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散文阅读指导(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蕲春四中陈仕明[教学目的]读懂哲理散文,提高现代文阅读得分。
[教学设想]了解散文特点,掌握散文阅读规律,把握散文中心,提高答题准确率。
[教学过程]一、散文特点散文是表达作家对人生的一种感悟的,这种感悟往往由眼前某物或身边某事触发,从而悟出某种人生的真谛和哲理。
大体来讲,散文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形象和情感、感悟、哲理。
当然散文的形象是广义的,包括人、事、物、景等等,一切客观存在都属于形象。
哲理散文就是用优美的语言塑造出特定的形象以寄托自己的感悟。
二、哲理散文的解读步骤既然哲理散文是通过具体的形象(寓意物)传达作者某种感悟、哲理,那么阅读它便要披形入里,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找出寓意物(形象),把握寓意物特征。
第二步:依据寓意物特征概括作者感悟、哲理。
示例如下:例一荷塘月色形象特征感情荷塘月色静谧--------------------------------内心的不宁静朦胧柔美-----------------------淡淡的哀愁例二我的空中楼阁寓意物特征感悟空中楼阁充满活力对自由生活、独立轻灵自由人格的向往开放例三独坐夕阳里寓意物:夕阳大理菊女孩色彩丰富盛放青春形象蓬勃的生命特征:庄严祥和火红热烈凝思期待平淡色彩缤纷倔强高傲哲理太阳辉煌、壮烈---------平淡(1)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新生辉煌、展示生命力走向衰亡的过程一切事生命展开的(2)只要曾献出过自己的热物都有花草 -------萎落飘零力,展示过自己的热爱,可相似的一刻的灿烂以毫无遗憾地面对自己的一面女孩可傲的青春-------------衰老一生总之,哲理散文的阅读,要弄懂作者写了什么哲理、感悟,就必须仔细分析作者缘什么而写,即必须遵循寻找“理缘”,把握“理义”的步骤。
三、哲理散文常用表现手法———象征象征是哲理散文常用表现手法。
掌握这种表现手法有助于实现由寓意物特征到概括作者感悟、哲理的跨越,从而把握散文中心。
哲理散文以一种象征思维去看待事物的自然属性或结构与人的社会属性之间对应关系,再从事物的自然属性的主观联想,引申到人生的价值取向。
用这种眼光看世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自然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变都变成了象征意象,变成了人生的象征。
2004年高考广东现代文阅读选自吴冠中的《说树》。
树,是大自然中随处可见的景观,作者运用象征,将人、树和艺术联系在一起。
树是人的象征,是人精神的对应物,画家探寻的不独是树的形貌,更重要的是树的内在气质、性格和灵魂。
他在文中说:“作为郭熙的后裔,我永远在探寻树的精灵。
”作者历数了自己所曾寻访过的树:江南早春体态袅娜的杨柳,黄山背靠石壁伸出臂膀的奇松,美国尤色美底森林中参天的巨树,南国滨江遍体垂着气根的榕树,北国冰雪之中却“无寒意”的白桦,瘦骨嶙峋而又傲视群芳的早树;还有贵州原始森林里,那使画家几乎丧生的“站着死去的树”。
画家仿佛在用语言画着速写,寥寥数笔便勾勒出各种树的风采与神韵,让人透视出那棵棵奇树不同凡响的“精灵”。
老树是故乡的象征,老树活得久长,阅尽沧桑,成为历史卷轴,老树很有风韵,不仅是生命的标志,也是艺术的标志。
2005年高考北京卷选自史铁生的《合欢树》。
在作者看来,母亲亲手栽的合欢树,是上天对他的一种安慰,是母爱的一种象征。
在结尾的时候,作者将某种希望寄寓在下一代的孩子身上:这个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合欢树)影儿”,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
在这个孩子的设计上,作者明显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苍凉感,一种渴望时间倒流的幻想;在这里,“合欢树”的象征内涵再一次凸现出来,它不仅仅作为不在场的母亲的象征,而且成为作者与往昔岁月相纽结的一个通道,是作者越来越成熟的人生感悟的最好见证者。
