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的影像诊断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症状、体征和影像学表现诊断不难,需与下列疾病鉴 别: 1、化脓性脊柱炎 2、椎体压缩性骨折 3、脊柱转移肿瘤
4、椎骨骨髓瘤
5、椎间盘退变中的终板骨软骨炎 6、 Schmorl结节 7、椎骨嗜酸性肉芽肿 8、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
化脓性脊柱炎:
起病急、症状重、进展快,有明显的发热等
感染中毒症状;椎旁的软组织肿胀不明显,其
Case 8
女 46岁 发现左锁骨上无痛性肿物2月余。
?
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进修生 宁德市中医院·影像科 陈赞兰 305221241@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宁德中医院
概述
1.是一种继发性病变,约90%继发于肺结核。 2.绝大多数是通过血液传播的。 3.全身抵抗力降低时-发病。 4.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30岁以下者占80%以上。 5.好发部位成人以腰椎最多,胸椎次之,颈椎最 少;儿童以胸椎最多,颈椎次之,腰椎最少。
椎骨嗜酸性肉芽肿
是一种以骨质破坏、组织细胞增生和嗜伊红细胞侵 润的疾病。 多见于20岁以下的青少年,颅骨级椎骨均为好发位 置,可单个椎体受累或多个椎体受累,跳跃式,没有 邻近椎体发病特点,也不累及椎间盘。 椎体压缩明显呈平板状或楔形,软组织肿胀不明显, 无脓腔形成,其椎间隙正常。 病程长,发展慢,20岁以下患者多见,临床症状轻 微,有血沉加快级嗜酸细胞增多也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病变椎体经过保守的治疗,椎体高度可恢复正常, 提示有自愈趋势。
小儿椎体压缩为扁平状,椎间隙未受影 响。
椎间盘退变中的终板骨软骨炎:
发生在椎体椎间盘退变基础上,椎骨信号改变: I型:为相邻椎骨终板下带状的T1WI的低信号, T2WI为高信号; II型:T2WI为高低混杂信号,T2WI也为高低混 合信号,提示病变处于过渡期;抑脂序列呈低 信号,提示为脂肪的沉积; III型:为T1WI及TWI均为低信号,提示终板炎 处于稳定或愈合期。
X线:
(1)中心型(椎体型):多见于胸椎。病变起始于椎 体前1/3的椎体中心。 (2)边缘型(椎间型):椎体对应的边缘皮质模糊, 破坏,椎间隙狭窄为其特点之一。
(3)韧带下型(椎旁型):病变在前纵韧带下扩展,
椎体前缘骨质破坏,椎间盘完整。 (4)附件型:较少见,以血行感染为主。主要侵及棘 突、横突、小关节、及椎弓。表现为溶骨性破坏。
Case 3
男 22岁 患者以“盗汗1个月,四肢麻 木10天”为主诉入院。
?
Case 4
女 57岁 患者以“吞咽困难伴消瘦盗 汗、双上肢无力20余天。
?
Case 5
女 58岁 患者以“腰背部疼痛半年余, 伴双下肢麻木感4天”为主诉入院。
?
Case 6
女 69岁 患者以“腰髂部疼痛4月余, 加重2周。”为主诉入院。
韧带下型(椎旁型): 多继发椎旁韧带下脓肿侵蚀。
CT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病灶部位,清楚显示 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有无空洞和死骨形成, 更明确地显示脓肿或骨碎片位置、大小,及其 与周围大血管、组织器官的关系,以及突入椎 管内的情况。
MRI具有早期诊断 价值,对显示早期破 坏区内的水肿范围和 破坏区的情况,软组 织内脓肿的蔓延情况 优于CT。
Schmorl结节 许莫氏结节为突向椎体的椎间盘突出, 形成圆形或半圆形的骨质缺损,直径多 位1cm左右,局部骨质早期也有水肿、 纤维肉芽组织形成,因而有长T1T2改变 及结节周围的强化;随后结节周围有脂 肪的沉积,形成半圆的T1WI高信号, T2WI略高信号应,可被抑脂所压制;愈 合期结节周围环形骨质硬化,T1WIT2WI 均为低信号。
内无骨化或钙化,早期出现骨质增生硬化明显。
多有外伤或椎管的穿刺史。
椎体压缩性骨折:
常有明确外伤史,多累及一个椎体,呈楔 状变形,无侵蚀性骨质破坏级椎间隙狭窄。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单纯压缩椎体,椎旁未见软组织,椎板及 附件正常
