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高考化学异构异模复习专题8(附答案)

2018年高考化学异构异模复习专题8(附答案)

基础组时间:25分钟满分:53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计42分)1.[2016·衡水二中模拟]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O(g)+CO(g) 12N 2(g)+CO 2(g) ΔH =-373.2 kJ/mol ,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 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 .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 .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 2D .降低温度同时减小压强答案 B解析 A 项,加入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但是平衡会向吸热反应方向即逆向移动,NO 的转化率会降低,A 项错误;B 项,加入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即正向移动,NO 的转化率会升高,B 项正确;C 项,升高温度同时充入氮气,反应速率增大,但是平衡逆向移动,NO 的转化率会降低,C 项错误;D 项,降温和减小压强,反应速率都会减小,D 项错误。

2.[2016·武邑中学预测]工业上常用煤和水作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制得氢气,其中一步反应的原理为CO(g)+H 2O(g) 催化剂CO 2(g)+H 2(g),下面选项的条件中可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点击观看解答视频A .单位时间内消耗2 mol 的CO 同时生成2 mol 的CO 2B .两条H —O 键断裂的同时有一条H —H 键断裂C .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D .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发生变化答案 B解析 A 项中描述的反应速率都是正反应速率,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C 项,由于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故压强始终不变;D 项,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物质的量不变,所以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不变。

3.[2016·冀州中学仿真]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CO 2(g)+3H 2(g) CH 3OH(g)+H 2O(g)ΔH =a (a <0)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加,平衡逆向移动B .升高温度,可提高CO 2的转化率C .增加H 2的浓度,可提高CO 2的转化率D .使用高效催化剂,可增大反应的平衡常数答案 C解析 A 项,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错误;B 项,升高温度平衡左移,CO 2的转化率降低,错误;D 项,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错误。

4. [2016·武邑中学猜题]在容积为2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 M(g)+b N(g) c Q(g)。

气体M 、N 、Q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K =254B .平衡时,M 的转化率为50%,若条件改为恒温恒压,则达平衡时M 的转化率小于50%C .若开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 mol M 和1 mol N ,达到平衡时,M 的体积分数小于50%D .在5 min 时,再向体系中充入少量He ,重新达到平衡前v (正)>v (逆)答案 C解析 Δn (M)=0.8 mol -0.4 mol =0.4 mol ,Δn (N)=0.4 mol -0.2 mol =0.2 mol ,Δn (Q)=0.2 mol ,所以a ∶b ∶c =2∶1∶1,化学方程式为2M(g)+N(g) Q(g)。

平衡时,c (M)=0.4 mol 2 L =0.2 mol/L ,c (N)=c (Q)=0.2 mol 2 L =0.1 mol/L ,K =c Q c 2 M ·c N=25,A 错误;平衡时,M 的转化率为0.40.8×100%=50%,若条件改为恒温恒压,反应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进行,相当于原平衡正向移动,则达平衡时M 的转化率大于50%,B 错误;在原条件下,M的体积分数为0.4 mol0.4 mol+0.2 mol+0.2 mol×100%=50%,由于该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充入比原反应更多的反应物时,相当于加压,平衡正向移动,所以M的体积分数小于50%,C正确;向恒容体系中充入少量He,化学平衡不移动,即v(正)=v(逆),D错误。

5.[2016·衡水二中期末]对于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X+Y W+Z(已配平),在t时刻增大压强(其他条件不变),正、逆反应速率(v)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对X、Y、W、Z四种物质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A.W、Z均为气体,X、Y中只有一种为气体B.X、Y均为气体,W、Z中只有一种为气体C.X、Y或W、Z中均只有一种为气体D.X、Y均为气体,W、Z均为液体或固体答案 B解析由图象可知,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平衡正向移动,而增大压强时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B正确。

6.[2016·枣强中学模拟]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新制的氯水放置一段时间,溶液的pH会减小B.在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往往要加入少量铁粉C.反应CO(g)+NO2(g) CO2(g)+NO(g) ΔH<0达平衡后,升高温度,气体颜色变深D.增大压强,有利于SO2与O2反应生成SO3答案 B解析A项,氯气溶于水发生反应:Cl2+H2O H++Cl-+HClO,次氯酸不稳定,见光容易发生分解,次氯酸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符合勒夏特列原理;B项,加入铁粉的目的是防止Fe2+被氧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项,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氮浓度增大,气体颜色加深;D项,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生成三氧化硫的方向移动。

