正是对其最
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的影子。

74.《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与陶渊明
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其《记承天寺夜游》中与之表意相近的句子是:
两句,均提及了古代的弦乐器。

77.秋瑾《鹧鸪天》中有“夜夜龙泉壁上鸣”
来。

80.“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出自元代张鸣善《普天
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与李清照《如梦令》中的“绿肥红瘦”运用了同一修
苏轼《卜算子》写道:“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李煜《相见欢》中与之
指出了月亮圆缺更替、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

88.对先贤而言,物质的贫困
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一钱买”,黄庭坚在《鄂州南楼书事》中写道“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
句表现了与之相近的情怀。

101.明代杨慎《临江仙》“白发渔樵江渚上”之句
的“影”。

105.诸葛亮《后出师表》中写道:“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
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出了春草初萌时的特点,大得王维“青霭入看无”、“山
之于宴饮,有人认为必不可少,比如《琵琶行》中,白居易送别友人之时就
之境相近。

110.农民一年之中多是在繁忙劳作中度过的,翁卷《乡村四月》中就写道:“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白居易《观刈麦》中也写
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112.李白在《剑阁赋》中写道:“送佳人兮此去,复
壁赋》结尾处的“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
绘情景相近。

1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莫道桑榆
《江城子·密州出猎》)……在乐观旷达者看来,人至暮年仍可积极进取,老当益壮,老有所为。

117.唐朝中期的陆参《长城赋》云:“千城绝,长城
土金如铁”描写出了薛家的豪富奢侈之气。

《阿房宫赋》中与之相近的句子
笑桀、纣矣,炀帝亦笑周、齐矣,不可使后之笑今如今之笑炀帝也。

”杜牧
脉相承。

120.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言《阿房宫赋》写作之由说:“宝历(唐敬宗年号)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故可推知,《阿
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124.“落花”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常见意象,如李煜《浪淘沙令》中的“流水落花春去也”,晏殊《浣溪沙》
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之表意
远《天净沙·秋思》无论写法还是意境都有相似之处,比如前者中的“轻烟老
周列国志》的最后有一句话:“总观千古兴亡局,尽在朝中用佞贤。

”可见,
陵春》中的“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都是写愁的名句,但前者侧重写愁之绵长,后者侧重写愁之沉重。

129.李白《长干行》开篇:“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师有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