脊柱转移肿瘤:
1、 有原发瘤的病史,病灶多发且跳跃性分 布,骨破坏可累及椎弓根,椎间隙不窄,无椎 旁脓肿。 2、椎体周边的软组织肿块规则或不规则, 但强化明显。 3、脊柱结核骨质破坏多累及椎体的前中部, 而转移瘤多累及椎体的中后部。 4、转移瘤及结核均可表现为骨的溶解及侵 蚀,也可与骨质的增生硬化并存,但仅见结核 在溶解的区内有死骨存在。
CT:显示较小的隐蔽的骨质破坏,死骨和轻微骨增生 和塌陷,早期椎间盘相对完整,后发生破坏,间隙变窄, 脓肿呈单房或多房。显示椎管内脓肿、死骨突入椎管的情 况。
MRI: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在炎性浸润阶段即有异常 信号,并可观察脊髓的情况(有无受压和变性)。
冷脓肿形成
颈椎结核,冷脓肿流向 咽后壁称为咽后壁脓肿 胸椎结核,冷脓肿向椎 旁流注称椎旁脓肿 腰椎结核,冷脓肿向腰 大肌流注称腰大肌脓肿
进修生病例随访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影像科 进修生 宁德市中医院· 影像科 陈赞兰
Case 1
男 75岁 反复多关节肿痛10余年,再发1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Case 2
女 30岁 胸背部疼痛3月余。查体: 右胸10水平棘突及肋骨压痛
?
林瑞玉mr0262914
(T10椎体)慢性肉芽肿性炎症,伴凝固性坏死及多 核巨细胞反应,考虑结核,请结合临床。 特殊染色结果:抗酸、PAS、六胺银(-)。
累及附件
转移至T8
?
Case 7
男 53岁 患者以“胸背部疼痛2月,加 重伴双下肢麻木无力7天。”为主诉入院。
鼠咬
?
Case 8
女 4岁 患者以“腰背部疼痛34天”为 主诉入院。
?
周欣红s201539469
(胸椎病灶活检组织)送检组织镜下在髓核组织周围查见多量多核 巨细胞、单核样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部分 细胞Langerin、CD1a和S-100阳性,考虑Langerhans组织细胞增 生症(骨嗜酸性肉芽肿)。 IHC:Langerin(部分+),CD1a(+),S100(+),KI-67(+,3%),CD68(组 织细胞+),CD3(T细胞+),CD20(B细胞+),VIM(+)。
累及椎弓根附件
单椎体转移,T1显著低信号,T2高信号,有 一定特征性
病灶多发及椎间盘未累及是主要特点
椎骨的骨髓瘤 多形成广泛的骨质疏松级破坏,椎体塌 陷级压缩骨折,但椎间隙正常,本周蛋 白阳性。
骨髓瘤:伴有骨膨胀的髓腔内的骨融合性 破坏。细微的鼠咬状破坏,边界模糊, 骨质疏松。
骨髓瘤:肋骨的膨胀性破坏级软组织肿块。 骨髓瘤椎旁软组织薄
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
与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相似,但其影像学表 现又有一定的特征性: ①椎体边缘性破坏同时有骨质增生硬化,硬化 边内可见新的破坏灶,无死骨形成; ②椎旁脓肿与腰大肌分界较清晰,脓肿内无钙 化。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明 确诊断。
布鲁氏杆菌病,流行区,牛羊接触史,布鲁菌凝 集实验阳性
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 局部疼痛、神经刺激症状, 局部畸形、寒性脓肿 肌肉痉挛、腰部僵直、拾物试验阳性 实验室检查: 有轻度贫血 白细胞计数可正常 血沉在结核活动期可增高,是一项重要的指标 单纯脓肿可作沉渣找抗酸杆菌,或结核菌培养
影像学表现:
X线:发病两个月后有阳性发现。表现为椎体骨质破坏, 椎间隙变窄,成角畸形及寒性脓肿形成,以胸椎下段及腰 椎上段多见,常累及相连的2~3个椎体,病变以溶骨性破坏 为主,骨质增生则不显著。
中心型(椎体型):
多见于儿童,病灶起于椎体松骨中心常有死骨级空洞形成。骨质 破坏集中在椎体中央,在侧位片比较清楚。很快出现椎体压缩成楔 形。也可以侵犯至椎间盘,累及邻近椎体。
边缘型(椎间型):
起于椎体上下圆的左右侧和前后方,椎体受压可发生病理性压缩 性骨折,前缘压缩的多呈楔形,骨碎片或死骨可被挤压到椎管内压 迫脊髓或神经根。骨质破坏与楔形压缩不及中心型,故脊柱后凸不 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