2001年全国高考选自莫利的《门》,作者通过各种各样的门的描写,赋予“门”以象征意义,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这里的“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门了,而是特定语境中具有特定意义的“门”了。
开门是一种“未知的情趣”、“快乐的闪现”、是“安慰”、是“希望”,它隐藏着“令人惊讶”的事情;“关门”是“最终判决”,是“一个结束”,是“绝望”。
作者笔下的门,有的实实在在,有的则赋予象征意义。
实在的“门”是读者最熟悉的,拉近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象征意义的“门”,蕴含深刻的哲理,给读者以极大的启迪。
如:“人不是在一起放牧的马群”,这句话所在的段落,谈了“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人们关闭门以后,“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在关着的门内,头脑的工作最为有效”。
就很明了地说明人与动物的区别,人是有思想感情,有隐秘要求的,要有独立思考天地,而马群则不然;“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
”这也就含蕴了人的生命是由一个个重要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构成的。
附原文独坐夕阳里郭枫薄暮时分,独坐在学校操场的草地上,在空旷静寂之中,我感觉今天的黄昏极美。
天气新晴,料峭的春寒抖落在薄暮里,仍有沁人的凉意。
夕阳,挂在脱尽了叶子的凤凰树梢上,许是奔波了一整天的缘故,光线里已经没有了热和力,却充满了梦幻的色彩。
整个操场,黄澄澄、亮晶晶,像撒上一层金沙似的。
天上云霞更美,空气的每一个粒子,都染上了颜色,跳跃着,流动着,分秒之间便有种种奇妙的变化。
华丽的金、鲜明的橙、酡醉的红、神秘的紫……从夕阳的中心向四外荡漾开,幻化成一片绚丽的异彩。
可是,每一种颜色都带着黄蒙蒙的底子。
这种黄,像秋叶一般的冷艳,也像秋叶一般渲染着浓郁的落寞;整个大地,整个天空,都笼罩在这奇瑰的光之网里。
夕阳真美!美得多么令人心悸。
安谧的校园,被暮色浸透了。
细柳、扁柏、小池、曲径……一切都蒙上了凄迷的调子,带着些凉薄的意味。
独有一圃大理菊却盛放着,蓊蓊郁郁地开出一片花海。
在沉沉的夕阳影里,鲜明极了。
那些硕大的花朵,每一朵都像一团火球,逼近去凝视,火球中含蕴着生命的烈焰,让人有灼热的感觉。
花朵的颜色缤纷:粉白色的那种固然娇媚,深紫色的那种固然艳丽,不过,有一种橙红色的更让我喜爱。
这种花,也不知道每一朵是由多少花瓣组成的,但见一圈一圈的花瓣,密密地排列着;中心是耀眼的赤红,向外层展开去,花瓣渐渐变大,颜色渐渐变淡,最外一层,乃变成明亮的橙黄了。
花瓣,毛茸茸的,闪着丝绒般的亮芒,却又透明得像玻璃似的流转着夺目的晶莹。
这一圃大理菊,怎会开得如此茂美呢?也许,这就是春花对于生命的讴歌吧!散步在花径上的女孩是谁呢?十七八岁吧,还正是白色小马般的年龄,春云初展般的面容,却偏爱拢起一缕闲愁,轻锁在眉峰上。
她有时低头寻思,有时向天边凝视,是在想什么,还是在期待什么?是要一个多彩的梦,还是要一个灿烂的明天?她的眼睛闪动着光芒,小小的唇紧闭着,倔强而高傲,绛色的夕阳映照着她红润的面庞,夸耀着一个蓬勃的生命。
晚风轻拂,飘动着她的头发也飘动着她的衣裳,她轻盈地散步在花径间,好像踏着无声的旋律在舞蹈!她是谁?这不必追问,她是青春的形象。
太阳沉得更低了,已敛尽了光芒,红通通的,像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
它被淡蓝的暮云烘托着,庄严而祥和地步向沉静的世界。
白昼即将尽了。
大理菊仍热情地燃烧着。
女孩还流连在晚霞中。
独坐在夕阳里,在朦胧的光影中,我的灵智却被眼前的这三件事物——落日、花朵和青春——启发得清朗了。
我的心灵好像一湖清波,澄明地映出了生命的过去和未来。
你没觉察到吗?在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有其相似的一面。
