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老年健康保健知识讲稿

中老年健康保健知识讲稿


早期发现糖尿病
• 若有下述种种表现,可定期去医院检查,及早发 现,及早治疗。
– – – – – – – – – 消瘦乏力、多饮、多食、多尿 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等 易饥饿,怕劳累,头晕眼花,白内障等 抵抗力弱,易感冒,尿路感染、蛋白尿等 牙周炎、龋齿等 易患疮痈肿、胆囊炎、结核病等 肢体疼痛、麻木 易流产、生育巨婴的妇女 直系亲属中有此病史者
一、中老年如何划分 »世界卫生组织(WHO) 定义:
44岁以下:青年人 45岁——59岁:中年人 60岁——74岁:准老年人(年轻的 老年人) 75岁——89岁 老年人 90岁以上:长寿老人
中老年人容易发生哪些疾病
主要疾病威胁
• 癌症 • 糖尿病 • 心脑血管疾病 • 胃病 • 骨关节疾病 • 精神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的预防
6.每年要做心电图检查,定期做血 糖、血脂、血液黏度、尿及眼底 等检查,发现糖尿病、血脂高按 医嘱处理。 7.根据气候增减衣服,注意防寒防 暑,避免呼吸道感染。 8.平时注意有无胸闷、憋气、胸前 疼痛、心慌、脉搏异常及喉、胸 阻塞感等症状,一旦有一过性的 肢体活动不灵、麻木、不能说话、 眩晕、晕厥、头痛、呕吐、昏睡、 一眼或双眼失明、复视、走路不 稳等症状需及早就医。
糖尿病
• 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综合病症,其共 同点是胰岛素不足或相对不足,分胰岛素 依赖型(Ⅰ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Ⅱ 型),均有遗传倾向,以后者遗传因素更 强。中老年糖尿病绝大部分为非胰岛素依 赖型,并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亦增加。
• 糖尿病的症状: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 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 • 糖尿病的诱因:肥胖,精神刺激,长期进 食过量,手术,劳累。减少诱因,则可使 有糖尿病遗传史的成年人长期潜伏而不发 病。
糖尿病诊断标准
• 确诊为糖尿病: • 1、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 后血糖≥11.1 mmol/l。 • 2、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mmol/l或 餐后血糖≥11.1 mmo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 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 3、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mmol/l或 餐后血糖≥11.1 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 ≥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心力衰竭
• 中老年人心衰最多见的诱发因素是各种感 染性疾病,尤其呼吸道感染占首位。另外 心肌梗塞,心律失常,输液过快,体力劳 动,情绪激动都是中老年人心衰的诱发因 素,所以预防和控制诱因是防止中老年人 心衰的主要环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预防
1.生活规律,睡眠充足,每天有氧运动不少于 30分钟,大小便畅通。 2.饮食平衡,多样化。少吃动物油、糖、奶油 及咖啡。每天食盐应减少至6克。控制体重。 提倡清晨喝一杯温开水。每天不少于六杯水 。 3.平衡心理、保持乐观。正确对待各种应激事 件,节制七情。 4. 定期查血压,高于140/90mmHg,需诊治 并定期复查。 5.不吸烟,少饮酒。中青年人最好不喝酒,可 常喝清淡茶。
糖尿病的日常保健
• 锻炼:Ⅰ型患者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发 生低血糖,可采取散步等轻度的锻炼方式; Ⅱ型患者运动量可稍大,如快走、慢跑、 骑车、打太极拳等。 • 饮食:主食以粗粮为主;副食以蔬菜为主, 瘦肉、蛋类为辅。每餐均要吃饱,避免或 减少饭前心慌、手抖、出汗等现象。平时 可将苦瓜、南瓜等研粉,适量内服;亦可 将糯米、黑豆适量煮粥常服。 • 用药:药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化验 血糖、尿糖、肝功、血常规等,以免发生 不良反应。若有高血压、高血脂等,需对 症治疗。 • 总之,预防为主、早期诊断、积极治疗, 糖尿病是完全可以获得良好控制的。
一、循环系统疾病
–高血压 –冠心病 –心力衰竭
高血压
• 是中老年常见病,其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高 而增加,另一方面,高血压又是中老年人 患冠心病,脑血栓病,心力衰竭,中风的 主要病因。同此诊治高血压病对于增进健 康,延长寿命起到积极作用。 •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达11.26% • 中老年确认高血压患病率23.34%
• 内分泌系统是机体的重要调节系统,共同 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代谢,并影响 行为和控制生殖等。 • 性激素、胰岛素、等都有内分泌系统调节 • 内分泌系统调节紊乱则会出现相应的疾病。 比如更年期性激素调节变化导致“更年期 综合症”;胰岛素调节变化导致“糖尿病” 等
更年期综合症
• 是由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月 经变化、面色潮红、心悸、失眠、乏力、抑郁、 多虑、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注意力难于集中等, 称为“更年期综合症。 • 男性同样有更年期综合症,男性更年期由睾丸功 能退化所引起的。男性更年期来得较晚,出现的 时间很不一致,发病年龄一般在55-65岁左右,主 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忧愁伤感、沉闷欲哭及神经 衰弱表现,如失眠、少寐多梦、易惊醒、记忆力 减退、健忘、反应迟钝等。
预防糖尿病
• ①不偏食,勿饮酒过度,平素粗粮细粮搭配, 防止肥胖; “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切勿 黑白颠倒。应该顺四时之序,饮食有节,起居 有常,锻炼身体,保持充沛精力。 • ②预防感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感冒、 腮腺炎、胰腺炎、肝炎等疾患。即使患病后, 亦应选用副作用小的有效中西药物治疗。 ③在服某些药物的时候,如利尿剂、避孕药、 强的松、雷米封、可乐定等,要有意识地监测 血糖变化,防止发生继发性糖尿病。
冠心病
• 引起动脉硬化除与年龄有关外,高血压, 高胆固醇,糖尿病,吸烟及缺乏体力活动, 肥胖等可以加速,加重动脉硬化的发生, 发展。
• 冠心病目前排在全球死亡原因的首位。每 年死亡人数达720万。
心力衰竭
• 在正常情况下,心脏舒缩平衡活动,使心 脏排出和回收血液保持动态平衡,一旦平 衡失调,则发生心力衰竭。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 收缩压大于140mmHg或舒张压大于 90mmHg
冠心病
• 冠心病: 即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与年龄 有关的疾病,中老年人发病率高,是由于 冠状动脉与其粥样硬化引起心脏缺血所致。 心脏为需氧器官,需要充足的氧来供给心 脏收缩所需要的能量,当心脏的耗氧量超 过冠状血流所提供的血氧则产生缺血引起 心绞痛。
二、呼吸系统疾病
• 随着年龄增加,肺逐渐老化,胸廓变形,呼 吸道粘膜萎缩,这些使呼吸道清除功能降低, 有利于细菌,病毒生长繁殖,所以中老年人易 患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 病,加上多种肺部和胸部疾病经久不愈,易形 成肺气肿。因而中老年人患肺部疾病时容易发 生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
三、内分泌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