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1-步长制药的第一桶金

01-步长制药的第一桶金

2
步长制药的第一桶金
由于“步长脑来。赵步 长教授和赵涛董事长从 1992 年起先后多次随国家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 理局组织的医学代表团,前往美国、荷兰、菲律宾、土耳其、巴西等国家和香 港地区,进行讲学、访问和考察,广泛宣传中医药文化,并推广国家新药: “步 长脑心通” 。 1992 年 12 月,赵步长教授和赵涛董事长,应邀出席在新加坡举行的“中医 与针灸走向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全世界有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400 多位专 家学者应邀到会, 这些人有的是中医的追随者, 有些人对中医则一直持怀疑论。 于是他们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人家看一看中医的精髓。 此时赵步长教授已经任咸阳市心脑血管病医院院长了, 他决定带着同院的主 治医师,也就是从西安医科大学毕业的长子赵涛董事长,一同前往。父子二人 关于“药气针治疗中风偏瘫”的学术论文在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专家们赞誉 之余,不约而同地希望看看临床效果。父子两人知道机会来了,中医的机会也 来了,为了使这项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更有说服力,大会组织者特意为他安排 了一次现场表演。 一位瘫痪了 6 年多、年愈六旬的女患者被抬进会场。一时间, 所有的镁光灯、摄像机以及同行们怀疑的目光同时对准了他们。 出人意料的是赵步长教授居然稳坐不动,用眼神示意赵涛董事长登场。当时 在场的所有人包括赵涛董事长自己,都捏着一把汗。赵步长教授难道就有这么 大把握,居然敢把自己的信誉交给一个刚刚二十几岁的初出茅庐的年轻人? 年轻的赵涛董事长有大将风度,他稍稍稳定了一下心神,神态自若地走到患 者面前,也可以说是站到了众多媒体人挑剔的视线中。赵涛董事长出手了,针 扎下去 20 分钟,老妇人居然奇迹般的站起来了,并试探着开始迈动脚步„„。
1
大厅里沉静异常,当人们终于从惊讶与愕然中反应过来时,老妇人已经走出了 好几步,顷刻间人们报以雷鸣般的掌声。此后新加坡的各界媒体沸腾了,纷纷 开始关注这位来自中国西部的神医。 第二天, 《联合晚报》用大篇幅刊出以“药气针疗二十分钟,瘫痪六年,药 帽一戴头, 老妇就能走。 ” 为标题的独家新闻。 新加坡的媒体掀起了 “步长风暴” 。 中国大使馆每天都要接待很多寻求赵氏父子诊治的患者,一时间连正常的业务 都耽搁了。 “中国神针”的名字一下子冲出亚洲,走向了世界。赵步长教授和赵涛董事 长不仅在东南亚地区声名显赫,连法国、德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英国 等欧洲国家也留下了“脑心通”与“药气针”的印记。人们不仅在关注这位神 医,也开始重新审视古老的中国医学。事实上近百年来,中医一直面临来自西 医的挑战,民国时期的 1929 年 2 月,在“中央卫生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有 委员就提出了废止中医, 扫除医药卫生事业障碍的要求。 从此取缔中医的呼声, 不绝于耳。由于孔伯华、施今墨等京城四大名医的强力反击,中医事业才得以 保留。但中国往往有的现象,西医改学中医,如今著名中医里有很多先前从事 的是西医,这现象让人深思啊。当历史迈向新纪元时, 人们呼唤新的大医诞生, 如今赵步长教授和赵涛董事长隐约觉得自己应该担起这副担子。 当时,他们在新加坡,扎一针 300 元美金, “90 天 90 多万美元” 。新加坡某 位部长级官员,有个弟弟需要治病,却排队排不上,通过中国大使馆将赵涛董 事长接到一栋别墅诊病。大批的银行家、企业家找上门来,令赵涛董事长深感 分身无术,他急忙致电先期回国的父亲,速调大批“脑心通”制剂(当时还没 有生产批号) 。 也就在此时, 赵涛董事长抓紧机会在新加坡注册成立了 ZBT.SINO 中风复原有限责任公司,出任董事长。 由此“中外合资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 起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