伟大如太阳,冉冉初升时何等辉煌!日当正午时何其壮烈!可是,当它散尽了热力,失去了光芒之后,仍将归于平淡。
渺小如花草,当其默默地钻出地面,平凡的样子,虽不能邀得人们一顾,但在生命展开的一刻,却灿烂得令人目眩!而后便萎落飘零了。
人,谁没拥有过可傲的青春呢?可是谁也不能扭转那自然的大手,终将走上衰老的归宿。
然而,我们又何必遗憾?不见那落下去的夕阳,是多么和平静美么?不见那怒放的春花,是多么热烈、疯狂吗?我们生活在天地间的人,若能献出自己的热力,如骄阳之壮烈;若能展开自己的爱情,如春花之绚丽;那么,生活过而非白活,热爱过而有真爱,短暂的一生便不只是一生。
独坐在夕阳里,昼和夜的羽翼同时覆盖着我。
我感到昼的光明也感到夜的阴暗,感到时间的短促也感到生命的无限。
恍然间,我已不是我。
我,和那些花草,那些树木,那流荡的云,那吹拂的风:是同样的存在。
紫色的雾升起了,包笼了所有的形象。
一切,渐渐地,模糊,渐渐地,不见。
门美- 克•莫利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
在一扇扇门内,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没有人知道,当他打开一扇门时,有什么在等待着他,即使那是最熟悉的屋子。
时钟滴答响着,天已傍晚,炉火正旺,也可能隐藏着令人惊讶的事情。
修管子的工人也许已经来过(就在你外出之时),把漏水的龙头修好了。
也许是女厨的忧郁症突然发作,向你要求得到保障。
聪明的人总是怀着谦逊和容忍的精神来打开他的前门。
我们之中,有谁不曾坐在某一个接待室里,注视着一扇门的谜一般意味深长的镶板?或许你在等待申请一份工作,或许你有一些你渴望做成的“交易”。
你望着那机要速记员轻快地走出走进,漠然地转动着与你的命运休戚相关的门。
然后那年轻的女郎说:“克兰-博利先生现在要见你。
”当你抓住门的把手,你就会闪过这样的念头:“当我再一次打开这扇门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有各种各样的门。
有旅馆、商店和公共建筑的转门。
它们是活泼、喧闹的现代生活方式的象征。
难道你能想象弥尔顿或潘恩急匆匆地穿过一扇转门么?还有古怪的、吱吱作响的小门,它们依然在变相的酒吧门外面晃动,只有从肩膀到膝盖那样高低。
更有活板门、滑门、双层门、后台门、监狱门、玻璃门。
然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
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而是一扇窗户。
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
开门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当侍者端给你晚餐的托盘,他欢快地用肘推开厨房的门。
当你面对倒霉的书商或者小贩时,你把门打开了,但又带着猜疑和犹豫退回了门内。
彬彬有礼,小心翼翼的仆役向后退着,敞开了属于大人物的壁垒般的橡木门。
富于同情心然而深深沉默的牙医的女助手,打开通往手术室的门,不说一句话,只是暗示你医生已为你做好了准备。
一大清早,一扇门猛然打开,护士走了进来――“是个男孩!”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进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
没有门的屋子不是屋子,而是走廊。
无论一个人在哪儿,只要他在一扇关着的门的后面,他就能使自己不受拘束。
在关着的门内,头脑的工作最为有效。
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
狗也知道门的意义和痛楚。
你可曾注意过一只小狗依恋在一扇关闭的门边?这是人生的一个象征。
开门是一个神秘的动作:它包容着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进入新的时刻的感知和人类繁琐仪式的一种新的形式。
它包含着人间至乐的最高闪现:重聚,和解,久别的恋人们的极大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