7.[2016·衡水二中期中]在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N2和3 mol H2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 ΔH=-92.4 kJ·mol-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等于92.4 kJB.达到平衡后向容器中通入1 mol氦气,平衡不移动C.降低温度和缩小容器体积均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D.若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20%,则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是起始时的80%答案 B解析A错,该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小于92.4 kJ;C错,缩小容器体积化学平衡常数不变;D错,若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20%,则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是起始时的90%。

二、非选择题(共计11分)8.[2016·衡水中学热身]在1.0 L真空密闭容器中充入4.0 mol A(g)和4.0 mol B(g),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反应:A(g)+B(g) C(g) ΔH,测得不同时刻该容器内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表:(1)随着温度的升高,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减小,则ΔH________(填“>”“<”或“=”)0,反应从起始到20 min内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

(2)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

平衡时体系内气体的总压强是反应起始时总压强的________。

(3)下列选项中能说明该反应在一定温度和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反应速率:v A(正)+v B(正)=v C(逆)B.A的质量不再改变C.B的转化率不再改变D.密度不再改变(4)若反应C(g) A(g)+B(g)进行时需加入稀释剂X气体(不参与反应),则C的平衡转化率与体系的温度、压强、X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Ⅰ、图Ⅱ所示。

①由图Ⅰ可知,T1________(填“>”“<”或“=”)T2。

②由图Ⅱ可知,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X的物质的量,C的平衡转化率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0.125 mol·L-1·min-1(2)3 0.625 (3)BC(4)①>②增大随着X的物质的量的增多,容器体积增大,相当于减小反应体系的压强,平衡右移,C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解析(1)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减小,说明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ΔH<0。

由20 min内Δn(A)=2.5 mol,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Δn(C)=2.5 mol,则v(C)=2.5 mol1.0 L×20 min=0.125 mol·L-1·min-1。

(2)根据图中数据知在30 min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n(C)=3 mol,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平衡时n(A)=n(B)=1 mol,故平衡时c(C)=3 mol/L,c(A)=c(B)=1 mol/L,则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c Cc A ·c B=31×1=3。

等温度、等体积条件下,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平衡时体系内的总压强与反应起始时总压强之比为3 mol+1 mol+1 mol4 mol+4 mol=58=0.625。

(3)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即v A(正)=v C(逆)或v B(正)=v C(逆)时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A项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项,A的质量不再改变,说明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项,B的转化率不再改变,说明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项,因为气体总质量不变,容器体积不变,故密度一直不变,密度不再改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4)①由图Ⅰ可知,在相同压强下,T1温度下C的平衡转化率大于T2温度下的,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温平衡正向移动,C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故T1>T2。

②由图Ⅱ可知,随着X的物质的量的增多,C 的平衡转化率逐渐增大,其原因是随着X 的物质的量的增多,容器体积增大,相当于减小反应体系的压强,平衡右移,C 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能力组时间:20分钟满分:3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计24分)9.[2016·武邑中学月考]某恒定温度下,在一个2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 气体,B 气体,测得其浓度为2 mol/L 和1 mol/L ;且发生如下反应:3A(g)+2B(g) 4C(?)+2D(?)已知“?”代表C 、D 状态未确定;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 ,且反应前后压强比为5∶4,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c 4 C ·c 2 D c 3 A ·c 2 B②此时B 的转化率为35%③增大该体系压强,平衡向右移动,但化学平衡常数不变④增加C 的量,A 、B 转化率不变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答案 D解析 3A(g)+2B(g) 4C(?)+2D(?)开始(mol/L): 2 1 0 0转化(mol/L): 0.6 0.4 0.8 0.4平衡(mol/L): 1.4 0.6 0.8 0.4设平衡时气体总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 mol/L ,根据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可得:p 前p 后=n 1n 2,又n 1n 2=3x ,故54=3x,可得x =2.4,从而可知C 为固体或液体,D 为气体。

相关主题